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共工氏真正的身份是一群工匠和他們的首領| 《盜墓筆記》第六章解密

作者|張敬國

中華龔氏網|五神山肖明揚 整理

第6章:共工氏真正的身份是一群工匠和他們的首領

如果說凌家灘遺址大量出土的玉璜是其作為共工家族墓地證據之一,那麼凌家灘遺址出土的另一大宗物件——大量的石錛、石鑿、石鏟、石斧等,則更進一步證明了共工家族的身份特徵。

圖6-1:凌家灘98M30號墓大量石錛出土的情形。石錛是一種木工工具,因此這座墓的主人被認為是一名木匠的首領。在凌家灘,工匠之墓所佔的比例非常大,工匠的地位也比較高。令人驚訝的是,即便在王一級的首領墓中也會有數量相當可觀的石制工具出土。

這個強大而歷史悠久的部落是不可能只靠自封為水神而生存的,他們不是良渚的巫師,他們有著極其正當的職業,共工氏的職業是什麼?共工氏是一群玉匠、石匠、木匠和船舶工程師。雖然考古工作者暫時沒有在凌家灘找到船隻的遺骸,但是,我們可以在凌家灘遺址找到在五千年前的生產條件下製造船隻所需要的一切工具。

所有這些工具,在凌家灘周邊同時代或不同時代的遺址中都能找到,但是,只有位於凌家灘的共工氏家族,他們把大量的石制甚至是玉製的生產工具,都放進了哪怕是身份至高無上的部落大首領的墓穴中。而在良渚的反山遺址、瑤山遺址,我們絕對看不到這種現象。即便是在6000年前或者在今天,石器的價值都是遠遠比不上玉器的。因此,我們不能單純地把這種用大量石器陪葬的現象理解為對財富的佔有,更何況凌家灘並不缺少玉器。所以我們應把這種現象當做一種文化或者傳統,這個傳統就是共工家族之所以成為共工氏的傳統。

在其它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墓葬中,我們也都可以見到用石制工具作為陪葬品,但是這些墓都只是平民的墓葬,甚至是奴隸的墓葬。在良渚遺址和大汶口文化遺址中,我們也可以見到極少數工匠的墓葬,但是墓中其它的隨葬品,可以證明它的主人只是地位極低的窮苦的匠人。

良渚貴族所賴以生存的條件,是他門最擅長的巫術以及對神權的絕對控制。因此,代表神權的玉琮是良渚貴族們的飯碗,所以他們要把這些東西放進墳墓裡去。在良渚瑤山、反山遺址中,一座墓中出土玉琮的數量、品質和體積,可以用來衡量墓主人的身份等級。在良渚貴族墓葬中,我們也看不到任何用來勞動的工具(除少數貴族女性墓中陪葬有玉紡輪、石紡輪之外)。

而在凌家灘,代表貴族身份和等級高低的則是墓主人所擁有玉璜的數量和品質。對於古代凌家灘人來說,玉璜並非他們用以維持生存的東西,玉璜僅用來表示墓主人的地位、財富和信仰。墓中所陳列的那些石制工具,才是凌家灘人真正的生存手段。從一些墓坑的形狀來看,凌家灘首領的棺槨很有可能是一隻方舟,但是可惜的是,所有的木製品以及骨骸等,由於氣候、土質或水浸等原因,均已蕩然無存,而僅發現有極少量骨骸的殘跡。可以想象古代凌家灘人,他們將大批的石制工具陳列於方舟之中,象徵著無論何時,都可以順水漂流到一個新的彼岸,並依仗這些工具在極短的時間內重建家園。

凌家灘人主要依靠玉器、石器的製造技術和造船技術,以及開展相關的水上貿易而生存,他們是一群高階的勞動者,代表著當時最為先進的生產力。在這一點上,同時代而且同樣以製作玉器而聞名於世的西遼河紅山人,是根本不能與之相提並論的。至於在凌家灘沒落之後才興起的良渚人,他們只不過是凌家灘制玉技術的繼承者和受益者。

圖6-2:在良渚遺址貴族大墓中,我們能看到堆積如山的璧、琮和鉞,但是卻沒有發現任何石制的工具。良渚文化所處的年代與凌家灘文化相距並不遙遠,但是這種葬俗的變化卻是驚人的。

讓我們來看看在這個遺址一些最重要的大墓中都發現了什麼:

87M4號墓。葬口中部平放著一隻巨型石鉞,重達4。25公斤,乃是鎮墓之物。墓中發現玉龜甲一套,玉八角星太陽紋“玉版”1件,玉璜19件,玉玦14件,玉斧5件,玉鉞3件,玉勺1件,玉箘狀飾2件(可能是與玉鉞相配套的玉杖首,此物在良渚只有最高級別的人物才有),半圓形飾12件(狀如棋子,可能是某種漆器上的鑲嵌物),其它略。同墓出土的石器有:石鉞18件,石斧1件,石錛6件,石鑿5件。所有玉、石制生產工具加起來達17件之多。

87M4號墓是一座典型的貴族大墓。墓主人可能是凌家灘部落早期重要的男性首領首領之一。良渚貴族大墓中的玉鉞一般只有1件,其餘均為石鉞。但是此墓出土有3件玉鉞,因此古代的凌家灘部落同時也是一個強大的軍事集團,而這一點與有關共工氏的記載也是一致的。這座大墓出土如此之多的玉製和石制工具,也說明了這些工具是該部落所賴以生存的東西。

大量的石鉞未必就能證明墓主人是一位軍事首領,因為他連一隻玉鉞都沒有。石鉞又稱作“斤”,而“斤”亦是一種古老的計量單位。因此這些石鉞和石錛很可能充當著商品和貨幣的職能。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工具中並沒有出現農具和漁具,也沒有出現狩獵工具,而所有的工具均可用作伐木以及木材的加工。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凌家灘人所擁有的這些工具是用來造船的。凌家灘人雖然是水居部落,不過,他們似乎並不是漁民。否則,在數十座墓葬中不可能連陶網墜、魚鉤、魚鏢(這也是同時代該地區墓葬中常見的東西)等常用的漁業工具連一件都沒有發現。

凌家灘人也不是農民。在同時期的太湖南部湖州市毘山遺址墓葬群中,幾乎所有的平民墓葬中都有石犁出土,而在良渚文化遺址群中也出土了大量的石制或玉製的“耘田器”。

幾乎如《路史·共工氏傳》所言,共工氏不種地、不打漁也不狩獵,他們具有很高的智慧和技能,善於製造工具、兵器和船隻。透過水上貿易,他們可以獲得維持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只不過《路史》的作者卻有意將共工氏描繪成一群類似於梁山好漢的“水賊”,專門依靠截江搶劫為生,這當然是出於孔子式的偏見。

87M15號墓也是一座早期的大墓,墓中出土的玉器有:玉璜30件,玉鉞1件,玉冠飾3件,從比較完整的一件來看,疑似王冠。其餘玉器略。出土石器有:石鉞7件,石錛8件等。另有陶紡輪1件。此墓在所有墓葬中埋藏最深,玉璜數量極大,玉鉞雖只有1件,但墓中玉璜的數量最多,而且又有陶紡輪出土。根據良渚遺址女性貴族墓葬的特徵,此墓主人可能是凌家灘部落的一位女性祖先,儘管她的地位十分顯赫,並且還是女性,但是仍然擁有多達7件的石鉞和8件石錛。

除了上述重要的貴族大墓之外,凌家灘的一些工匠首領大墓格外引人注目:

87M6號墓。出土玉器有:玉鐲2件,玉錛1件,玉環7件,玉璜1件(或為珩)。出土石器有:石鉞32件,石錛22件。此墓中的玉錛是凌家灘群墓中唯一的一件玉錛。墓主人的玉器較少,但卻擁有32件石鉞,22件石錛。他不僅擁有整個墓群中唯一的1件玉錛,而且還擁有石錛中最大的一隻,此錛長達42。6釐米。故此墓主人可能是一位石匠的大首領。

98M30號墓。出土玉器有:玉鐲1件、玉璜3件、玉鉞1件。出土石器有:石錛39件,石鉞2件。此墓主人擁有的兵器不太多,但是擁有石錛的數量極大,他所擁有的石制工具不僅數量最多,而且均有經過使用痕跡,這說明墓主人可能是一位木匠大首領。

98M20號墓:出土玉器有:玉鉞6件,玉鐲1件,玉芯111件,玉璜4件,玉料1件,出土石器有:石鉞16件,石錛24件,石鑿1件,石版4件。此墓主人可能是一位玉匠總管。其地位雖不是最高等級的,但是擁有的玉鉞、玉璜等不在少數。特別是墓中出土有大量的玉芯(玉下腳料),顯示其有機會獲得玉器作坊的加工餘料。

透過對上述這三座工匠首領墓中出土器物的展示,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座墓的主人看起來象是玉匠、石匠或者木匠呢?為什麼這一片只有五、六十座墓的墓地裡會集中地埋葬著那麼多的匠人?令人信服的答案只有一個:

這是一個由各類工匠和他們的首領所組成的部落,即共工氏部落。前文已介紹過:共工氏部落是以佩帶玉璜為標誌的號稱為“水神”和“彩虹”的部落,他們居住在長江中下游巢湖地區東南部,位於中國五大淡水湖的中心地帶。共工氏背靠巢湖,依太湖山而臨長江,以舟楫之便,物產之豐,技術之高,刀斧之利,縱橫江湖,雄視天下。共工氏強大而且富有,這使得相對落後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的部落對他們是既羨慕又嫉恨。所以共工氏幾乎從未有過好名聲。

《凌家灘》一書“序言”部分以及在隨後展開的章節中,曾多次提到過遺址中有許多墓葬看起來象是、或者就是各類工匠的墓葬,然而為什麼在同一個遺址中會出現那麼多的工匠之墓?又為什麼就連最高階的部落首領的墓葬中也會出現數量極為可觀的石制工具呢?那些身佩著數十件玉璜、擁有十幾件玉環和玉冠飾的人又怎麼可能帶著一身的珠寶玉器去參加勞動呢?若要想對此作出解釋,只能理解為這些工具對於這個部落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這些工具及其製造技術是整個部落的謀生手段和立身之本。不製造農、漁工具,也沒有狩獵工具,專門製造伐木和木材加工工具,這就是共工家族最明顯的職業特徵。

圖6-3:良渚貴族大墓中出土的各式玉璜。在良渚,這些玉璜均為貴族女性所有,它們只是一種華麗的裝飾物,而不是神器。凌家灘的工匠們,或許正是這些玉璜的製造者,他們的地位早已大不如前,甚至有可能已淪落為奴隸。

他們是居住在長江和巢湖流域的“虹虹”部落,像天邊的彩虹一樣美麗、神秘、自由而且浪漫。長江之所以叫做“江”,是因為“江”和“虹”二字的發音在遠古時完全相同。後來他們先後被來自黃河中下游地區以及山東省汶河、泗河流域的擁有強大軍事實力的部落所征服,並且逐步淪落為專門為徵復者服務的御用工匠大軍。此後,他們的首領就叫做“共工”。

在漫長的歲月中,共工或共工氏還曾有過其它一些稀奇古怪的名字,其中的一些名字人們現在還記得,而另外一些名字,早已被歷史所遺忘。翻開辭典,裡面就有介紹“共工”的詞條:

“古代官名。工官。本謂供百工之職,後為官名。”《史記·五帝本紀》載:“舜曰:‘誰能馴予工?’皆曰垂可。於是以垂為共工。”裴駰集解引馬融曰:“為司空,共理百工之事。”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先王知其如此,故知農者以為后稷,知工者以為共工。”

西漢時,共工本為少府的屬官,王莽時又改“少府”一職為“共工”。少府,官名,始於戰國。秦漢相沿,為九卿之一。掌山海地澤收入和皇室手工業製造,為皇帝的私府。

上述詞條中關於共工的介紹,全然已失去了共工氏最初的面目,共工氏悠久的歷史,幾乎被抹殺殆盡。那麼共工氏又是如何由一個顯赫的族名最後演變為一個專門掌管皇家手業製造的官名的呢?想要解答這個問題,就有必要對共工氏的歷史和他們的族源進行一番研究。

上一篇:四川省龔氏宗親會關於召開2021年獎學獎優表彰大會的通知
下一篇:開局9.3分,漫威性感反派,變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