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所有人都知道奈何橋 但卻少有人知孟婆湯是什麼味道

一年前,郭老師在直播時偶然間說的“整點陽間人能看的東西”,讓網際網路中各種不同尋常的現象有了全新的評級名稱:陰間,並且促使了大量諸如“這不陽間”的流行語風靡中文網際網路。

這種流行文化的出現,彷彿是在上演著一場別樣的意識碰撞。因為從古至今,死亡這個話題一直是很多中國人眼中的禁忌話題,雖然大部分人心中都十分清楚生老病死是何種含義,不過這種事情一旦落到嘴上,往往能夠迴避就絕不提及。

至少在周朝以前,人們就相信人分為陽氣的魂和陰形的魄,死後也會分別歸於天與地兩個地方,而從古代哲學的角度來看,這個人間的“映象世界”,往往承載著古人對於陰陽理論的理解。

雖然以科學的角度來看,沒有“陽間人”親眼見過陰曹地府的模樣,但在古籍中,這個恐怖的地方卻有著很多詳盡的記載。它們大多來源於民間傳說,並且其中的很多意象,都被老百姓用來代指死亡。比如人在死後要去面見閻羅王,再如投胎之前,需要一飲而盡的那碗孟婆湯。

相信即使是強如貝爺的食物鏈頂端的男人,在最危難的時刻,也沒有嘗過孟婆湯是什麼味道。因為根據《閻王經》描述,鬼魂在被十殿閻君拷問和受刑之後,需要由前兩殿的“工作人員”押送至第十殿,並交給轉輪王,最後喝下孟婆湯忘卻前生,這一過程環環相扣且不可逆。

而孟婆相比於前面十殿的各種可怕的閻王小鬼,也少了幾分恐怖與凌厲。在鬼魂投胎之前的最後環節出現這一女性形象,彷彿體現著民眾在構建各種虐待場景的“陰間”時,還保留著對於“陽間”人物的渴望與期待。

縱觀歷朝歷代的古籍記載,孟婆這一角色並非只是如現在民間傳言的那樣單薄,在歷史上,孟婆是風神、幽冥之神和民間女子三種形象,從史料記載中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

但是,與中國民間信仰的諸多神靈一樣,孟婆的神級身份與普通女子形象,因為本身特質不明顯而逐漸失傳,特質鮮明且富有意義的形象則傳承並逐漸豐滿,最終在人類記憶中留下了孟婆湯以及相關形象。而如今多數民間流傳的說法和版本,大抵都來源於清代王有光所著的《吳下諺聯》。

這本書是嘉慶年間王有光在家鄉博採諺語,然後加以註釋而成。此書中有兩則諺語涉及到地獄的情形,分別是《孟婆湯》與《地獄在陽間》。

《孟婆湯》一文曾寫道:“人死去第一處是孟婆莊……轉世投胎,仍從此莊行過,有老醧留進……醧呼女孩,屏內步出三姝:孟姜、孟庸、孟戈……端茶……消渴殊甚,不覺一飲而盡……生前事一切不能記憶……此茶是孟婆湯,一名泥渾湯,又名迷魂湯” 。詳細描述了鬼魂在轉世投胎之前,需要喝下老婦或侍女端出的孟婆湯,來了卻生前事,而有關孟婆湯的作用和屬性與“迷魂湯”這一說法,很多都沿用至今。

《地獄在陽間》則透過案例展現了“十八層地獄”的具體部門與不同鬼魂的經歷,期間也提到過孟婆湯的作用。而為了驗證這些設定並非是作者王有光的個人想象,沈起鳳在清朝中葉所著的志怪小說集《諧鐸》中第八卷《孟婆莊》也有類似的說法,可見在當時的民間社會,這樣的傳說早有流傳,並非是來源於某個作品的杜撰。

前兩部書籍只是闡述了孟婆與孟婆湯的含義,而《玉曆鈔傳警世》中的相關記載則更為詳細,涉及到孟婆的暱稱,甚至是孟婆湯的做法與味道。

書中有云:“孟婆神生於前漢,幼讀儒書,莊誦佛經,凡有過去之事不思,未來之事不想,在世惟勸人戒殺吃素,年至八十一歲,鶴髮童顏,終是處女,只知自己姓孟,人故皆稱之曰:孟婆阿奶。入山修真,直至後漢。世人有能知前世因者,妄認前生眷屬,好行智術,露洩陰機……”

可以看出,孟婆的氣質確實與其在陰間的同事不盡相同,生前思想剋制並信守齋戒,最後修真成仙。在後世,“上天敕命孟氏女為幽冥之神”,並在奈何橋邊築造“醧忘臺”,專門負責讓鬼魂遺忘前世。

而孟婆湯則是“採取俗世藥物,合成似酒非酒之湯,分為甘苦辛酸鹹五味”,這五種味道也並非空穴來風,它對應著人間五味——令人悲痛多涕淚、令人勞作而多汗水,令人享受世俗之樂而又帶幾分疾病之苦。從傳統文化邏輯的角度來說,孟婆湯類似於美國人類學家馬歇爾·薩林斯所說的加糖咖啡,意為“甜蜜的悲哀”。

縱觀世界文明,並不是只有中國文化裡會出現孟婆湯這種事物,希臘神話中的“忘川”也是與其相似的“遺忘文化”。而不同的是,前者更加強調有選擇性地遺忘,而孟婆則偏向受社會統一意志和制度規範要求的集體遺忘模式,不過在文化融合中,“忘川”這一名稱逐漸取代“奈河”,讓這條沖刷靈魂的河流聽起來有了更深層次的意味,而很多古代有關於此的設定與場景,也隨著時代的發展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比如在最近公測的遊戲《忘川風華錄》中,雖然故事設定在忘川世界,但卻有別於人們對於忘川的刻板印象,各位名士圍爐夜話、談論古今,儼然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不僅如此,名士生前的恩怨糾葛悉數延續,相隔千年之後的對話交流也能見諸螢幕。你可以遇到秦漢三國唐各朝帝王一同坐而論道的場面,也可以感受到唐代詩人與宋代詞人思想碰撞時的熱情洋溢。

相比於一些只假借古代人物的名號填充角色的產品,《忘川風華錄》對於歷史人物均只進行了適當範圍的虛構與改編,並未對人物的真實生平與歷史事蹟進行大幅度改動。

無論是劉邦項羽之間的恩怨糾葛,還是武則天與太平公主的內心隔閡,遊戲都在用以小見大的方式讓玩家看到歷史,體味歷史。

這樣的設計讓所有玩家都可以透過遊戲劇情的發展脈絡瞭解到各種歷史故事與古代風物,遊戲將晦澀難懂的古籍描述轉換成更為現代的對話,並且在文字間加入註釋方便理解,以便玩家儘可能地理解相關劇情的歷史背景。除此之外,遊戲場景中還隱藏著很多古人所用的日常用品,竭力滿足收集控需求的同時,也在為玩家介紹一些不算知名的歷史文物。

配合著設定合理且引人入勝的劇情,遊戲在畫面中選擇了濃厚的中國風美術風格,無論是立繪、模型還是UI設計,每一處細節都體現出濃濃的國風國韻,配合著悠揚綿長的背景音樂,無論是劇情還是戰鬥,都讓人回味無窮。

《忘川風華錄》以回合制戰鬥作為主要玩法,併為每一個角色加入了反應名士本身特質的單人技能,比如王羲之會“帶鵝出戰”,蘇軾會在甩出東坡肉大喊“贏了才有肉吃”,而王昭君的琵琶風雪千里則令人沉醉。值得一提的是,名士之間還擁有特別的天命設定,透過現實的羈絆組隊可以形成強大的力量並完成合力一擊,玩家只需要根據提示或者史實進行搭配便能在戰場中收穫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像中國豐富的文化核心和民間傳說,《忘川風華錄》中還隱藏著諸多驚喜與彩蛋,秦始皇的傳國玉璽究竟落入何處,楊玉環和唐明皇的霓裳羽衣究竟有多光鮮亮麗,都可以透過遊戲一窺究竟,而沉浸式博物館的體驗,也能保證玩家在探索任意道具和故事時,帶來截然不同的解謎體驗。

主要玩法之餘的休閒玩法也頗具意趣

結語

“孟婆湯”是一個縮影。它是中國民間關於社會遺忘與生死轉換的文化創造,也對後人如何組織社會生活甚至心理學層面有著理論和現實的意義。相比之下,《忘川風華錄》巧妙地利用這些設定,透過更加溫暖和明快的方式,對中國古代名人的日常生活與思維碰撞展開了合理的想象,構築出畫風優美且受眾接受程度更高的“新派歷史”。如果你想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偶有閒暇之時接觸古代文化風物,那麼這款遊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上一篇:所有人都知道奈何橋 但卻少有人知孟婆湯是什麼味道
下一篇:eStar迎戰隊專屬掛件 常規賽榜首成績備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