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古代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合理性在哪裡?不斬來使的合理性在哪裡?

在明清小說中,經常出現“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說法。這一說法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其原話為“兵交,使在其間者可也”,意思就是,兩國交戰之時,雙方的使者是可以自由來往兩國的,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使者的生命安全必須要得到保護,無論是哪一方,都不應傷害對方派來的使者。

後來,這一做法經常被古裝電視劇情節所借用,所以漸漸地,“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概念成為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如今,當我們重新審視這一做法時,不免要提出一些疑問:不斬來使的合理性在哪裡?使者有什麼特別之處,才得以讓血戰的雙方都紛紛退讓,不敢傷其分毫呢?

所謂“使者”,即為得到了某種命令而必須完成某種任務的人,戰爭爆發之時派出使者,無外乎幾個目的:或者是為了議和而談條件;或者是為了彰顯我方的實力而宣戰。乍一聽,使者只是像一個“不入流”的傳聲筒,為了傳達統帥或者國家君主的意思而存在,就為了完成這小小的任務,有時候甚至還要搭上身家性命,著實算不上什麼好差事。但是,對於國家來說,使者的意義卻不可被低估。

使者不是一個簡單的“傳話人”,而是交戰雙方的溝通橋樑。

在兩軍交戰之時,將士們只管廝殺,鮮少有人能夠跳出戰爭,為雙方爭取一個更好的局面,因為在血流成河的戰場上,是沒有人會想著聽聽別人怎麼說的。而使者正好承擔著這個十分關鍵的任務,他們是戰爭雙方交流的重要環節,透過派遣使者前往敵方,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傷害,也可以為雙方爭取最大的利益以及和平局面。甚至,在中國歷史上,由使者來左右戰爭局勢的案例比比皆是。

當初,秦國在西面崛起,秦軍攻城略地,蠶食了六國不少土地。儘管如此,六國卻是敢怒不敢言,因為每一個國家都與秦國有過殊死搏鬥,結果卻是敗得慘不忍睹,只能在秦國面前忍氣吞聲。

此時,六國之中出現了一個叫蘇秦的謀士,他遊走於六國之間,希望能夠讓六國聯起手來,合力抗擊日益強大的秦國。透過他的多番遊說,六國終於達成合縱聯盟,同時六國委任他為六國合縱的國相, 協調各國一起對抗秦國。據說,此時的蘇秦一人就可以同時佩戴六個國家的相印。

與此相似的,還有張儀以使者的身份遊走各國,以“橫”破“縱”,瓦解六國的“合縱聯盟”;齊國使者晏子出使楚國,不懼楚王威嚴,機智地回擊了楚王對自己的人身攻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的尊嚴,“晏子使楚”隨之成為一段佳話;還有藺相如識破秦王“以璧換城”的陰謀,不懼危險,巧奪和氏璧……

可見,使者在國與國的交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在國際上他們被視作國家的代表。也就是說,傷害使者就等於傷害一個國家的臉面,無異於公然挑釁。要是在和平年代,殺害使者勢必會掀起戰爭;而在兩國交戰之時,殺害使者則意味著斷了雙方的退路,雙方再無議和的可能,這必然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

因此,戰爭的雙方在一般情況下也不願將自己往絕路上逼,為了給對方、也給自己一條後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尊重這一國際慣例,絕對不會傷害使者的性命。即使是自大狂妄如楚靈王,也不敢輕易侮辱晉國的使者韓起。

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如此“友好”的情況之外,也不乏十分血腥的案例。在有些時候,雙方也會罔顧這一國際慣例,動手殺害或者是大肆侮辱來使。

東漢漢明帝和漢章帝時期,朝中有一位很有名的將領,名叫耿恭。耿恭一生幾乎都在沙場上度過,為了保衛東漢的領土而與匈奴廝殺。

有一次,耿恭出擊匈奴,沒成想卻中了匈奴的埋伏,被圍困在一個小城之中,身邊只有隨從將士幾百人而已。匈奴本想趁此機會殺掉耿恭,除掉東漢一名大將,也算是為這麼多年栽在耿恭手裡的匈奴人報仇雪恨。可匈奴人想不到的是,耿恭雖然被圍困,但卻憑藉有利的地勢多次瓦解了匈奴人的攻擊。

匈奴人久攻不下,於是就想著招降耿恭。儘管耿恭在過去的時間裡殺害了許多匈奴人,但是畢竟他為人正直,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就連匈奴王也聽說過他的名號。

於是,匈奴人便派出一名使者前往,試圖說服耿恭投降。那使者對耿恭說道:“你們被圍困在這裡,也撐不了多久了,被我們的將軍抓獲只是時間問題,何必做無謂的困獸之鬥呢?如果你現在能夠向我們投降,單于將會給你封王,不僅如此,你還能娶到我們部落裡最美的女子為妻,如此一來,豈不美哉?”說完,使者十分得意,他認為匈奴王給耿恭開出的條件如此豐厚,他一定會乖乖跪下來投降。

但耿恭聽完之後沒有馬上表態,而是邀請使者與自己登上城樓高處,在那裡,匈奴人剛好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隨後,耿恭便抽出隨身長劍,一劍刺死了匈奴使者。之後,耿恭又命人用火炙烤匈奴使者的屍體,然後把他送回匈奴處。耿恭此舉,是為向敵人展示他忠貞衛國、與敵虜勢不兩立的決心。

後來,岳飛在《滿江紅》中也曾運用了耿恭的這一典故,寫下了“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詩篇,以表達自己對金人佔領國家領土的痛恨。

無獨有偶,明朝嘉靖年間,蒙古人曾經派遣過使者石天爵、滿受突等人前往明朝的大同鎮。蒙古人希望能夠讓使者說服明朝政府與蒙古通商,解決蒙古內部物資不足的問題。沒成想,明朝政府見到蒙古使者之後,不但沒有禮待,反而不由分說地將他們審問一通,最後還以“禍國治罪”將蒙古使者斬首於市。

此時蒙古的大汗是俺答汗,當他得知自己派去的使者不僅沒有帶回好訊息,還被明朝人殘忍殺害,他十分生氣,不日便命人率兵從大同鎮南下,攻打明朝。蒙古人一路燒殺搶掠,無數明朝百姓深受其害。明朝政府粗暴對待蒙古使者的行徑給明朝招來了重大的邊境危機。假如當時的明朝政府能夠預見蒙古人的反應,想必也就不敢輕易地殺害蒙古使者了吧。

我們不得不承認,使者的身份和地位與國家的實力息息相關,在戰國時期,這一特點就更加明顯。但是在國際上,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大家似乎都更加願意堅守“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這一慣例,畢竟使者代表的是國家的臉面,如果因為國家強大而肆意傷害小國的使者,想必也會招來不小的麻煩,畢竟狗急了還會跳牆,更何況是人呢?

上一篇:左宗棠的哥哥左宗為什麼會在這次事件中犧牲?死後被追封為聖
下一篇:秦始皇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個決定,一個成就霸業,另一個影響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