友快網

導航選單

項羽盜取秦始皇陵後,為什麼不敢動秦始皇陵,還要派人挖其陵墓呢?

公元前210年千古一帝闔然離世,就此長眠於那個他13歲時便已經開始建造的龐大陵寢之中。對於耗時37年動用人力72萬建造的地下宮殿,其工藝水平及價值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可以說同時代下,沒有任何一個帝王的陵寢能與之匹敵。因此外界一直流傳著秦始皇陵珍寶無數的傳言,古往今來趨之如騖的人不計其數。

而秦末亂世,近水樓臺的項羽便第一個打起了秦始皇陵的主意。他進入咸陽後便讓士兵找尋秦始皇陵的方位,不僅想要盜走其中珍寶以作軍餉還想要鞭屍以洩憤,據記載項羽為了達到目的動用了30萬士兵耗時一月有餘,結果是地面建築盡毀,周遭坑窪無數深達數丈但終究沒能找到秦始皇的棺槨,最後只得悻然離去。其後漢高祖下令保護還安排專人守陵為後代帝王所效仿,但終究難得安穩,在世人眼中,他是開歷史先河橫掃八荒坐擁天下的千古一帝,他陵寢中奇珍異寶自然當時來自四海八荒的天地精華。以至於陵寢封土以後便從未消停,新莽的赤眉,魏晉的石虎,唐末的黃巢,五代的溫韜,民初的劉鎮華等等,除了這些書中具名的歷史人物光顧以外,那些不見經傳的盜墓賊更是不計其數。

而宋、明、清三朝都對秦始皇陵進行了嚴密的保護和修整,這才使得今天的我們得以目睹秦始皇陵的大致原貌。然而,今日科技飛速發展,但對於兩千年前的秦始皇陵卻束手無策,這難免讓人費解。除了堅持“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的國家規定外,這一項龐大的考古工程還因為技術裝置的限制讓人望而卻步。

除此之外,墓室未被破壞的猜想還與其中機關無數有關,據說李斯當年主持營造的時候集齊了六國的能工巧匠,不僅要滿足古人的風水觀念還必須防止盜墓賊的入侵,為此還在墓中投入數以萬噸的水銀。傳言那些試圖進入墓穴的人都會因為機關而就地陪葬。秦始皇生前不遺餘力地讓徐福尋找長生之法,為了等到徐福歸來而保屍身不腐,使得人們對墓中情形更是心弛神往。在後來的一次聯合考古行動中,德國專家採用先進儀器掃描,內部輪廓大致呈現,同時還新發現數十座小型墓葬和陪葬坑,其中“熱異常”顯示明顯,似乎墓室仍處在一個迴圈的穩定狀態下。

而這種平衡一經開啟,必然遭到破壞,其中影響不言而喻,除了文物本身的損毀之外墓室結構也難免成為廢墟。而歷來對秦陵的挖掘態度也爭論不休,2000-2012年陝西省就曾多次向國家文物局以搶救性發掘為由提出秦陵發掘計劃,結果都遭到了否決,隨後秦始皇陵博物院長宣告“百年之內對秦陵之鑽探不發掘”。事實證明,不僅不能主動發掘,即便是勘探和搶救性試掘也必須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進行。而主動發掘更是萬萬不可,尤其是墓室等關鍵部位,雖然秦陵的考古歷程已有數十年,但對墓室的情景仍舊解釋不足,包括其基本形式、結構及佈局都仍未形成完整的體系,甚至連基本的解釋體系都沒有。在理論與科技都不足以擔此重任的情況下,挖掘秦陵顯然是違背科學精神的“空想”

上一篇:故宮五一 限流 ,門票售罄,遊客卻 擠進!
下一篇:《山海經》被當成怪書,司馬遷直呼不敢言,魯迅先生也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