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一場讓袁術徹底衰敗的戰役,但因為史料匱乏,極易被人忽視

在漢末三國時期,曹操採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把漢獻帝遷徙到許都,作為東漢朝廷的代言人;而袁術早就內有異心,後來更是自稱天子僭號仲氏,雖然次於漢獻帝,但還是把自己和漢獻帝擺在一個行列上。從立場上來看,二者屬於水火不容的敵人。袁術僭越之後,曹操也發揮政治上的影響力,號召其他勢力打擊袁術。在曹操與袁術的戰爭中,有一場“蘄陽之戰”值得注意,在曹操進位魏公的詔書中就提到這場戰役。下面小編就來簡單說一說這場戰役。

“蘄陽之戰”的歷史背景

“蘄陽之戰”發生的時間是在東漢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在這之前,袁術作為進攻的一方,已經攻取蘄陽縣,就是豫州沛國的蘄縣,現在的位置大概在安徽省宿州市以南一帶。

在《三國志·魏書·何夔傳》中記載,袁術和大將橋蕤曾經一起圍攻蘄陽,蘄陽支援曹操堅守不降。袁術劫持名士何夔說服蘄陽投降,但是何夔沒有聽從。這件事的時間大概是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雖然《何夔傳》沒有後續的記載,不過從後續的情況來看,最後袁術應該還是成功攻陷蘄陽。

在次年袁術僭號仲氏,堅持實現自己取代漢室的野心。這個時候袁術有兩個傾向。第一是爭取呂布這個盟友。當時呂布佔領徐州,算是袁術的近鄰。袁術打算讓自己的兒子娶呂布的女兒,用這層聯姻關係鞏固二者的關係。失去徐州的東顧之憂後,袁術就可以專心對付曹操。北上進攻曹操所控制的東漢朝廷就是第二個傾向。

呂布本來也是想和袁術聯姻,但是被對呂布陽奉陰違的沛相陳珪勸阻。陳珪一方面是忠於漢室,不願意看到呂布和袁術連成一片,另一方面也是和袁術有私仇,袁術曾經劫持陳珪的兒子要挾陳珪輔佐自己。總而言之呂布是聽從了陳珪的話,不但拒絕袁術的橄欖枝,還把袁術的使者韓胤送到曹操那裡,表示對曹操的臣服。

袁術和呂布的關係破裂,袁術派遣數萬大軍進攻呂布,由張勳、橋蕤以及剛剛投奔袁術的楊奉、韓暹等人率領。呂布名義上統治徐州,實際上只有三千兵力。但是在陳珪獻計下,呂布策反了楊奉、韓暹,一舉擊潰袁術的大軍。進攻呂布失利,袁術又北上進攻陳國。按史料中記載,袁術進攻陳國的動機是缺糧,向陳國相駱俊借糧被拒絕,於是派刺客張闓刺殺駱俊、劉琮,然後攻克陳國。

陳國距離許都是非常近的,袁術的軍隊突然出現在這裡,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想弄糧食還是突襲許都。為了保證東漢朝廷無虞,曹操率領軍隊親自迎擊袁術。袁術這個時候卻撤退避讓,只是留下橋蕤、劉勳、李豐、梁綱、樂就等人抵抗曹操。這就是“蘄陽之戰”的歷史背景。

“蘄陽之戰”的簡述

“蘄陽之戰”雖然名字是“蘄陽之戰”,很多史料也都強調蘄陽這個地方,比如《後漢書·呂布傳》記載袁術留張勳、橋蕤留守蘄陽對抗曹操;《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記載曹操在“蘄陽之戰”中斬殺橋蕤。不過具體交戰的地點卻並不僅僅侷限於蘄陽一縣。

因為史料記載十分地匱乏,導致原本在歷史上應該還算比較重要的一場戰役,在現在卻模糊不清,無法還原原貌。關於“蘄陽之戰”的直接的記載,是在《三國志·魏書·樂進傳》和《于禁傳》。二者都提到,樂進和于禁圍攻橋蕤於苦縣。雖然時間上有點錯亂,放在“宛城之戰”之前。但是《于禁傳》中提到于禁從攻橋蕤,“斬蕤等四將”,可以判斷出這場戰役就是“蘄陽之戰”。

苦縣在蘄陽的西北方,是陳國所轄的一個縣,距離陳國的距離遠比蘄陽更近。由此可以判斷袁術雖然撤退,但是面對曹操的戰線並沒有退縮。還佈置在陳國一帶。而結果卻不能讓袁術滿意,袁術的抵抗力量被曹操全部摧毀,從苦縣到蘄陽縣,曹操的軍隊一度逼近淮南,橋蕤、李豐、梁綱、樂就四個將領悉數陣亡,只有張勳順利逃脫。

袁術的兩個重要的大將被折其一,曹操取得一場大勝之後,沒有趁勢渡過淮水,而是返回許都。給袁術留下喘息的機會。儘管沒有徹底動搖袁術的基本盤,但是“蘄陽之戰”還是給袁術重創。史料中對“蘄陽之戰”的記載實在有限,寥寥數語,但是都提到在這場戰役之後,袁術的勢力一蹶不振,不敢再輕易擴張。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蘄陽之役,橋蕤授首,稜威南邁,術以隕潰。”

“袁術自敗於陳,稍困。”

《三國志·魏書·袁術傳》:“術前為呂布所破,後為太祖所敗……憂懼不知所出。”

《後漢書·袁術傳》:“操擊破斬蕤……術兵弱,大將死,眾情離叛。”

餘論

曹操集團和袁術集團的“蘄陽之戰”,也被叫做“陳國之戰”,並不能算是曹操與袁術之間的直接對抗,因為當時袁術不知道什麼緣由撤退。史料中給出的解釋是袁術畏懼曹操,不過這都是站在曹操一方的史料。現在很多人提出新的解釋,比如袁術要應對呂布、孫策、陳瑀等人的威脅,才給曹操順利擊潰橋蕤、張勳的機會。

不管怎麼說,這場戰役終究是以曹操的徹底勝利而結束。由於史料匱乏,“蘄陽之戰”很容易被人忽略。不過史料當中反覆強調,此戰之後袁術的力量還是衰弱和收縮。在“蘄陽之戰”之後,袁術集團再沒有出現大動作,反而是因為嚴重的饑荒而困苦不堪。

在兩年之後,也就是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袁術集團的財政終於難以堅持下去,袁術本人也放棄了稱帝的美夢。他燒掉自己的宮殿,選擇投奔自己原先的部曲陳簡、雷薄。陳簡、雷薄早已脫離袁術,成為一支活躍於潛山的山賊豪強。他們也拒絕了袁術的投奔。袁術又想到同樣有野心,實力更盛的袁紹,打算將帝號讓給袁紹。袁紹自然歡迎袁術來投,不過袁術在北上的過程當中就病死,死之前連一口蜜水也沒喝到,實在是很令人唏噓的事情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

上一篇:魔獸懷舊服:TBC版本防騎副本測試,仇恨穩抗性足,缺點同樣明顯
下一篇:DNF黑鴉之境奶荒愈演愈烈!等奶十分鐘,策劃目的已經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