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周子舒:我的人生不需要解釋,我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但我們可以更好

作者/龐博(故宮博物院),獨家稿件謝絕轉載

新武俠劇《山河令》豆瓣評分8。6,播放量接近5億,無疑是開年熱播劇中殺出的一匹黑馬,看似寫的是江湖紛爭,其實講的是人心,尋找琉璃甲,開啟天下武庫,因著慾望,武林中人或冠冕堂皇,或直臆貪婪,人心染成了鬼蜮。

這時,周子舒自廟堂走入江湖,心懷絕望,拖著殘軀,意欲無牽無掛了此殘生;溫客行自地獄爬向人間,揹負仇恨誓要血債血償,與濁世共焚。歷經種種江湖風波,二人引為知己,找到了彼此的救贖,以性命相托。劇情快要結束時,溫客行對周子舒說,“你身上有光,我抓來看看”。莎翁也曾說過,“每個人都是某個人的光明”。老溫對於阿絮來說,又何嘗不是一道光呢。

《山河令》劇照

《山河令》的成功是不僅武俠背景下情感本位故事的成功,還包含著詩意的國風色調。從“飄飄兮若流風之迴雪,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等詩詞的使用,到行雲流水的打鬥動作,再到寬衣廣袖、長髮翩躚的服化設計,無不將唯美滲透入其中。

《山河令》劇照

有趣的是,老溫的“龍鬚須”劉海,阿絮的斜劉海本是為了襯托男主的“盛世美顏”的小細節,卻成為觀眾調侃的物件。

其實,佔據著電視劇半壁江山的古裝劇,不論是男主還是男配,都在髮型上做足了心思,有飄逸的長髮,有精緻的劉海,有莊重的冠冕,當然,還有清代最具標誌性的長辮。

《錦心似玉》劇照

不少髮型師還力圖以不同的髮型表現人物的性格或心情。比如,《陳情令》中藍湛因家風嚴謹、性格清冷,多以一絲不苟的冠飾並配以抹額的形象出現。但與好友在居所時,則解開發髻,以表現放鬆和閒適。

《陳情令》劇照

《陳情令》劇照

藍湛的抹額是家族的標誌,嚴於律己的“警示”。其實,這條綁在額頭上的巾飾,最初作保暖之用,後來才發展為裝飾物。《續漢書輿服志》記載,“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額,附施於冠,因遂變成首飾”。在秦漢、唐宋時期,士兵佩戴抹額用作確定身份的標誌,這種抹額是一塊繫於頭上的布巾。唐代女子還以頭戴類似布巾做“女扮男裝”,如安元壽墓的壁畫中就有頭戴紅色抹額做男子打扮的侍女。

章懷太子墓《儀衛圖》

安元壽墓壁畫

到了宋代,抹額開始廣泛用作女性的裝飾品。明清時期則發展為男女老幼皆可佩戴之物。富貴人家所用抹額也越來越奢華,常配以珠寶玉石。

抹額只是裝飾之物,那小哥哥們的髮型到底如何呢?古代男子多是長髮及腰,但不能任其隨風飛舞,一般是要梳起來的,“被髮”,是野蠻的象徵。

比如,據《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記載,周平王東遷洛陽之時,辛有到了尹川,“見被髮而祭於野者”,哀嘆,不到百年,這裡已成為戎人居住的地方了,“其禮先亡矣”。還有一個《晏子春秋》裡的故事,齊景公“被髮,乘六馬”,出宮門,遭到刖刑的守門人指責其“爾非吾君也”,於是羞愧地不敢上朝。

被髮是嚴重的失禮行為,髮型在此時可以說是文化“先進”與否的重要標。

《長歌行》劇照

“被髮”不僅包含我們通常認為的散發,也包括“剪髮”和“索頭”,索頭就是指將頭髮紮起來或編起來。而且,“被髮”不單單“流行”於北方遊牧民族地帶,東夷和百越地區也頗為盛行。《禮記·王制》記載,“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髮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那是,中原地區的男子不會以上述“造型”視人。他們會將頭髮梳起至頭頂,再盤成髮髻,被稱作“綰髻”。最初可能是為了方便勞動,到了周代確立了禮法,漢族成年男子“束髮為髻”便成為一種定製,區別於蠻夷的“被髮文身”。《列子·湯問》中就有,“南國之人祝髮而裸,北國之人鞨巾而裘,中國之人冠冕而裳”。

男子束起的髮髻上還會佩戴各種冠飾或巾,很少有直接露出頭頂的情況。那麼,所有男子都會綰髻、戴冠或者巾嗎?小孩子直到十二歲都是不需要綰髻的,被稱為“總角之年”。總角,根據《禮記正義》鄭玄的註解,意為“收發結之”,即將頭髮在頭頂梳成兩個節。

《哪吒至魔童降世》劇照

男子二十歲才要結髮加冠以示成年,《釋名·釋首飾》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但“體猶未壯,故曰弱也”。“弱冠”一次由此而來。需要注意的是,周代戴冠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普通老百姓只能戴巾。

《大秦帝國》劇照

那麼,古代男子的髮髻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秦始皇陵出土的秦俑真實地反映了秦漢時期的髮式和頭飾,種類繁多。比如,步兵俑中有在頭頂的左側或右側梳起圓錐形髻的,也有將髮髻梳在頭頂中部,長冠罩住髮髻的。

兵馬俑

不過,“髮髻”這個名詞直到東漢才開始正式使用,之前一般稱之為“結髮”、“會撮”。到了唐宋時期,男子除了冠、巾,還會帶幞頭。幞頭是一種包裹頭部的軟巾,“烏紗帽”就是有它演變而來的。不知道頭戴幞頭,而不是冠或者簪子是不是可以減少一些現代人脫髮的煩惱呢?畢竟大詩人杜甫也曾感嘆,“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步輦圖》卷,唐太宗頭與從屬頭戴黑色垂角幞頭

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後,去除胡俗,“復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髮於頂,官則烏紗帽”。這裡不得不提醒一下,古裝劇中很多小哥哥是半束髮,即一半梳成髮髻,一半披散,甚是帥氣,是不符合中原文化的。只有在南北朝,胡人南下中原,遊牧文化盛行時期才短暫出現過半束髮的情況。

《錦衣之下》劇照

“改正朔,易服色”這種王朝鼎革之際的常規操作,即使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統治者亦不能外,並在明清更替之際引發大規模動盪。

滿族男子髮式源於民族“逐水草而居,以射獵為生”的生活風俗。“剃髮留辮”可以免去騎射時頭髮遮住眼睛的煩惱,在野外時還可以枕辮而眠。

但在明清戰爭中,“剃髮”逐漸成為了征服的標誌。尤其是清入關之後,隨著政權的穩固,政策由“天下臣民照舊束髮”轉變為所有“文武軍民盡令剃髮,倘有不從,以軍法從事”,“疑者同逆命之寇”。這樣的政策引發了漢人社會的強烈反抗。據清代胡蘊玉所著《發史》記載,“薙髮令下,吾民族之不忍受辱而死者,不知凡幾。幸而不死,或埋居土室,或遁跡深山,甚且削髮披緇,其百折不回之氣,腕可折,頭可斷,肉可臠,身可碎,白刃可蹈,鼎鑊可赴”。可見,時人意志之堅決。

為何相比於圈地、投充等政策,剃髮會引發如此激烈的衝突?

首先,在傳統漢人社會中,頭髮與生命緊緊相連,《黃帝內經》中記載,“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三國時期,曹操割發代首正是透露了這一觀念。而且,古代還有一種刑罰——髡刑,就是要剃去犯罪之人的頭髮,與刺面、殘肢相併列。孔飛力甚至認為,中國傳統漢人社會會由剃髮聯想到閹割。相比與身體上的懲罰,這種刑罰其實是精神上的刑戮。

其次,頭髮與禮、德等社會文化含義緊密相連。傳統社會中,孝是至關重要的道德標準、倫理規範,《孝經》中即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一句。而且,自周朝興起禮制,個人乃至國家的行為均被納入其中,甚至關乎興亡。容貌正是禮儀中重要的一部分,《荀子·修身》論述到,“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

剃髮,不論是從人倫孝義還是從國家大義角度,都嚴重破壞了漢族社會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直到晚清,“太平天國”還提出蓄全發作為反抗清朝統治的一項政策。

雍正帝讀書像軸

無論如何,剃髮終究以清王朝的軍事勝利在全國強制“推廣”。

清朝時期的男子髮型也是在不斷髮展變化中的。入關時,男子髮型被稱為“金錢鼠尾”,即頭部四周全部剃掉,只留頭頂如錢大的頭髮結辮而垂。隨著時間的推移,男子蓄髮面積逐漸擴大,直至嘉慶之後變為如今影視劇中常見的樣子,剃去前部頭髮,保留後部,辮成又粗又長的辮子。

康熙帝便裝寫字像軸

所有,我們常常在電視劇裡看到的的清朝初年額頭鋥亮、腦後垂辮的髮式應該是王朝後期的髮型,早了將近兩百年。不過,如果電視劇男主角摘了帽子,露出“金錢鼠尾”,那就真的到了考驗顏值的時刻了。

《少年天子》劇照

清代男子髮型的演變其實也是滿漢文化融合的過程。滿族入關日久,受到漢族文化侵染日深,建立在文化基礎上的審美觀難免也潛移默化地受到漢族社會的影響。

至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統治,明令要求剪去髮辮。從此往後,短髮佔據男子髮型的主流,被革命者認為是是中國與世界潮流接軌的一種體現,亦是中國現代化程序中的一步。

人類學家懷特曾經寫道,“每個人都降生在先於他而存在的文化環境中。當他一來到世界,文化就統治了他,隨著他的成長,文化賦予他語言、習俗、信仰、工具等等”。髮型亦如此,從古代乃至於今天,都難免受到政治、文化的影響,甚至成為文化多元的體現、政治角逐的工具。作者/龐博(故宮博物院),獨家稿件 謝絕轉載

上一篇:lol英雄聯盟那些事:rng慘敗後uzi:這是上天的懲罰,人在做天在看
下一篇:王者榮耀新面板曝光:后羿彩蛋+榮耀典藏面板,這次是榮耀典藏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