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CSGO與現實53】真男人都愛拉大栓,槍栓是怎麼來的?

太長不看版

玩家們常說:真男人都愛拉大栓,槍栓是怎麼出現的?

遊戲裡為啥每次切槍都拉一次槍栓?

不少玩家一直在抱怨遊戲裡的槍械每次切槍都要拉一次槍栓太耽誤時間,要是掏出來直接開槍不是更省事麼?要知道在FPS遊戲發展的早期遊戲內根本不會有任何的切槍動畫,按一個鍵角色掏出武器後就可以直接開火了。

如今大多數現實題材FPS遊戲都會把拉槍栓上膛作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CS:GO也不例外。這麼多槍械的上膛都要拉下槍栓,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現實中的步槍的槍栓是怎麼來的。

從原理上來說槍械的本質在數百年的發展中從未改變,用火藥推動彈丸飛出擊傷敵人的原理適用於絕大多數槍支。話雖如此,為了讓子彈飛得更遠更具有殺傷力,無數工程師一步步將槍械發展成瞭如今的模樣。我們先來看看原始的槍械究竟是什麼樣的結構。

火繩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被廣泛運用的槍械,無論歐洲還是美洲,無論中東還是遠東,都有海量的火繩槍在歷史上登場。從原理上來說它透過一個彈簧將扳機和後端火繩夾連線在一起,扣動扳機時彈簧帶動火繩夾點燃火藥併發射。

可以說這種結構極其簡單,但由此也帶來很多問題。首先當時並不存在如今概念下的子彈,在當時彈丸引藥和發射藥是完全獨立的三個東西,火繩槍裝一次彈需要先往引藥臺倒入引藥,然後從槍管前部先後倒入發射藥和彈頭並用通條將二者壓嚴,完成裝填後將火繩夾上的火繩點燃並擊發。

由於過程極其繁複因此當時訓練有素的火槍兵一分鐘也只能開出兩到三發,射速慢不說精度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超過50米打不打得到人全憑天意。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火繩槍也開始出現了各種升級,燧髮結構膛線等等都被運用到了槍械當中,這些技術大大提高了射擊的精度以及速度。

韓國電影《南漢山城》,面對清軍騎兵,戰鬥力、意志力不強的朝鮮火槍兵,一旦在有效射程外開火,那麼直到他們死都開不出第二槍。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兩項人類槍械史上偉大的發明出現了,其一是定裝彈藥的出現,而另一個則是後膛機針結構的誕生。定裝彈藥的出現極大的減少了士兵裝彈的壓力,預先制好的彈藥只需裝入槍膛即可。

而後膛機針結構出現能讓士兵不必在裝填時再從前面用通條裝填彈藥,士兵只需要非常輕鬆的在槍身後邊填入子彈即可。由於在後膛針發槍誕生之時前裝槍已經統治時代二百年餘年,因此這種結構在推廣時遇到了極大的阻力,很多保守的軍官對這種新式武器嗤之以鼻。不過在實戰中擊針後裝槍展現了極其優秀的實戰表現,這種武器也成為了所有現代步槍的原型。也就是說,

男人的浪漫——拉大栓,其實是從後膛槍出現才開始的。

1866年的薩多瓦戰役,是普奧戰爭的決定性戰役。除了普魯士的嚴格紀律、急行軍完成包抄戰術外,更是後膛槍對前膛槍的無情碾壓。奧地利軍士兵使用前膛槍,不僅換彈速度慢,而且裝彈大多使用站姿。反觀普魯士使用後膛槍+定裝紙殼彈不僅換彈速度快,還能匍匐射擊隱蔽換彈。許多奧地利士兵在換彈時被普魯士士兵打死,大人,時代變了。

奧地利士兵站姿使用前膛槍

普魯士士兵匍匐使用後膛槍

時間進入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槍械擊發裝填的結構已經被確定了下來,問題在於如何打得更準如何裝彈更快。在打得更準這個問題上膛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雖然膛線具有很長曆史,但在燧發槍時代槍管的加工水平很低,加工一根帶膛線的槍管需要的時間數倍於滑膛槍槍管。另一方面是加裝膛線後射手從槍管前端填裝子彈會變得更為困難,對於當時的戰術思想來說,膛線並沒有明顯實際作用,反正打的不會準太多,還加長裝彈時間,有這功夫不如再多安排幾個火槍手。

但對於後膛武器來說膛線的意義是非凡的,比彈丸直徑更小的膛線在擊發時擠壓旋轉彈丸,這為彈丸賦予了旋轉的角速度,雖然當時的設計師並沒有完全掌握空氣動力學,但經過無數試驗的經驗總結後,他們認識到了膛線的重要性。

如何打得更準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就是如何裝彈更多,早期的栓動式步槍只能打一發拉開槍栓填裝彈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開始為槍械增加彈倉,在早期有管狀彈倉、矩形彈倉等等。

在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數場戰爭經驗讓各國最終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五發作為彈倉容量,這是因為如果彈倉容量過大會導致槍身會突出一塊,五發的容量適合絕大部分槍械。其次如果是過多子彈會導致士兵很難將子彈壓入彈倉,並且在子彈較多時彈倉內很容易出現卡彈的情況,因此在很多一、二戰題材遊戲中我們能看到步槍的容彈量大多都是五發。

而這些經典的步槍,就是我們玩家口中真正的——拉大栓。

注意,當年的子彈是裝在彈夾上,而不是彈匣裡

Kar98k毛瑟步槍的彈倉完全在木製槍身結構內部,而莫辛納甘步槍由於使用的是突緣彈不能將子彈左右交錯排列在槍身內,因此它擁有一個突出的彈倉

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是射速最快的栓動步槍,一戰時曾有德軍誤以為遭到了英軍的機槍襲擊,實際上是英軍的步槍輪番射擊而已

《讓子彈飛》裡姜文用的也是李·恩菲爾德步槍,中國人稱之為“英七七”步槍

不過槍械設計師依舊不滿足於打一發拉一發槍栓,他們希望能夠開發出能連續擊發的全自動武器。雖然機槍、衝鋒槍早已實現了這個功能,但在步槍上由於彈藥威力過大帶來的後坐力以及重量問題讓這個問題始終難以解決,直到中間威力彈藥的誕生才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費德洛夫自動步槍,一戰時期就已經出現的自動步槍,然而因為使用全威力彈藥,所以後坐力非常大、精準度也不高。這也是一戰許多自動步槍停留在測試階段的原因

STG44突擊步槍,世界上第一款大規模列裝的突擊步槍,在步槍史上有著里程碑的意義

為了能夠自動反覆退彈並填充新子彈進入槍膛,設計師開始想方設法利用子彈的火藥動力。有的是將火藥帶來的後坐力直接作用於彈簧,然後由彈簧來完成彈藥的再裝填,有的是利用子彈的火藥燃氣推動導氣管,在火藥燃氣膨脹到一定程度後由氣體推動槍機彈簧完成子彈的再裝填。這麼兩種方式即為如今最為主流的

導氣式與後座式

,透過這種結構槍械能夠實現全自動擊發,因此在現代的步槍上射手只需要在第一次射擊前手動拉動拉機柄為槍械填入子彈,之後的再裝填就可以完全交給槍械自己完成了。

上圖是後座式原理的動圖,在子彈擊發時整個槍管向後運動帶動槍機完成子彈的再裝填。這是最簡單的自動裝填原理,但槍管往復運動帶來的後果就是它會極大的影響射擊精度,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後來設計師設計出了槍管固定槍機活動的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但這兩個都屬於後坐式自動原理。

上圖是導氣式結構的原理示意,槍械透過導氣管將火藥燃氣用於推動槍機並由槍機完成子彈的再裝填。不過導氣結構之間也有差異,上圖中的AR步槍是透過火藥燃氣推動槍機來完成復進,由於導氣管氣體推動槍機因此這個結構有一個更形象的名稱即氣吹式。除此以外還有導氣管活塞和槍機連為一體的活塞導氣結構,這種結構能夠保證更好的可靠性,AK系步槍使用的就是傳統的長活塞導氣結構。

不過遊戲裡切槍就拉一次槍機的行為如果在現實世界中就會導致你將未擊發的子彈直接退出槍膛,想必大家誰也不願意手賤切槍把自己的子彈切成了0。

因此所有射擊遊戲中的切槍動作都僅僅只把上膛的動作保留了下來。也許,它已經成為大多數FPS遊戲的一種習慣;也許,這已是男人們拉大栓最後的浪漫。

閱遍公號有點飄,

老少爺們加星標。

你一標啊我一標,

誰也沒有GO哥彪。

三連“

分享

”“

”“

在看

”,我們就是異父異母的兄弟!

上一篇:有生之年,鬥破蒼穹能像斗羅大陸一樣實現全年不斷更嗎?
下一篇:【CSGO與現實53】真男人都愛拉大栓,槍栓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