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心理諮詢師】我的心理可沒病,用不著諮詢,用不著諮詢,是什麼?

前兩個月的時候報了三級心理諮詢師考試。3月份報的輔導班,5月份就考試了,時間比較緊張,所以上班時,我完成自己的工作後,就會看心理學的書。身邊的同事知道我在看心理學方面的書都會發表一些看法。有的同事說,你考這個也沒什麼用,倒不如考個會計證。有的同事說,既然你是學心理的,那你幫我分析分析我的煩惱吧,我的困惑是什麼?還有的同事說,我心理可沒病,用不著諮詢。

我發現大家多少都對心理學有點偏見,一說到心理學,大家的感覺就好像是精神不正常,或者是學心理學是為了看透人的別人的內心。找心理諮詢師諮詢代表著自己心理有病,是很見不得人的事情。

我們大多數人心理都是正常的,只有少部分人是心理異常的,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而正常的心理包括:心理健康和不健康兩類。

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夠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適應環境,情緒正常,人格和諧。心理健康的人並非沒有痛苦和煩惱,而是他們能適時地從痛苦和煩惱中解脫出來,積極地尋求改變不利現狀的新途徑。他們能夠深切領悟人生衝突的嚴峻性和不可迴避性,也能深刻體察人性的陰陽善惡。他們是那些能夠自由、適度地表達、展現自己個性的人,並且和環境和諧地相處。他們善於不斷地學習,利用各種資源,不斷地充實自己。他們也會享受美好人生,同時也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他們不會去鑽牛角尖,而是善於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

心理不健康是由於現實生活中的壓力處事失誤等因素而產生內心衝突並因此而體驗到不良情緒如煩躁、後悔、懊惱、自責。而這些不良情緒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社會交往等。(心理不健康分為三類: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神經症性心理問題。這裡不需要理解得那麼專業,只要知道心理不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對立面就可以了,簡單來說就是生活中發生了一件事,我們認為這件事是壞事,然後自己又不能很好的解決它,接受這件事,然後就會心情不好,會失眠,焦慮,吃不下去飯,正常的生活受到影響,工作、學習、社會交往等效率降低。)

其實,心理學是真正的科學。每個人都應該多學學心理學,將心理學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國家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有一個短板就是情商低。學校比較注重我們的學習,學習成績高於一切。卻很少有老師教我們怎樣為人處世,教我們如何應對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但是當我們工作的時候就會發現處理好與領導、同事之間的關係比自己的能力還要重要。看看這四種類型的人就知道情商的重要性了:

第一種智商高、情商高。特點:有才氣又會辦事這樣的人適合當管理者。春風得意型

第二種智商高、情商低。特點:脾氣暴躁。懷才不遇型

第三種智商低、情商高。特點:才華並不出眾,為人處世的能力很好,左右逢源的能力。上級跟他相處覺得他可以抓到位,能夠整合資源,能得到上級的賞識。下級跟他相處覺得這樣的人夠意思,夠講究,不白乾。同級跟他相處很融洽,很舒服。這樣的人能夠整合資源,掌管企業。貴人相助型。

第四種智商低、情商低。特點:沒什麼更多的才華,比較能夠靠得住,收攤、看攤。依附於領導。平凡一生型

情商較高的人,自信而不自滿,很樂觀,很幽默,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有較好的人際關係,做事不怕難,心理承受能力強,能應對大多數的問題。

情商低的人自我意識差,沒有自信,無確定的目標,也不打算付諸實踐,嚴重依賴他人,說話和做事時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經常大發脾氣,處理人際關係能力差,應對焦慮能力差,生活無序,愛抱怨。總喜歡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推卸責任,做事怕困難,膽量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受不了一點打擊,經常流淚,對生活感到悲觀絕望。

多看看心理學的書是能夠彌補這個短板的。事實上,心理諮詢師就是用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和方法技巧,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當我們在面臨職業規劃、戀愛交友、夫妻關係、親子教育等困惑和壓力的時候,都可以尋找專業的諮詢師。我倒是覺得理諮詢就是心理諮詢師幫助求助者提高情商的過程。

比如說有一位求助者,女性,45歲,因自己17歲的女兒不聽自己的話與同學談戀愛而非常氣憤。

求助者:女兒小小的年紀居然不聽話,瞞著我談戀愛,我說她,她還不聽,我生氣能怨我嗎?

諮詢師:按你所說,你是媽媽,女兒必須聽你的話?

求助者:是的,應該的

諮詢師:因此,你信奉的是:女兒必須聽媽媽的話

求助者 :當然,哪有女兒不聽媽媽話的道理,再說我也是為她好啊!

諮詢師:因此,你做女兒時,你肯定聽你媽媽的話。

求助者:嗯(不好意思),也不都是,我媽媽說得對的,我都聽了,說得錯的,我也沒聽。

諮詢師:你做女兒時,你媽媽的話,有的你聽了,有的你沒聽;而你要求你女兒必須聽你的話;都是媽媽講話女兒聽,你的說法前後是存在矛盾的,對此你如何解釋呢?

求助者:(語塞)那可不一樣,我是為了女兒好啊!

諮詢師:按你所說,媽媽為了女兒好,女兒就必須聽。

求助者:對的。

諮詢師:因此,你媽媽為了你好所說的話,你肯定聽。

求助者:我聽。

諮詢師:因此,你媽媽為了你好,冬天怕你冷,她要求你穿棉褲,你肯定就穿棉褲。現在她為了你好,不讓你減肥,你肯定不減肥。

求助者:(猶豫)好像也不是,我不願意穿棉褲,幾乎沒穿過,我現在確實在減肥。

諮詢師:你前面說了媽媽為了女兒好所說的話,女兒必須聽。現在你承認媽媽說的話是為了你好,但你也沒聽。你的話前後存在矛盾,請你解釋一下好嗎?

求助者:(沉默)我有點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我沒有聽我媽媽的話,我的女兒也可能不聽我的話?

諮詢師:你說呢?

求助者:(思考)我好像是明白了,我要求我女兒必須聽我的話有些絕對了,可她不聽我的話怎麼行呢?

諮詢師:可事實是在有些問題上,你沒有聽你媽媽的話,這該怎麼解釋呢?

求助者:(思考)我徹底明白了,媽媽講話,女兒可能聽,也可能不聽,不能要求女兒必須聽媽媽的話。

諮詢師:對,正是由於你的絕對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你才生氣。

諮詢師運用合理情緒療法讓媽媽認識到:表面上看是女兒不聽她的話這件事讓她很生氣,但實際上是因為她持有的不合理信念:認為女兒必須要聽她的話。她這種絕對化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才生氣的。她生氣的根源不在於女兒而在於自己。心理諮詢師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幫助這個媽媽樹立合理的信念,學會利用合理信念客觀對待生活中遇到的其他事情。

生活中的很多煩惱就是因為我們持有的不合理信念引起的,而通常情況下我們並不能意識到這一點。比如,自己做什麼事失敗了,就認為自己是一無是處,毫無價值。這種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會導致自卑自棄的心理以及焦慮和抑鬱情緒。如果將這種評價轉向別人,就會一味地責備別人,併產生憤怒和敵意的情緒;在我們的心裡通常會有類似於“老公必須像我關心他那樣關心我”、“學生必須學習好”、“別人必須友好地對待我”這樣的絕對化要求,當實際發生的情況沒有滿足絕對要求的時候,我們就會難以接受,然後就會陷入到情緒困擾之中;還有就是經歷了一次失戀後就覺得自己再也沒有幸福可言了,幾次求職失敗後就恐慌自己今後再也找不到工作了等糟糕至極的不合理信念。

或許我們都能從以上的不合理信念中找到自己日常生活中思維模式的影子。客觀事物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不可能凡事都按著我們的所想的那樣發展,周圍的人和事物的表現和發展也不會依照我們的意願來改變。面對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我們應該努力接受現實,在可能的情況下去改變這種狀態,而在不可能改變時則去學會如何在這種狀態下生活下去。

心理諮詢師無非就是比我們普通大眾更懂得心理學,更專業一些。如果我們能夠多看看,多學習有關心理學的書,對提高我們的情商是很有幫助的。 心理學應用範圍及其廣泛,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工作領域也需要心理學,比如針對企業管理,有管理心理學。我們真的應該利用心理學知識學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更好地處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讓自己成熟起來;學會更好地認識自己,充分發揮個人潛力,實現自我價值,愉悅而幸福地生活。當我們都成為自己的心理諮詢師的時候,煩惱會越來越少,快樂會越來越多。

上一篇:頸、肩、腰、背痛,小茴香加一物熱敷,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下一篇:【週末菜譜】小女兒發微信問:媽媽,今晚吃什麼?,我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