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我不美了、不帥了,對方還會不會被我吸引?這個話題其實是一個焦慮

作者:胡慎之

1

人與人之間相互吸引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比如,伴侶可能被你的美貌所吸引,朋友可能被你的善良和真實所吸引。。。。。

在親密關係中,或許你會擔心,如果我不美了、不帥了,對方還會不會被我吸引?

這個話題其實是一個焦慮的話題。

有時候,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不光光是吸引那麼簡單。

伴侶之間的相互吸引能增加彼此的情感濃度,並且能夠提供一種踏實的感覺,會讓雙方覺得自己在對方的生命中是重要的。

這樣的關係是比較安全的。

關於“怎樣維持伴侶之間的吸引力”這個問題,我們總會聽到各式各樣的建議:

你應該去把身材練好;

你應該對你的伴侶好一點,讓他感覺離不開你;

你應該浪漫一點,驚喜一點;

於是,我們偶爾會疑惑,我們是被對方本身所吸引,還是被對方身上外在一些東西所吸引?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當我們覺得自己需要擁有更好更高的生活品質,而自己並沒有能力去創造時,那我們有可能就會被擁有更多創造財富能力的人所吸引。

比如一個人,他很幽默,總能讓你哈哈大笑。或者,他的眼神很溫柔,讓你覺得很踏實;在你有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他總是能第一時間給予你幫助。

似乎他人身上的某種特質或是所擁有的某種東西更能吸引到我們,而不是他人的本身。

怎麼辨別自己是被對方的哪部分吸引呢?其實很簡單,

問問自己,當對方身上的特質和所擁有的東西都沒有了,你還會被他吸引嗎?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被對方吸引或者注意到對方,首先更多是因為對方身上有我們想要的或者感到心安的東西。

當然,如果你想被他人注意,並且想一直吸引到對方,那我們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有什麼能吸引到對方的。

2

吸引是一種需要,一種很深層次的需要。

前兩天我在組裝一個鞋櫃,鞋櫃的螺絲是一種特製的螺絲,必須要用特製的扳手才行,所以賣家會把特製的扳手一起寄給我,但組裝好了鞋櫃,我就不再需要這個扳手了,它已經完成它當下的任務。

所以,有些需要可能只是一時的。

為什麼我們經常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只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

因為當我們患難的時候,對對方的需求是比較強烈的。相反的,當有一天我們發現好像不太需要的時候,那兩個人就會越走越遠,甚至會產生很多的矛盾。

因為我們都希望對方能夠變成我們想象中的那個完美樣子。

在這種情況下,吸引和需要的概念,我們必須要理清。

如果你吸引對方只是為了滿足一個長期的需要,那麼你會想盡辦法去這樣做,因為如果不這樣的話,自己的訴求對方就不一定會滿足了。

但夫妻之間共患難,是因為我們對對方的需要度很高,所以對方在我們的生命中扮演著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

離開這個人,我的生活、未來、社會活動都會有一些困難,對方是我的一個最好的幫手,也是一個最忠實最強的支持者,因為我們有共同的目標。

因此,我們經常會弄不清楚我們對對方到底是一種需要,還是真正的愛?

有人說,愛是恆久的付出,有人說,愛是一種成全。但有沒有人說,愛也是一種需要呢?

在親密關係中間,我認為彼此深層次的需要也可以讓雙方建立親密、長久的互動,能夠在這個過程中互相產生極大的影響。

3

長久的親密關係還有一個主要特點是:

雙方有共同的愛好或共同的目標

,如果沒有的話,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建立起來會比較困難。

有人說:“我一見到我的先生/太太,我就想跟他吵架,長久的互動就是經常吵架,我一句話說出來,對方一定接茬,這種互動是親密嗎?”

本來一個女孩子很溫和優雅,對方男孩子原先也是一個情緒很穩定的人,但是兩個人待在一起以後,一個就變成像潑婦一樣,另一個像個悍匪,彼此之間就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那這裡面有沒有共同的目標呢?當然有,我的目標是為了改造你,你的目標是為了改造我,所以爭吵了。

這可能是雙方的一種模式或者愛好,要不然為什麼那麼喜歡爭吵而不願換一種溝通方式呢?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這也是一種親密。只是這種親密兩個人的感受並不好。

親密關係不一定都能讓我們特別快樂的,也不一定會是讓我們特別痛苦的。它是一箇中性的概念。

如果你處在親密關係中,一定存在長期吸引的。

當然,如果不親密了,那麼也不存在什麼吸不吸引的問題了。

這也許是你要去吸引別人,也許是對方已經被他人吸引。

有時候,他人不一定是另外一個男人或女人,有可能是你的孩子,有可能是其他的一種生活。

比如,有些女性結了婚以後,更吸引她的是如何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但是,有些時候我們吸引對方也並不是一件好事。

我的亦師亦友武志紅老師,他就吸引一群人,這些聽過他課的人,會把他理想化,從而做出一些使人非常困擾的舉動。

在心理學上,我們把這群人的行為稱為

“鍾情妄想”

有一次有人堵在他的辦公室門口,一直不走兩天,這樣了以後沒辦法,最後借用我的工作室,讓他做諮詢。

還有一次可以說是一種侵入性的騷擾了,他在馬路上走的時候,對方一直跟著他,弄到後來沒辦法了,武老師也因為有急的事情要去做,就只能報警了。

所以有時候,吸引並不一定是一個好事情。

如果兩個人之間已經分開了或者沒有聯絡,對方還被你一直吸引著,他有可能會做出對你產生困擾的行為,甚至讓你有一種很不安的感覺。

4

那接下來,我們就從幾個方面來討論一下,親密關係如何建立?

如果我們真的要保持一段親密關係,我們只要按照這兩點去做就可以了:

長久的互動、共同的愛好/目標。

有一對年輕夫妻,是我的鄰居。他們兩個人從小就住得非常近,彼此的父母也都相互認識。他們一起出生,一起上學,到了高中還做了同桌,高中了以後,女孩子考了大學,男孩子去當兵了。

當時並不覺得什麼,但當他們兩個人真正開始分開,一下子就變得很不習慣。因為這麼多年一直在一起,分開後才意識到發現對方是自己特別喜歡的那個人,對對方的情感非常深。

所以他們在上學和當兵的時候,一直都有透過書信往來,最後雙方都表白了。因為他們就覺得對方是自己生命中很重要的人。

畢業後,女孩本來有一個非常好的職業發展機會,但是因為想跟男孩子待在一起,所以就回到了家鄉,兩個人開始在一起生活。

後來,他們利用七年的時間走遍了全球40多個國家,一起經歷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們之間親密的程度始終如一,還是和從前沒有兩樣。

他們彼此在一起的意願特別強烈,是什麼在吸引對方,他們可能也弄不清楚,但是在親密關係中,他們的親密度是很讓人羨慕的。

我們說親密關係中一定是有一部分融合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部分越多,那麼我們之間的親密度越高。

但是這個融合度如果已經超越了我們的個體的存在的話,就是不對了,比如我離開你,我就活不了,那就是淹沒性的依賴感了。

因此,在親密關係中維持親密度,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一部分,也要有融合的那部分,但絕對不能共生,共生的感覺就是我已經快失去自己了。

不過在很多人的內心中,希望我們之間所有的事情都一起去應對,哪怕我的感受也是我們的感受。

有點像是一個女孩子自己很鬱悶,看到自己的男朋友在看手機影片大笑時,這個女孩子會非常生氣,因為這個時候可能期望的是我很鬱悶,你應該跟我是一樣的鬱悶,那才是我們。

在這樣的親密關係中,對方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存在,他可能成為了我的一部分,或者說我想象的那個人。

但在健康的親密關係中,一定有我們個體存在的部分,那部分吸引著你和我。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親密關係中的吸引。

——內容節選直播課程

《親密關係中,怎樣建立長期的吸引》

作者簡介:

胡慎之,關係心理學家。

中國最有影響力的50位心理學家之一。

向日葵心理諮詢創始人。

中國心理服務機構聯盟副主席。

中央電視臺《心理訪談》顧問。

20年的諮詢實踐,15000小時的個案經驗。

上一篇:阿秋:帶著感恩心去療愈我們的焦慮抑鬱症,會更容易走出負面思維的
下一篇:阿秋:抑鬱症家庭的家屬,你們是否也有一點焦慮、自責和著急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