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它富含多種維生素,更為四大南藥之首,因為致癌,已成為過街老鼠

提及檳榔,北方人可能會感覺陌生,而海南人和湖南人對檳榔都會有莫名的親切感,因為在南方,嚼檳榔已經深入人心,在海南街頭隨處轉一轉, 就能發現很多大爺大媽嘴裡不停的在咀嚼, 嘴角還時不時地滲出紅色液體,咧嘴一笑的瞬間,滿口的鮮紅,那場景甚是慘烈。如果不知道是嚼檳榔,當真是要被嚇一跳吧;在湖南和臺灣,走在大街上,兩個熟悉的人見面, 會像敬菸一樣,彼此從兜裡掏出幾塊檳榔塞給對方,一邊聊天,一邊有滋有味地咀嚼檳榔。

然而,就是這樣一種流行千百年的零食, 卻暗藏殺機。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中心, 最近向國際社會發出警告,檳榔咀嚼物被國 際癌症研究機(IARC)列入一類致癌物名單,因為咀嚼檳榔將會導致口腔癌或咽癌。 很多人嚇得不再敢吃檳榔,就連中藥配方出現檳榔也聞風喪膽,那麼,檳榔到底還能不能入藥?檳榔為何成為致癌物?下面聽我談談。

檳榔有何作用?

檳榔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和有益物質, 原果主要成分含有31。1%的酚類、18。7% 的多糖、14。0% 的脂肪、10。8% 的粗纖維、9。9%的水分、3。0%的灰分和0。5%的生物鹼。檳榔還含有 20多種微量元素,其中11種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傳統醫學認為,檳榔具有“殺蟲、破積、行滯、行水化溼”之功效,被用來治療絛蟲、鉤蟲、蛔蟲、 蟯蟲、薑片蟲等寄生蟲感染。 由檳榔與烏藥、人參、沉香組成的四磨湯主治“七情氣逆,上氣喘急,煩悶不食”等症。

為什麼說檳榔致癌?

檳榔最大的危害來自於檳榔鹼,它具有致癌性、遺傳毒性、生殖毒性、神經毒性 、肝毒性、腎毒性 以及耳毒性等。其中,以致癌性最引關注。以檳榔鹼為主的生物鹼會透過促進成纖維細胞生成、損害 DNA、抑制細胞週期、啟用轉錄蛋白等途徑誘發癌變。

有研究表明,高劑量檳榔鹼可以誘導口腔黏膜角質形成細胞的凋亡, 以及膠原蛋白在口腔黏膜下層組織沉積,進而誘發口腔病變甚至口腔癌。另外,咀嚼用檳榔在口中長時間咀嚼,對口腔黏膜有強而持久的機械性 損傷及化學性損傷,具有雙重損傷,常可引起黏膜下纖維化、白斑、扁平苔蘚 等癌前病變,進而惡變為口腔癌。

當嚼檳榔

出現兩週不愈的口腔潰瘍,一定要及時就醫:

不少人舌頭上、牙齦上、口腔黏膜上有潰瘍(爛了一小塊)或者長菜花,大多數人以為是上火,喝點涼茶清熱解毒,結果幾個月下來都不好,越長越大,越來越痛,到口腔醫院時,往往被確診為口腔癌的中晚期(潰瘍直徑大於2釐米)。

普通的口腔潰瘍和口腔癌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第一,從手感上看,普通潰瘍發生在舌頭的表淺,摸上去較為柔軟,但口腔癌則比正常組織硬;第二,從病程上看,普通潰瘍7-10天會自愈,一般會遵從“疼痛→疼痛減輕→潰瘍癒合”的過程,而口腔癌即便服用消炎藥也不能緩解其疼痛,常常超過兩週都不癒合。通常,如果出現以上這種特殊的口腔潰瘍,醫生就會高度懷疑口腔癌。

但是作為“藥用”,我們可以放心口腔癌風險:

檳榔入藥一是複方形式,二是煎熬成湯劑或入丸、散,是吞服。不會對口腔區域性造成機械性及化學性損傷。從目前的資料來看,以飲片入藥的檳榔,不會引起口腔黏膜的癌前病變及口腔癌。

檳榔致癌已被確認,但全球嚼檳榔人數仍在上升:

1979年,世界範圍內檳榔咀嚼者僅有2億;2002年,全球漲至大約6億檳榔咀嚼者;2004年,全世界咀嚼檳榔人口上升為8億,佔全世界人口總數的10%以上。居住英國的孟加拉人咀嚼率男性為80%,女性為100%;中國海南島90。7%的男性、100%的女性嚼食檳榔, 湖南人咀嚼檳榔率為38。42%,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的增加,咀嚼檳榔勢必成為人們的生活嗜好,咀嚼率會越來越高。

檳榔在世界上最常使用的精神活性物質中居第4,僅次於菸草、酒、咖啡因,咀嚼檳榔的習慣在緬甸、孟加拉、印度等許多國家延續了幾個世紀。印度,檳榔除了嚼食以外,沒有其它大規模的用途,藥用只佔極小一部分。隨著時代的變遷,咀嚼檳榔的流行模式發生了明顯轉變,由最開始的防治疾病到逐漸當成嗜好品咀嚼,再到改革開放之後檳榔產業化生產,產量大幅增加,咀嚼檳榔的人數大增,流行範圍現已擴大到全國 34個省(市)。

總結:雖然大家都已經意識到嚼檳榔致癌,但是它早已融入我們多數人的生活中,就像戒菸一樣,非常困難,所以我們預防口腔癌一定要從娃娃抓起,在小學階段就要普及嚼檳榔、吸菸致癌等醫學常識。

上一篇:空腹喝牛奶會怎麼樣?
下一篇:老年痴呆測試,五題全錯的,請自覺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