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稱呼中國皇帝,除了稱呼其姓名,還有廟號、諡號、年號、尊號四種

在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幾百位皇帝,既然說的是皇帝,那就是說從秦朝開始,到清朝結束,先秦時代的夏商周三個朝代的國王,以及春秋戰國諸侯國的國君都不在討論範圍。後世對於如何去稱呼中國皇帝,稱呼其姓名是最直接了當的,例如嬴政、劉邦、曹丕、司馬炎、陳霸先、楊堅、李世民、柴榮、趙匡胤、朱元璋等等。

不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歷史源遠流長,稱呼中國皇帝,何止只有姓名一種稱呼,還有廟號、諡號、年號、尊號四種稱呼。

廟號和諡號是用得最多的稱呼。皇帝的廟號格式就是某某祖、某某宗,加上國號作為字首,例如漢太祖就是劉邦、唐高祖就是李淵、宋太宗就是趙光義、明神宗就是朱翊鈞等等,而且廟號都是一個字,沒有例外。

雖然現在討論的範圍是皇帝,但實際上廟號是商朝始創的,換言之商朝國王就有廟號,但並非所有商朝國王都有廟號。根據商朝創立廟號的初衷,對國家有顯赫貢獻的國王才有資格得到廟號,所以整個商朝只有四位國王有廟號,分別是開國國王成湯(商太祖)、第四位國王太甲(商太宗)、第八位國王太戊(商中宗)、第二十一位國王武丁(商高宗)。

漢朝是執行廟號制度最嚴格的朝代,只有七位皇帝有廟號,都是文治武功顯赫的皇帝,分別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漢太祖)、第五位皇帝劉恆(漢太宗)、第七位皇帝劉徹(漢世宗)、第十位皇帝劉詢(漢中宗)、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漢世祖)、第二位皇帝劉莊(漢顯宗)、第三位皇帝劉炟(漢肅宗)。

諡號的格式是某某皇帝,直接簡稱某某帝,加上國號作為字首,例如漢高帝就是劉邦、魏文帝就是曹丕、晉武帝就是司馬炎、魏孝文帝就是元宏、齊文宣帝就是高洋、隋文帝就是楊堅等等,而且諡號不同廟號只有一個字,可以兩個字,比如剛才舉的例子魏孝文帝元宏、齊文宣帝高洋。

與廟號類似,諡號同樣始創於先秦時代的西周,而西周之所以會創立諡號制度,正是因為廢除了廟號制度,用了這種全新的稱呼,而春秋戰國的諸侯國君同樣採用,所以有周武王姬發、楚莊王熊旅、秦昭襄王嬴稷等等。

由於隋朝及其之前的皇帝,並非全都有廟號,所以都必須用諡號去稱呼,而唐朝及其之後的皇帝,諡號幾乎都是三個字及其以上,有些長達十幾個字,用諡號稱呼不方便,並且全都有廟號,所以都用廟號稱呼。

不過要特別說明的是,唐朝及其之後的皇帝諡號很長,但有一個或者兩個關鍵字隱藏其中。例如唐太宗李世民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文是關鍵字,實際上就是文皇帝,可以稱呼唐文帝,但很少這樣稱呼,因為很冷門。又例如明太祖朱元璋諡號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高是關鍵字,實際上就是高皇帝,可以稱呼明高帝,但同樣因為冷門而很少這樣稱呼。

說完廟號和諡號,來說說年號。年號是漢朝始創的,與廟號和諡號的創立人是誰不可考證不同,年號的創立人是漢武帝劉徹,他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從此年號為後世歷朝歷代所沿用,直到清朝滅亡,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貞觀、明太祖朱元璋的年號洪武等等。

要特別說明的是,由於年號不是一成不變的,更改年號全憑皇帝個人喜好,所以明朝之前,一個皇帝只要不是在位時間很短,通常他都有幾個年號,例如隋文帝楊堅就有開皇、仁壽兩個年號,唐玄宗李隆基就有先天、開元、天寶三個年號等等。

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他實行一世一元制度,規定從今以後,一位皇帝只能用一個年號,而清朝沿用,所以明清兩朝皇帝只有一個年號(明英宗朱祁鎮復辟、清太宗皇太極稱帝各有兩個年號除外),可以用年號稱呼明清皇帝,而且不用加上國號字首,例如萬曆帝朱翊鈞、崇禎帝朱由檢、康熙帝玄燁、乾隆帝弘曆等等。

另外,年號的字數基本上都是兩個字,但也有例外,三個字及其以上字數都有,例如梁武帝蕭衍的幾個年號當中,有兩個年號是中大通、中大同三個字,又例如宋太宗趙光義的幾個年號當中,有一個年號是太平興國四個字等等。

最後來說說尊號。相對於廟號、諡號、年號,尊號用得很少,而且廟號和諡號是皇帝死後才有的,皇帝生前有的是年號和尊號,年號上面已經介紹了,中國歷史最著名的尊號就是始皇帝,就是嬴政。

由於嬴政認為廟號和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的大不敬,廢除廟號和諡號,啟用尊號制度,自己的尊號就是始皇帝,而且可以不加國號字首,所以嬴政就是始皇帝、秦始皇帝,後世通常簡稱秦始皇,嬴胡亥就是二世皇帝、秦二世皇帝、秦二世皇,後世通常簡稱秦二世,這兩個是中國歷史最著名的尊號。

漢朝建立後,恢復了廟號和諡號,尊號廢除,在隨後的歷史稱呼皇帝就如上文所說,偶然也會出現給自己上尊號的皇帝,例如北齊後主高緯,亡國前夕給自己上尊號無上皇,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間給自己上尊號天皇大帝,遼恭宗耶律延禧,同樣亡國前夕給自己上尊號天祚帝,這些都是中國歷史的尊號。

上一篇:聽安、奈白、桑傑、阿電發起單挑賽,賴神也來了,最強元歌將誕生
下一篇:LOL手遊:國服未上線,新版本英雄排行曝光,盲僧玩家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