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李蓮英書法真跡曝光,雖然內容令人不齒,但字跡卻遠勝很多書法家

在古代歷史上,宦官干政的朝代不算少數,很多君主嚴加防範,例如朱元璋就命令宦官不允許識字,卻依然無法阻止劉瑾,魏忠賢等勢力的脫穎而出,其中魏忠賢是個目不識丁的文盲,照樣風生水起,唯獨清代卻是一個特例,為何缺乏宦官干政的現象呢?

清朝第一個做法就是限制人數,在入關前並沒有宦官伺候,而在入宮之後,宦官人數也被控制在300人一下,難以形成一個成規模的集團。

除此之外,宦官的權力,也被清廷的內務府和滿清上三旗的包衣(家奴)所分割侷限,再加上清朝皇帝本人的警惕,宦官本來沒有子嗣,只能靠著皇帝一座大山,自然也就結不成黨羽,當然,清代到晚期還是出了一個比較著名的宦官角色,那就是慈禧身邊的李蓮英。

慈禧對這名宦官喜歡到了什麼程度呢?她打破了“太監品級以四品為限”的祖訓,將李蓮英封為了正二品的總管太監。

李蓮英原名李進喜,原本是河北大城縣臧屯鄉李賈村人,家境貧寒,迫於生計,1857年,還只有13歲的李蓮英就已經淨身入宮,李蓮英最初的職業,便是和一個老太監一起,為宮女們梳頭,從而養成了絕佳的手藝,一直到1864年,李蓮英也被調到了慈禧的長春宮,被她稱為“小篦李”(“篦子”是過去婦女梳頭的一種用具)。

伴君如伴虎,當時慈禧身邊的寵人,便是另外一名太監安德海,然而他因為不知收斂,卻很快被慈禧以“違背祖制,擅離京師”的罪名治罪,最終被山東的巡撫丁寶楨砍掉了腦袋,而在此之後,李蓮英越來越明白韜光養晦、小心處事的重要性,對上謙卑,對下溫順,逐漸也掌握了宮中話語權。

當時間來到了1874年,26歲的李蓮英隨即被任命為儲秀宮掌案首領大太監,成為清代以來這職務最年輕的宦官,而在此期間,他也接受了教育,自然也能讀書寫字。

過去太監大部分出身微寒,就算沒有朱元璋那一道嚴禁太監識字的命令,其實過去有文化的宦官也是少之又少,不過李蓮英的書法真跡曝光,卻多少讓人有些驚訝,雖然內容不齒,但是字跡卻也是遠遠超過很多書法家。

1911年出版的《慈禧統治下大清帝國》一本書當中,留存了李蓮英匆匆寫下的一張便條,早在慈禧去世之後,李蓮英就已經出宮退隱,這張便條也不知道何時所寫。但是內容卻一目瞭然,李蓮英原來是在向一位叫做“王七老爺”的人告急,李蓮英“自愧囊空”,因此打算向七老爺借銀票一千五百兩進行週轉,至於還錢日期,則是“改日共敘閒事。”

身為大太監的李蓮英,會出現囊中羞澀的局面嗎?答案當然不是這樣,不過是變著法問他人要錢罷了。

但是平心而論,李蓮英這幾個字,的確寫得四平八穩,結構工整,說明平日沒少有練習,慈禧雖然本人文筆不怎麼好,向來也喜歡寫得一手好字的人,晚清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正是因為寫得好楷書才被她所欽點,李蓮英有點功夫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雖然史料中並沒有太多李蓮英干涉政事的例子,這因此能成為他明哲保身的護身符,然而像上述那樣敲詐財產的卻並不少,根據懷來縣知縣吳永在《庚子西狩叢談》中回憶,慈禧來山西后,排場相當大,太監趁機勒索錢財,其中總管太監李蓮英,每到一個地方至少要一百兩銀子打發。

除此之外,李蓮英也沒少坑內務府的錢財,在光緒十二年,江寧織造駐京官員來煜就在寫給織造廣厚的信中抱怨,直呼李蓮英不好對付,靠著拿圖樣勒索白銀120兩,別人都能用好話去磨,唯獨這位李總管,不見錢不撒手。一直到1911年李蓮英去世,他生前也正是大清的最後一個念頭。

上一篇:絕地求生:外媒評選全球Top10選手,Pio第一,4AM兩名選手上榜!
下一篇:Smlz雖敗猶榮?Doinb自導自演的大戲,放水的太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