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南宋最有作為的帝王,為岳飛平反,在王道和孝道之間,徘徊了25年

公元1162年,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趙構宣佈退位,其養子趙昚登基,是為宋孝宗。宋孝宗登基後僅兩個月,就頂住壓力,宣佈為岳飛平反。因為岳飛是被宋高宗所殺,為了不讓宋高宗太難堪,宋孝宗在詔書中這麼說:

“(嶽)飛雖坐事以歿,而太上皇念念不忘,今可仰承聖意,與追復原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後,特予錄用。”

宋孝宗把為岳飛平反的功勞算給了他的養父宋高宗。而根據《金佗稡編》記載,宋孝宗在私下召見岳飛之子嶽霖時,宋孝宗卻說:

“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宋孝宗在詔書中說岳飛“坐事以歿”,私下卻說“卿家冤枉”。這並非是宋孝宗心口不一,而是在面對太上皇宋高宗的時候,宋孝宗必須要展現出特有的智慧。

給岳飛平反後,宋孝宗要給岳飛擬定一個諡號,當時朝臣們初擬為“忠愍”,宋孝宗認為:“愍”字是使民悲傷之意,怕太上皇太過敏感,於是把岳飛的諡號改為“武穆”,這樣,既肯定了岳飛的功業,也保住了太上皇的面子。

其實,為岳飛平反這件事,只是宋孝宗帝王生涯的一個縮影,歷史上的宋孝宗,雖然被後人譽為“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但他卻在“王道”和“孝道”之間,他徘徊了25年之久。

一、不虐貓的小男孩

北宋發生靖康之恥之後,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人俘虜,宋徽宗的第九子趙構逃出生天,在一幫宋朝遺臣的擁立下,建立南宋,是為宋高宗。宋高宗曾有一個親生兒子,名曰趙尃,3歲時就去世了。在接下來發生的“苗劉兵變”中,宋高宗驚嚇過度,疑似喪失生育能力,導致宋高宗膝下無子。為了宋朝江山社稷的傳承,宋高宗聽從大臣們的建議,決定從太祖一脈中收養一名養子。

宋高宗本是太宗一脈,他為何一定要從太祖一脈中挑選養子呢?有人認為,“靖康之恥”後,太宗的後裔大多被金人擄走了,只能選太祖一脈。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金人擄走的只是皇室嫡支,太宗一脈的旁支還是有很多。宋高宗之所以要選太祖一脈,根本原因還是他信命,《宋史》雲:

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之,遭時多艱,零落可憫。朕若不法仁宗,為天下計,何以慰在天之靈!

宋高宗認為:太宗一脈遭受國恥,皆因當時奪走了太祖一脈的江山,因果迴圈,所以他才從太祖一脈中遴選繼承人。

因為宋高宗是宋太宗的六世孫,所以,他要從宋太祖的七世孫中挑選養子。經過南宋官員仔細尋訪,當時南宋境內宋太祖的七世孫共有1645人,而10歲以下的男孩只有10人。最終,在10人中選了兩個小男孩送給宋高宗來“面試”。

根據《揮麈錄》的記載,當官員把兩個小男孩送到宋高宗面前時,宋高宗見兩人一胖一瘦,胖孩憨態可愛,而瘦孩卻略顯拘謹,趙構一眼看中胖孩,打算賞賜瘦孩三百兩銀子送他回家。可正在這時,一隻貓出現在二人面前,胖孩臨時起意,一腳將貓踢開,而瘦孩卻鎮定自若,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宋高宗突然改變主意,將三百兩銀子送給了胖孩,留瘦孩在宮中撫養,這個瘦孩就是後來的宋孝宗趙昚。

當然,這時候瘦孩還不叫趙昚,他叫趙伯琮,後來,宋高宗給他取了個名字,叫趙瑗,字元永。

二、我家添了個新弟弟

趙瑗剛入宮時,年方5歲。當時宋高宗年僅25歲,他不相信自己以後生不出兒子,所以,趙瑗雖然被養於宮中,也只是當作備胎來堵大臣們的嘴巴而已。出於這種目的,宋高宗將趙瑗託付給了后妃張婕妤來撫養。

張婕妤在後宮並不是最受寵的,突然間撿到一個皇子,如獲至寶,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利害關係。

隨著宋高宗無子,張婕妤坐享其成,將來可能會成為太后。宋高宗的寵妃吳氏眼紅了,他多次在宋高宗面前提出自己也要撫養一位皇子,宋高宗也覺得只撫養一位風險太大,不如養兩個對比一下,所以,他又從太祖七世孫中挑選了一位叫趙伯玖的小男孩交給吳氏撫養,改名為趙璩。

如此一來,宋高宗就有了兩個養子,老大趙瑗為張婕妤撫養,老二趙璩為吳氏撫養。後來,宋高宗立吳氏為皇后,即吳皇后,次子趙璩則成了皇后的養子,意義自然不同。人們皆以為,太子之位必定歸趙璩莫屬,連宋高宗的母親太后韋氏也把寶壓在了趙璩身上,沒想到的是,宋高宗的選擇卻出乎大家的預料。

轉眼間,老大趙瑗、老二趙璩都到了壯年,宋高宗還是沒拿定主意到底立哪個為太子,一日,宋高宗突發奇想,讓人遴選20名美女入宮,分成兩撥,10人送到老大趙瑗府上;另外10人送到老二趙璩府上,過了一段時間,趙構又下令將20名美女召回,命醫女一檢查,發現老大府上的10名美女都是“完璧”,老二府上的10名美女都已非處女,而且還有兩位已經懷有身孕。

雖然宋高宗本人也好色,但他知道選一個不好色的接班人對宋朝更有利,這一點毋庸置疑。因此,到底選誰做接班人,宋高宗已經有了答案。

當然,《宋史》認為,老大趙瑗見到10位美女時也曾把持不住,關鍵時刻,他的老師史浩提醒了他,才讓他贏了弟弟一局。但不管如何,老大能聽從老師的勸諫,也說明他是值得託付之人。

三、暴雨中的父慈子孝

公元1160年,宋高宗在母親去世後逐漸倦怠,他宣佈將老大趙瑗封為建王,正式立為皇子,而趙璩則被定性為“皇侄”,徹底與皇位無緣。兩年後,宋高宗宣佈立趙瑗為皇太子,並將其改名為趙昚。又過了一個月,宋高宗宣佈禪位給皇太子,自己退居為太上皇,趙昚因而成為南宋第二位皇帝,是為宋孝宗。

在宋高宗禪位、宋孝宗登基的那天,天降暴雨。儀式舉辦完成後,太上皇(宋高宗,下同)一身輕鬆,要起身回宮休息,新皇帝(宋孝宗)拋下文武百官,執意要冒著大雨親自護送太上皇回宮,在嘈雜的雨聲中,宋孝宗用身體護住太上皇,全身都被淋溼了。《宋史》雲:

班退,太上皇帝即駕之德壽宮,帝(指宋孝宗)服袍履,步出祥曦殿門,冒雨掖輦以行,及宮門弗止。

宋高宗非常感動,他想,親兒子也不過如此吧,在宋孝宗走後,宋高宗對身邊的宮女太監連聲感嘆:

“付託得人,再無憾矣。”

其實,宋高宗選宋孝宗接班,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對於宋高宗來說,他在危難中建立南宋,被金人一路追趕,卑微求和,他退位後,最想得到的是被認可和尊重,恰巧,他需要的東西,宋孝宗都能給他。

對於宋孝宗來說,他本是一位落魄的“太祖後裔”,有幸被宋高宗養於宮中,並且還坐上了九五之尊的寶座,他對宋高宗的感激,是發自內心的!

所以說,暴雨中的“父慈子孝”,並不是逢場作戲,這是南宋新舊兩任皇帝用真情實感來各取所需。

四、朕要北伐!

宋孝宗繼位時,已經36歲,雖然不是少年,但進取之心不減,繼位剛兩個月,就頂著巨大的壓力為岳飛平反。但為了顧及太上皇的面子,宋孝宗非常注意自己的措辭,生怕觸碰太上皇的逆鱗。

宋孝宗為何一定要為岳飛平反呢?除了因為岳飛的確冤枉外,還因為宋孝宗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主戰派”。他要著手北伐!他要收復失地!這是他心中的大志,所以,為岳飛平反,非常必要!

幾個月前,金主完顏亮被殺,金人內亂了大半年,正是北伐的好時機,宋孝宗剛登基,意氣風發,每次見到太上皇都“必力陳恢復大計”。太上皇不以為然,因為太上皇知道,自己剛登基那會也想北伐,後來不照樣被金人打得屁滾尿流?所以,宋高宗對宋孝宗北伐這一套是不贊成的,他早就被金人嚇破了膽了。

宋孝宗不吃太上皇這一套,他極力勸說太上皇,讓太上皇支援他北伐,太上皇最終決定不再幹涉他北伐之事,宋孝宗如猛虎出山,準備大幹一場。

後世認為,宋高宗時是有名臣無明君,宋孝宗時是有明君而無名臣。的確如此,宋孝宗決定北伐的時候,老將韓世忠已經死了11年了,岳飛也已經被害20年了,四川名將吳玠犧牲23年了,吳玠的弟弟吳璘也躺在了病榻上,宋孝宗放眼望去,當年的抗金名將僅剩下一個66歲的張浚。

為岳飛平反後,宋孝宗立即召來年過花甲的主戰派老將張浚入朝,張浚雖然寶刀未老,但已經白髮蒼蒼,宋孝宗握著張浚的手說道:

“我家有不共戴天之仇,朕不及身圖之,將誰任其責?”

從宋孝宗的話語中可以看出,他是真心想北伐,並不是做樣子給誰看。

張浚在老朽之年又一次得到重用,頓時雄心萬丈,信誓旦旦地開啟了北伐之旅,史稱“隆興北伐”。

張浚的大軍趁著銳氣陸續收復靈璧、虹縣等地,無奈多年不抗金,能力大不如前,僅僅一個月過後,金兵捲土重來,張浚兵敗了,被貶南下,半路上病逝,含恨而終。

原來,金主完顏亮去世後,金世宗完顏雍繼承了皇位,此人驍勇善戰,在北境征服了大小部落,另外,金世宗完顏雍省吃儉用,以身作則,有“小堯舜”之稱。

宋孝宗是明主,金世宗也是明主,當一個弱國的明主遇到了強國的明主,真是前者的不幸。

金世宗掌控大金之後,面對南宋的北伐,惱羞成怒,他立即命金人揮兵南下,迅速攻佔淮河以南,張浚的兵馬彷彿遇到了剋星,之前收復的失地,瞬間丟得一乾二淨。金世宗似乎還不罷休,他打算繼續南下,威逼南宋低頭。

如此局勢,宋孝宗一句“幹就完了”,太上皇坐不住了,太上皇力勸宋孝宗:

“大哥,俟老者百歲後,爾卻議之。”

意思是說:大兒子呀,你想北伐,等我死了之後,再說吧!大臣們也紛紛逼宋孝宗議和。

外有大臣掣肘,內有太上皇驅動,宋孝宗說好的“隆興北伐”,最後卻變成了“隆興議和”。

雖然議和了,宋孝宗內心不甘,仍惦記著北伐。宋孝宗曾起用當年在采石之戰中打敗金兵的文臣虞允文為相,想讓虞允文擔起北伐的重任,在虞允文去四川整頓軍備時,宋孝宗還不忘和其約定:若你從四川出兵北伐,朕還在猶豫,那就是朕負了你!若朕已經出兵,你還未行動,那就是你負了朕!

只可惜,後來虞允文病逝,宋孝宗心心念唸的北伐再一次泡湯了……

面對滿朝主和派的大臣,宋孝宗曾不解地問:

“若你家有一百畝地,被強盜奪走五十畝,你難道還會和和氣氣地和強盜商量,讓他乖乖把地還給你嗎?”

是啊,如果是個人利益,大家都能明白,一上升到朝廷層面,那些文人們就多了許多考量,他們或許早已習慣了臨安城的歌舞昇平,至於長江以北,或許無人記起那曾是宋朝的國土了。

所以說,宋孝宗時有明君而無名臣,從這一點說,宋孝宗是痛苦和孤獨的。

五、孝道還是王道?

宋孝宗36歲繼位,當了27年皇帝。他在位的27年中,有25年都是陪伴太上皇宋高宗一起度過的。宋高宗活了81歲去世,當了25年的太上皇,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上文說過,宋孝宗對宋高宗的感激,是發自內心的。而宋高宗對宋孝宗的干預,也是客觀存在的。在這25年內,宋孝宗一直在孝道和王道之間徘徊。

舉個例子,有一次,太上皇到靈隱寺喝茶,寺內有個出家人表現得非常殷切,太上皇和他攀談了幾句,才知道他曾被上司誣陷,無奈才出家的。

太上皇回到宮中,要求宋孝宗恢復此人的官職,宋孝宗派人一查,此人本就是奸佞之徒,多次貪汙受賄,不應該復職。

半個多月後,太上皇再一次到靈隱寺,看到那個出家人還在寺中,回宮便大動肝火,責怪宋孝宗不把自己的話當回事,宋孝宗百般解釋也無用,最後只得讓“王道”屈服於“孝道”,將他復職。

是啊,對於宋孝宗來說,養育之恩本身就難以報答,再加上皇恩大於天,他只能用無底線的孝道來回報宋高宗,即使是事關國家政務,他也要屈從。

宋孝宗的北伐事業、宋孝宗的人事任命,宋孝宗的日常起居,都要屈從於太上皇,他想執行“王道”,但必須執行“孝道”,這種糾結的日子,他過了25年。

筆者認為,在南宋歷代帝王中,宋孝宗的確最有作為,但宋孝宗一生遭遇三大無奈:

第一,宋孝宗空有北伐之心,卻無北伐之將。

第二,宋孝宗登基後野心勃勃,無奈遇上金朝雄主金世宗。

第三,宋孝宗立志要做一代明君,無奈被太上皇用“孝道”捆綁了25年。

正如蔡東藩先生在《宋史演義》中評價宋孝宗一樣:

“讀宋史者蓋不能無惜焉。”

讀宋史的人,無不為宋孝宗而惋惜!

上一篇:南宋最有作為的帝王,為岳飛平反,在王道和孝道之間,徘徊了25年
下一篇:原神:瑤瑤角色演示曝光,囂張步伐又回來了,至少不會在1.4版本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