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孟子》離婁下—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孟子說:“自已糟蹋自己的人,和他沒有什麼好說的。自己拋棄自己的人,也沒有什麼和他好說的。惡言詆譭禮儀的,謂之自糟;認為自己不能居仁心行仁義的,謂之自棄也。仁, 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將安宅空著,舍正路而不走,這可真是哀哉!

(本篇用一句四川話來說就是:不跟好人學好人,跟著斯娘子槓假神,指自甘墮落。同時也指出仁是最安逸的精神住宅,義是正直的康莊大道)

淳于髡 說:男女授受不親,這禮的規定嗎? 孟子曰:是禮也。淳于髡又問:嫂溺水了,小叔子能用手去拉他嗎?孟子說:嫂溺水而不援,是豺狼也(禽獸)。男女授受不親,雖然是禮的規定也;但嫂溺水,援之以手者,是通權達變也。淳于髡說:那麼現在天下都溺水了,夫子卻不去救援,這是為什麼呢?孟子說 :天下溺,需要道救援;嫂嫂溺,援之以手就可以了——子難得要讓我用手去救天下 嗎?

孟子說:桀和紂之所以失天下也,是因為失其人民支援;失其人民支援,也就是失其民心也。 得天下的辦法是:得其民支援,便得天下矣;得其民支援的辦法是:得其民心,便得民支援矣;得其民心的辦法是:他們所希望的就滿足他們,他們所厭惡的就勿強施加。如此的話,民之歸服於仁德也,猶如水往低流,獸往曠野。所以,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鸇 也;為湯武驅來人民者,桀和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德者,則諸侯就都會把百姓驅來矣。就是他不想一統天下,也會水到渠成。現在那些想一統天下者,猶如害了七年之病需要求三年之艾也。如果平時不栽培養殖便終身不得。同樣的道理,如果平時苟不志於仁,那就會終身憂辱,一直到陷於死亡。《詩經》說: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此之謂也。

(本篇主要講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民本主義思想。當然其中的為淵驅魚,為叢驅雀,諸侯驅人民等也所蘊含著善與惡的歷史辯證法,就是壞人在 無意中幫助了好人,人民因為厭惡“惡”而嚮往好,所以惡也成了促進歷史前進的動力。)

孟子說:夏商周三代之得天下是因為仁,其失天下是因為不仁。諸侯國國之所以會廢興存亡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身家性命)。現在的人害怕死亡而樂於不仁,就好像害怕喝醉,又偏要拼命喝酒一樣。

孟子說:愛別人卻得不到別人的親近,那就反問自己是否夠仁愛;管理別人卻不能管理好,那就反問自己是否有其智;禮貌待人卻得不到別人相應的禮貌, 就反問自己是否夠敬——凡事行為得不到預期效果,都應該反過來檢查自己,其自身正而天下歸之。詩經說: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為本,先己後人,推己及人。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孟子說:不仁的人可與之商議嗎?他們對別人的危險心安理得哦 ,樂於從別人的危難中牟利,把導致家國破亡的事當做樂趣。如果可以和不仁的人商議,那怎麼會有國敗家亡之事呢?有孺子歌曰:滄浪之 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淪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說:小子聽之!水清可以濯纓,水濁可以濯足。這是水自己造成的。所以,一個人必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後別人才侮之;一個家必先自取毀因,而後人毀之;一個國家必先自取伐因,而後人伐之。《太甲》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就是說的這個意思。(人因為不自尊,他人才敢輕視;家因為不和睦,他人才能挑撥;國家因為混亂,敵國才敢趁機入侵。)

孟子說:道本來很近卻求諸遠,事本來在易卻要求諸難:只要人人親其親, 長其長,而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不要捨近求遠,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孟子說:觀察一個人,再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眸子不能掩其惡。心中正,則眸子亮焉;心中不正,則眸子眊焉。所以聽一個人講話,觀其眸子,他的善惡真偽還能往哪裡藏呢?

孟子說:“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有意料不到的讚譽,也有過分苛求的詆譭。所以我們對別人的評價、贊毀有時候不應該過度在意!)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批評那些半罐水響叮噹的人,動輒喜歡出言教訓別人的人,一副教師爺派頭的人等。真才實學、德行並重的長者老師不在此列。)

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沒告父母而娶妻,就是怕無後也。所以,君子認為他雖然沒稟告,但實際上和稟告了一樣。

(一不孝: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

二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吃俸祿來供養父母。

三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

當今社會單身青年越來越多,獨活的思潮也越來越盛,這種是個人自由自主的當然不能用儒家這種大不孝來抨擊,無後也並沒有過錯。但是從人類綿延的發展角度,和父母之心的性情態度來看,生子則是必然必須的,要不然怎麼斷子絕孫成了社會上最惡毒的罵人語言呢?況且假如人人都不生娶,人類社會就會逐漸崩潰、滅絕)

子嚴主持鄭國之政,曾用自己乘的輿去幫人們渡過溱水洧水。孟子評論說:這是小恩惠的行為,並不懂為政。如果他十一月修成行人的橋,十二月修成行車的橋,人民就不會因為渡河而發愁也。 君子如能善其政,就是出門鑼鼓開道也都可也,怎麼能一人一人的而幫忙渡之?如果為政者,需要討好每人而悅之,那時間恐怕不太夠用啊。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孟子從政治家的角度認為子嚴的這種愛民美德治末不治本,是小恩小惠過後於事無補。並且諷刺施此種恩惠者有沽名釣譽之嫌)

上一篇:DNF:週年慶獎勵再升級!送“年寵+金秋光環”,5天輕鬆領取
下一篇:李克用:我好心好意救你一命,你為何要殺我?朱溫:我想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