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宋朝的軍隊真的很弱嗎?宋朝的軍隊為什麼那麼弱?宋朝的軍隊弱嗎?

說起宋朝,不少朋友的第一反應或許就是一聲嘆息。作為中國封建時代政治氛圍相對輕鬆、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最高、最富庶的朝代之一,兩宋承載了人們的太多遐想。然而,就是一個各方面發展技能幾乎都點滿了的宋朝,居然偏偏不重武備,讓文官壓抑武官,好端端的“大宋”硬是給糟蹋成了“大送”,每年白白送出去的銀子之多,看著就讓人心疼。有朋友可能也會拿資料說話:一說其實宋軍硬體水平並不差,縱觀兩宋319年,對外戰爭也是勝多負少,這成績已經算不錯了。

然而,如今宋朝留給我們更多的印象就是屢戰屢敗,到了甘心花錢消災甚至“長跪不起”的地步。不過,雖然“求和”大體是宋朝外交的主流,但其歷史上也有十分厲害的鷹派皇帝。咱們今天就來講一位存在感並不是很強、在位時間很短卻一度險些改寫北宋國祚的皇帝,他便是北宋第七位皇帝,宋哲宗趙煦。

僅從年少時的遭遇來看,趙煦就是個了不起的角色。趙煦原名趙傭,雖然貴為宋神宗趙頊第六子,但其母身為宮嬪,地位卑賤頗受歧視。然而深受母親影響,趙煦自幼正直自強,年少老成。文獻記載,宋神宗於1084年在集英殿大宴群臣,年僅8歲的趙煦舉止大方得體,受到大夥兒的側目,甚至有大臣難忍內心的激動,當場就祝賀皇上生養了個好兒子。

1085年,神宗病情驟然加深,到了難以處理朝政的地步,為防一日無天子,權力核心的大佬們開始挑選新君。彼時的朝廷很是不消停,雖說神宗不少子嗣,但他的倆弟弟趙顥、趙頵也不是等閒之輩。此二君均已天資聰慧且樂於鑽研而著稱,口碑頗好,深受朝廷上下認可。不過,按照皇家傳統,皇帝有兒子就必須要先考慮皇帝的兒子,當時權傾朝野的權臣蔡確不敢瞎做主,就找宰相王珪要說法。此舉一是給自己留後路,萬一日後除了岔子,也好及時把黑鍋甩給別人;二是蔡確同王珪是官場對頭,一旦後者給的答覆太離譜,蔡確也可藉機剪除異己。然而王珪這傢伙是個老滑頭,表面慫的不行內心卻十分精明,也不直接給答案,而是拐彎抹角地說:“皇上不還有兒子嗎?”這個回答可謂滿分,蔡確也不好發作,只能“矮子裡面拔高個”,挑來挑去挑了年齡說得過去,又看似比較老實好控制的趙煦。

趙煦初登皇位時只有9歲,以如今的眼光來看,這麼大的小孩還在讀小學,恐怕稍複雜的東西就不怎麼懂,更別說身處複雜的權力核心應對一群如狼似虎的大臣了。趙煦年太小無法親政,王朝的權柄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垂簾聽政的高太后手裡。這個高太后咱們值得專門講一講:她在歷史上爭議極大,有人把她往死裡黑,詬病她貪權亂政,保守頑固;不過大體來看,高太后還是很識大體的,拿一件事兒來說:神宗的倆弟弟隔三差五就來“探望”病危的哥哥,甚至曾試圖控制神宗,關鍵時刻,高太后一紙令下緊鎖皇帝寢宮大門,這也算是為維護皇家秩序出了大力。

即位伊始,趙煦就十分不爽:太后一面表示自己垂簾僅僅是因為新皇帝年齡太小,另一面卻樂得給朝事做決斷。一面是大權在握、位高言重的皇太后,一面是剛上臺又沒啥後臺的皇帝,大臣們可不傻,該討好誰都不用說。因此,每每上朝時,大臣都面朝太后奏事,而當時皇帝與太后的座位相對,於是在很多年的時間裡,趙煦每天都要看對著大臣們的屁股看幾個小時。

另外,高太后對趙煦的管控十分嚴格,她想把哲宗打造成“仁宗二世”。要知道,歷史上廟號能稱“仁宗”的皇帝可不多,其中大多數人品沒的說。宋仁宗的人品好到了啥程度?據說他駕崩時,連外邦的敵人聽了都受不了,主子和大臣在朝堂上哭成一團,甚至還專門披麻戴孝。客觀地講,宋仁宗算是歷史上的好皇帝,其統治被稱為“盛治”,更是成了宋朝臣民心目中的大聖人。然而,仁宗之治也有其弊端,一如偏向於求穩,曾試圖懲治土地兼併和“三冗”現象,僅僅是遭受保守勢力反對而淺嘗輒止,仁宗是個好皇帝,但遠不及“宏圖大略”這個標準。

高太后管趙煦可謂是費盡心思,為防止小皇帝沉迷女色,居然找了20名老大媽給皇帝侍寢;為了讓趙煦成“聖人”,她也每天安排一群老孺晝夜不停地給小皇帝上課洗腦。然而,趙煦是個小大人,他一早就把自己的父親視為偶像,決心打造“鐵血大宋”,徹底革除社會弊病,成就豐功偉績。因此,老太后和老臣們越是以傳統封建禮法管束他,他就越是生氣,在親政的年齡來到之前,他忍氣吞聲裝聾作啞,甚至連自己的母親遭受排擠,他也不聞不問。

其實,高太后一早就感覺到情況不妙:有一次,她讓人把趙煦的一張舊桌子扔掉,誰知趙煦又找人找了回來。問之,趙煦回答:這是我爹喜愛的桌子。到了皇帝親政的法定年齡那會兒,高太后不願還政,還又安插了一批舊黨重臣,把司馬光這些舊黨領袖奉為“聖人”,甚至還炮製了“車蓋亭詩案”這樣的文字獄,意圖將新黨一併剪除。然而這些措施僅僅成了垂死掙扎,1093年,高太后逝世後,哲宗當即展開了嚴厲的報復。

很明顯,哲宗對高太后是有恨的,這種狠可能不止源自於政治場上的針對。就拿一件事來說:神宗下葬時,哲宗生母朱氏護送神宗靈柩入永裕陵,知河南府韓絳前往接駕,對朱氏行拜迎大禮。高太后聽說後居然指著朱氏大罵:你算個啥東西?韓絳是先帝的大臣,他行重禮你有啥資格接?哲宗是個孝子,這種仇可能不報?於是在奪回大權後,他立刻對太后舊黨展開徹底清洗,太后為舊臣們留下的各種保命措施一概無效,該撤的撤該換的換,朝廷一夜間變了天。

同老爹一樣,初上位的哲宗也是年輕氣盛。文獻中有這樣的記載:哲宗僅9歲時,有遼國使者入朝。大臣怕遼人相貌粗陋服裝怪異嚇到小皇帝,於是給小皇帝打預防針。誰知哲宗很淡定地反問:“遼人是人嗎?”大臣回答說是,哲宗便無所謂地說:“既然是人,那朕為啥要怕他們?”而他剛親政後就面臨一個爛攤子:原來,以司馬光為首的一批舊黨老臣主張“仁惠為政”,居然拱手將邊關大片領土和軍事重鎮全部白送與外邦。

要知道,神宗時期,北宋一度在對西夏戰爭中佔據主動,司馬光們的這一行為簡直如同“喪權辱國”。哲宗剛上位便發起了河湟戰爭,一舉光復青唐地區,迫使唃廝囉政權臣服;又在兩年的慘烈征伐後奠定了對西夏的主動地位,同先前偉大的朝代一樣,北宋也一度展現出了開疆拓土、萬國來朝的苗頭。

要知道,此時的宋哲宗趙煦不過才二十三、四歲,可謂是前途一片光明,誰知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趙煦卻一命嗚呼了。趙煦之死疑點很多,史書上講得很倉促,只是“沾染傷寒”;據一些野史,趙煦乃縱慾過度。然而考慮到趙煦的性格和所作所為,其死背後恐怕大有文章:其一,哲宗掌權後重啟新政,而他的措施幾乎照搬神宗早期那些條令,這些政策相當激進,神宗尚能以極強的政治手腕和皇權壓制保守勢力與反對派,哲宗未必;況且正如咱們在之前所說,哲宗從繼位開始便遭受了許多不公平對待,因此,他的新政措施中帶著許多報復性的賭氣行為,這也難免遭致他人不滿。

其二,趙煦注重武備與外伐,而他在這一方面也頗有建樹。從一個現實角度考慮:將領打勝仗就有戰功,有戰功就要升官,那麼勳貴的崛起自然會對文臣集團對權力的壟斷形成挑戰。總的來說,趙煦的政治手腕太過剛硬,在諸多勢力間缺乏協調,或許他的死是諸多勢力聯合發動的絞殺,這其中恐怕還有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

雖說歷史不容假設,但咱們不妨設想一番:如果宋哲宗不倒在24歲這個大有可為的年齡上,而是再掌權20年,大宋很可能會一掃前朝“不重武備”的弊端。而哲宗又不是昏聵之君,或許在改革遭遇諸多挫敗後,它會像神宗一樣作出反應,調整其中的一些極端措施,從而有力肅殺土地兼併、“三冗”等社會弊端,這無疑會極大地改寫北宋的命運。況且,哲宗早逝引發了一個更直接、更嚴重的連鎖反應:趙煦無後,大臣們沒有辦法,只能擁立先帝的第十一子為新君,這便是歷史上頗受詬病的宋徽宗趙佶。

筆者覺得宋哲宗趙煦與明武宗朱厚照十分相像:二人均十分聰慧,年幼極為但一度十分不順,在奪回權柄後大作改革,並且在對外軍事和外交方面頗有建樹。兩人同樣觸犯了太多人的利益,死得不明不白。不同的是,趙煦一早便鋒芒初露,表現得很有帝王氣質;而朱厚照把自己偽裝成了一個不學無術的痞子,甚至還自己偷偷摸摸跑到前線打仗,身為皇帝卻親自上陣殺敵,即便“荒唐”到了這種地步,他仍然未能躲過英年早逝的下場。由此可見,封建社會朝代更迭這個輪迴是歷史註定的,即便是皇帝,僅靠一人的力量也難以改變什麼。

上一篇:古代騎兵到底是什麼樣的真的和電視劇一樣的厲害嗎真相到底是什麼樣
下一篇:中國歷史上最會施行的5個謀略,即使現在讀來依舊讓人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