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八十年代,一輛鳳凰牌腳踏車,放到現在等於多少錢?你可能猜不到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不論何時何地,“衣食住行”這四個方面始終是直接影響到老百姓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食物、住宅、衣物,這三個方面相比起出行,似乎對人類生存更為重要,畢竟不吃東西人會餓死,沒有衣服穿人會寒冷生病甚至凍死,沒有住宅人就沒有一方庇護自己的小天地。

但哪怕滿足以上三點,人也不過只是“活著”而已,不去到更遠的地方,不同地域的人群就無法聯絡,社會不能成為一個整體,無法正常發展,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句口號叫做:“要致富,先修路”。

當初秦始皇在一統六國後就注意到了這點,所以修建了“秦直道”,並且規定天下的道路以及車輛都需要統一規格,大大促進了商業發展以及人口流動。

但不論再怎麼發展,封建社會的本身屬性限制了科學技術,因此出行方式一直侷限於最基本的幾種,步行、馬、驢等牲畜,以及這些牲畜拉著的車。

而就連著最基本的出行方式,也是有著“三六九等”的。在當時底層百姓出行只能靠腳,達官顯貴、鉅商富賈才有資格騎馬、坐轎。落後的生產力限制了人們的出行,當時很多人可能一輩子去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旁邊的村莊與最近的小鎮。

隨著科技時代的到來,底層老百姓們可以選擇的出行方式日漸豐富,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國家也僅僅只需要一天不到就能抵達。不過咱畢竟也不是每天都需要去地球的另一邊,普通人每天最常見的出行也只不過是上班、上課等,這時候最適合咱們的出行工具自然是遍佈大街小巷的腳踏車。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國家的生產力還相當落後,很多咱們今天習以為常的物件都只能做到限量供應。當時男女結婚,雙方普遍會將對方家裡是否有“四大件”作為財富的衡量標準。這四個大件分別是腳踏車、收音機、縫紉機和手錶。

其中收音機、縫紉機基本已經淡出了我們的生活,手錶的功能性也逐漸被替代,只有腳踏車還依然活躍在如今,比如說便捷的“共享單車”。可別看如今腳踏車只是最為簡單的出行方式,在三四十年前,這腳踏車還真是非常了不得。

在八十年代,我們國家能夠生產腳踏車的廠家僅僅只有鳳凰、永久、飛鴿等少數幾個自有品牌。這其中做得最好的品牌就是鳳凰了,它的質量、知名度等皆是當時國產品牌中的佼佼者,當然價格也是這些品牌中最貴的,當時一輛鳳凰腳踏車的售價為一百二十元一輛。

一百二十元是什麼概念呢?相當於如今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猜不到。八十年代一個普通工人的平均月薪大概就幾十塊錢而已,一百二十元大就是三個月的工資。以今天的視角來看,這一百二十元大概等於一萬多塊錢。

一輛腳踏車居然能賣這麼貴,還有這麼多人為其趨之若鶩,可見當時咱們中國這“腳踏車王國”的確名不虛傳。也難怪人們會以擁有腳踏車與否來衡量一個人的財富水平,畢竟它的價值確實不菲。

想要買車,不僅要有錢,而且還得想一些其他手段才行。因為腳踏車是限購的,每批腳踏車才剛剛上市,很快就會被搶購一空。只有那些在自行車廠裡有熟人,或是有其他什麼關係的人,才能比別人更快一步搶購到腳踏車。

所以在那個年代,腳踏車不僅僅是財富的象徵,同時也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徵。有了財富和地位這兩項社會屬性的加持,難怪腳踏車會這麼受到老百姓們的推崇。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國家的生產力有了明顯的進步,曾經供不應求的腳踏車,現在也已經擺滿了城市的各個角落,只需要掃碼再花上一兩塊錢,就能輕鬆享受低碳健康出行,在前幾年,網上甚至還有人把共享單車奉為咱們中國二十一世紀以來的“新四大發明”。

且不論這種行為是否恰當,其背後的深層原因還是因為新中國越來越強大,老百姓們才能享受當下的便利。

上一篇:estar三比二GK,最開心的卻是AG?hero與GK只能留一個!
下一篇:好傢伙,AG保送進季後賽勝者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