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異史氏曰】:《科學、信仰與社會》中談及科學文獻的發表時的這句

【異史氏曰】波蘭尼在《科學、信仰與社會》中談及科學文獻的發表時說的這段話,用來看今天不少的教育期刊似乎也蠻合適。“垃圾文獻充斥了所有科學雜誌,那些有價值的作品反而被掃地出門、不加一顧。思想古怪的異人到處都是,他們投來許多不知所言的荒唐稿件。幼稚的、混亂的、怪誕的、單調乏味的、平淡陳腐的,以及其他一些缺乏時代性的文獻將湧而來,因為所有騙子和拙人--那些欺騙別人或者自欺之徒--都渴望功名。如此一來,刊登出來的尚有價值的文獻本已所剩無多,卻又埋沒在大量華而不實、漫不經心的文章裡,鮮有被認可的機會。今日的科學家們藉以相互影響的迅捷可靠的聯絡也將就此中斷,他們從此將陷於孤立無,相互間的信任與協作也會悄然解體。”

不過波蘭尼這段話中“今日的科學家們藉以相互影響的迅捷可靠的聯絡也將就此中斷,他們從此將陷於孤立無,相互間的信任與協作也會悄然解體。”的論斷貌似不適合教愚家圈子,他們正是靠這些抱團取暖,攻守同盟的,一個個“教派”與山頭也正是透過特定的“協作”方式拔地而起,日益壯大的。至於信任,那倒是很難說,利益終究是一條割不斷的紐帶。波蘭尼認為“編審們負責守衛科學領地上所有公開出版的最低標準,他們根據自己的判斷,排除那些謬誤或言之無物的文獻”。問題是人情社會中,這最低標準在具體情形中是要讓步給人情的。熟人更需要功名。

現如今不少教愚家的高明亦如波蘭尼所言:“有些人不公佈整個真理,而只是宣揚某個看似有趣、似是而非的小故事--真理的一小部分--再加上一項直接的小發明,這種方式也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給科學界留下印象。在這樣的例子中,如果當事人再精明地將一些模稜兩可的東西做些偽裝,夾入他的作品之中,那我們就很難將之推翻;若是在一個需要辛勞動、克服重重困難完成實驗才能複製作品的領域裡,它們或許多年都不會遭遇挑戰。在最終被揭露之前--如果能被揭露的話--這種騙術能為當事人樹立起客觀的名望地位,或許還能為之在大學裡謀得舒適的教席。”沒想到波蘭尼也是夠辛辣的。

上一篇:佛說:你昔日種下的因,就是你來日所受的果。這一生,出現在你生
下一篇:【獨播】第53期:95後的我,每天早起早睡,到底是為了什麼?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