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是真心讓位還是被逼無奈?堯舜禹禪讓有何玄機?

幾千年來,堯舜禹這三位古代聖王以“禪讓”的方式進行權力交接,被稱為美談。實際上這種權力交接的方式跟現在的選舉十分類似,誰的支持者多誰就繼承大統,與身份地位血統沒有半毛錢關係。和平禪讓,沒有流血,沒有死亡,你好我好大家好,但史君查閱大量資料後發現,堯舜禹的禪讓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愉快。

發家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子有言:“舜逼堯,禹逼舜。”那麼韓老師何處此言呢?據《尚書》的《堯典》《舜典》和《大禹謨》記載,堯的兒子丹朱沒有像他老爸那樣勤政愛民,受百姓擁護,儼然是個不成器的敗家子。但此時舜作為堯的女婿,他的表現卻遠遠好於丹朱,不僅受百姓擁戴,而且十分賢能,眾人紛紛向舜靠攏,時間一長,加上堯年歲已高,作為駙馬爺的舜已然攝政,在眾臣中的威望逐漸也越來越高。

此時堯也看到了自己的兒子是爛泥扶不上牆,舜才以一句“天也”結束了丹朱的政治生涯,一屁股做上了帝位。由此可見,並非堯主動讓賢,而是舜主動取代了丹朱。加上堯已近百歲,自己的兒子又不爭氣,舜順理成章的繼承了帝位。

舜即位後為穩固帝位,把堯在位時的名臣除去了好幾個,共工、終、鯀、歡兜等均被拉入了黑名單,最終使眾人信服,天下一統。很顯然堯的這些老部下會對舜的造成威脅,他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除去這一幫心腹大患。不過到最後舜在帝位上也是擔驚受怕,因為即將取代他的是鯀之子禹。

我們都知道,舜對禹有著殺父之仇,所以禹治水成功後很難甘心為舜賣命。細細品味韓非子“禹逼舜”這三個字就能發現其中的玄機。《史記》上說,舜病逝於南巡的路上。但戰國時期史書《竹書紀年》又有另一種說法:舜上了年紀正風燭殘年之時,禹逼迫他去南方巡查,但實際上跟“流放”無異。晉代張華的《博物志》中記載:堯之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就是說,舜死的時候,兩個愛妃娥皇、女英都不在身邊,死的甚是悽慘孤寂。

《史記》是正史,《竹書紀年》是野史,不管誰的記錄更加準確,總之,舜的死亡極為蹊蹺,在沒有攝像頭的古代,不論今人如何推測,都不可能再現當時的情景。實際上,在堯舜禹之前是沒有禪讓制的傳統的,從軒轅帝開始,一直都是兒子繼承帝位,皇帝王朝子孫一共相傳了七個君王。

上一篇:此人資格老,54歲時迎娶17歲女學生,妻子懷孕16次,相濡以沫30年
下一篇:電寶小故事|“你的座位是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