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宋朝歷史上的相國公,宋太宗的相國公,他的一生有多傳奇?

宋元祐八年(1093年)秋,已經臨朝執政八年之久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重,即將不久於人世。臨終前,她將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左相)呂大防、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右相)範純仁等執政重臣召入大內,隔著簾子囑咐他們說:“吾將不起矣,待吾死以後,官家(指其孫、哲宗趙煦)必不會用相公等舊臣。你們應有自知之明,主動告退,騰出相位,好讓官家啟用他人,這樣也免得遭受禍端。”呂大防、範純仁等惶恐哀傷,只得俯首稱諾。

數天後,高太皇太后駕崩於東京皇宮,年六十二。哲宗追諡祖母為“宣仁聖烈皇后”,與祖父英宗趙曙合葬於永厚陵,後世也因此以宣仁太后作為她的主要稱謂。這,就是本文將要敘述的主人公:高滔滔。

宋天聖十年(1032年),宋保順軍節度使、洮州刺史、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高繼勳位於東京的府邸中又有孫輩降生——他的第三子高遵甫誕育了一個女兒。高家是一個大家族,也是頂級將門世家,高繼勳是當年澶淵之盟時護衛真宗皇帝渡河親臨澶州前線的渤海郡公、忠武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高瓊之子,少年時就隨父從軍,出征入衛,歷事三朝,多有夙夜功勞。高家因而得保厚祿皇恩,子孫繁衍、枝葉茂盛。

而這個小小的女嬰誕生後,沒有受到什麼特別的厚愛,只不過按照家族舊例,獲取自己那一份待遇,在父親高遵甫和母親曹氏的撫養下,逐漸成長,並起了個“滔滔”的小名,日子過得平平常常,僅此而已。

景祐元年(1034年),垂簾執政十年之久的章獻皇太后劉氏(真宗皇后、仁宗嫡母)去世。一年後,仁宗趙禎藉口皇后郭氏無子且善妒,廢黜了章獻皇太后在世時所青睞的郭氏,作為向嫡母的小小報復。然後在這一年九月立之前奉詔入宮的開國名臣——中書令、濟陽武惠王曹彬的孫女、十八歲的曹氏為新皇后。曹皇后,就是高滔滔的親姨母。

仁宗趙禎此時久久未有皇子,同時也沒有同胞兄弟,而其堂兄—知大宗正寺、寧江軍節度使趙允讓卻有十多個兒子。為了有個“多子多福”的好兆頭,仁宗在景祐二年(1035年)將趙允讓四歲的第十三子接入皇宮,賜名趙宗實,並交給曹皇后撫養,以求能夠給皇室帶來誕育子嗣的“福氣”。(趙宗實之父趙允讓是真宗的弟弟商王趙元份第三子,當年也是被前幾個兒子都早夭的伯父真宗趙恆以皇子禮儀接入宮中撫養,直到仁宗出生後才以簫韶部樂送還商王府邸。所以仁宗也想按照父親的做法,接堂侄進宮撫養,從而為皇室帶來誕育子嗣的好兆頭。)

趙宗實入宮後不久,曹皇后怕他孤單,也將自己的外甥女高滔滔接到宮內居住,讓兩個小孩子時常在一起玩耍、讀書,可以說這兩個同歲的小孩兒自幼就有了青梅竹馬的感情。

寶元二年(1039年),趙宗實入宮四年後,仁宗的第三子趙昕出生,這讓仁宗喜不自禁,認為自己後繼有人。同時,完成了“招弟”任務的趙宗實也如同他父親趙允讓當年一樣,被仁宗用隆重禮儀送回其父趙允讓府上。

慶曆三年(1043年)正月,三歲的趙昕不幸早夭,仁宗再一次失去了兒子,之後也再沒有生出皇子(皇女倒是生了十多個),大宋皇室面臨著絕嗣危險。而曾經的仁宗養子趙宗實,因為有過被接入宮中作為皇子生活過四年的經歷,再一次成為皇儲的最有力人選,之後的日子裡受到仁宗和曹皇后的重視、逐漸開始關注和培養他。

慶曆七年(1047年)正月,趙宗實已經年滿十五,按制度將要舉行婚禮,以宣示成人之禮。仁宗對於這個養子的婚姻大事很是上心,在朝臣勳戚中物色合適的適齡女孩,作為趙宗實的正妻。而曾經撫養過趙宗實四年的曹皇后秉承著“親上加親”的原則,向仁宗大力推薦自己的姨外甥女高滔滔,請求仁宗為兩個人賜婚。

仁宗認為高滔滔是開國功臣高瓊的曾孫女,又是另一位開國功臣曹彬的曾外孫女,家世顯赫,門第相當,而兩人自幼就認識並曾經在一起共同生活過幾年時間,感情深厚,可以作為趙宗實的良配,於是在這一年三月正式賜婚,將高滔滔嫁給了趙宗實,並加封京兆郡君,同時賜其大名為“高正儀”(為了方便起見,之後還是稱其為高滔滔。)對於這一樁天作之合,當時朝野有“天子娶媳、皇后嫁女”的讚譽。就這樣,時年十五歲的高滔滔自此便走上了歷史舞臺。

嘉祐七年(1062)八月初四,仁宗在久久不能誕育皇子的無奈情形下,只得正式立趙宗實為皇子,按照皇子改名的規矩賜其名為趙曙,由此確立了大宋皇統所在。嘉祐八年(1063)三月二十九,五十四歲的仁宗駕崩於東京皇宮。四月初一,皇子趙曙在諸臣的擁戴下繼位,即大宋第五代皇帝宋英宗。英宗即位後,於四月二十九冊立正妻京兆郡君高滔滔為皇后。

在英宗在位的四年裡,作為皇后的高滔滔並沒有過多地出現在臣民的眼前,而是身居後宮,主持大內庶務,奉養已經是皇太后了的姨母、仁宗曹皇后。由於高滔滔和英宗感情和睦、而英宗也很是敬畏皇后,所以登基前後的英宗沒有其他妃嬪,四子四女都是高滔滔所出。

治平二年(1065年),英宗患病,久治方才痊癒,但是身邊缺少服侍照料的宮人。曹太后覺得這樣不是個辦法,於是命宮中女官偷偷向外甥女皇后進言:“官家已經登基繼位很久,都沒有晉封妃嬪。現在身體剛剛痊癒,也需要人侍候,怎麼可以身邊沒有合適的人照顧呢?”高滔滔自十五歲嫁給英宗,就一直獨享丈夫的寵愛,從來沒有和其他女子分享過,心性自然驕縱,於是毫不客氣地對姨母派來的女官回覆說:“請上稟娘娘,新婦只嫁給過十三團練,不曾嫁得什麼官家!”曹太后碰了個釘子,此後再也不提給英宗納妃之事。不過除了這件事,其他方面高滔滔倒是沒有什麼頂撞慢待曹太后的事情,姨甥之間相處倒也比較融洽。

治平三年(1066年)十一月,英宗再次患病,並迅速轉危,御醫多方診治也沒有效果。高皇后為了給皇帝“沖喜”,這才按照曹太后的意見,給英宗選納了三個妃子,不過這對英宗的病情無濟於事。十二月,英宗立長子趙頊為皇太子,以穩定社稷。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初八,英宗在大內福寧殿駕崩,年三十六。皇太子趙頊繼位,即大宋第六代皇帝宋神宗。神宗登基後尊奉祖母曹氏為太皇太后,母親高氏為皇太后、立太子妃向氏為皇后。這一年,高滔滔三十六歲。

熙寧二年(1069年),神宗啟用“負天下人望二十年”的改革派大臣,翰林學士、知江寧府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平章政事,主持開展變法,以求“消除冗靡、富國強兵”。這就是著名的“熙寧變法”。在神宗的支援下,王安石等變法派先後制定了“青苗、均輸、免役、保甲、將兵”等法,並改革了科舉制度,打破了自宋初之際延續百年的舊制度,取得了積極成效,同時也觸犯了諸多舊官僚貴戚的切身利益,導致變法遭到激烈抵制和反對。朝堂也因此分裂為支援變法的新黨和反對變法的舊黨。

而後宮之中,曹太皇太后及高太后、向皇后因各自的外戚家族屬於被觸犯利益的一方,所以都傾向於舊黨方面,在熙寧變法的新舊黨交鋒中,憑藉祖母、母親、妻子的身份,對年輕的神宗持續施加壓力,導致本來意志就不是很堅定的神宗時常出現畏縮情緒,大大影響了變法的執行。神宗曾經無奈地對王安石說:“自近臣以至後族,無不言變法其害,兩宮不安、再三勸慰,以至泣下。言近來京師亂起,皆由此至,而失人心矣。”

王安石毫不動搖,繼續鼓勵神宗,並斷言後宮這麼多的中傷反對意見,一定是向氏(神宗皇后家族)、曹氏(太皇太后家族)的人因為自己的利益受損而攛掇皇后、太皇太后向皇帝告狀、並從中搗鬼。不過王安石並沒有點高氏(皇太后家族)的名,這似乎可以說明雖然皇太后反對變法,但是卻沒有縱容自己的孃家人從中謀取利益,或者跟在後面起鬨,這表明高太后對於家族的約束和管制是得力的,這也是她日後獲得朝野好評的原因之一。

熙寧七年(1074年)四月,曹太皇太后和高太后以天下大旱、饑民流離失所,都是變法所帶來的結果為由,再度向神宗哭訴“變法百害、王安石亂政”。神宗也因為天下大旱而一籌莫展、滿面愁容,對變法產生了懷疑,思想開始猶豫不決。當年,王安石改任觀文殿大學士、知江寧府,被迫離開了變法第一線。雖然後來王安石曾復相,不過神宗從穩固皇權、消除不穩因素出發,意志動搖,再也不輕易做出無條件支援變法派大臣的舉動,熙寧變法遭受重挫。

元豐二年(1079年)冬,曹太皇太后駕崩,後宮中便以高太后為尊。高太后除了在大內頤養天年之外,就是以母后之尊向兒子神宗施加壓力,反對已經搖搖欲墜的變法大業,以恢復祖宗舊制為己任。

但是除了反對變法之外,高太后其他方面幾乎是無可挑剔的,她對於權力的慾望其實一點也不強烈,英宗登基後身子孱弱、無法理政,身為皇后的高氏主動請求曹太后垂簾,以執掌朝政。神宗繼位後舉行變法,她也只是出於遵循祖宗舊制的本性,聯通婆母、兒媳一起向兒子施壓、要求廢棄新法而已,此外嚴守皇室家法,並沒有藉機干涉國政,獲取私利的念頭。對於高氏外戚,她一貫是嚴格管束,不讓孃家叔伯兄弟子侄們可以憑藉外戚的身份獲取正常待遇之外的官爵和尊崇,因此在當時口碑很佳,即使變法新黨諸人,也由衷讚歎高太后的樸實平和以及謙恭自律。

元豐八年(1085年)正月,神宗因變法的不順及對西夏作戰不利而精神上受到沉重打擊,乃至憂慮成疾、一病不起。二月,病情極度惡化的神宗在彌留時立第六子趙傭為皇太子,改名趙煦,同時留下了“國事一委皇太后暫為處理”的遺詔,於三月初五在大內福寧殿駕崩。皇太子趙煦奉詔登基,成為大宋第七代皇帝——宋哲宗。五十四歲的皇太后高滔滔也升級成為太皇太后,按照兒子的遺詔,替九歲的孫子哲宗趙煦代為處理國政,開始了她為期八年的臨朝稱制歷程。

高太皇太后垂簾後,代孫子哲宗行使執政權、名正言順地掌握了大宋朝堂最高權力。她出於恢復祖宗舊制的目的,垂簾伊始就將變法派大臣呂惠卿、章惇、蔡確等統統罷去,起用反對變法的文彥博、司馬光、範純仁、呂公著等守舊派大臣,用司馬光“以母改子”說法,將神宗和王安石等人所推行的新法全部罷棄不用。這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朝堂的對立,也將變法時所獲得的一些來之不不易的成就消耗殆盡。北宋末年愈演愈烈的黨爭,也從高太皇太后執政開始變得愈發惡劣,從意見之爭變成赤裸裸地打擊報復,直至另一方徹底倒臺為止。因為這一時期哲宗的年號叫元祐,所以由高太皇太后主持朝政、恢復舊制的這段時間,就叫做“元祐更化”。

高太皇太后為人其實非常自律,廉潔節儉、樸實無華,對於百姓困苦相當重視,對母家外戚也不徇私情,嚴格管教。臨朝後施政清明、輕薄徭役、儘量與民休息,所以擔得起賢后的美名。但是她畢竟是缺乏實際政治手腕、眼界和見識都相對短淺的後宮女子,垂簾之前也沒有任何執政經驗,對於複雜的政治局面和繁冗的治國政策都不是很能理解,只能以自己所看見的、所理解的去分辨事物的好惡和對錯,無法辨別表面盛世下的危機。她重用守舊派大臣,從切身利益出發,維護皇室和守舊官僚集團的利益,並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舊黨打擊新黨、廢棄新法的工具和旗幟。這也是高太皇太后本人的悲哀和無奈。

而在臨朝執政中,高太皇太后最大失誤,就是忽視了親孫子哲宗的感受,而這個小孩,才是大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她在臨朝的八年中,一直把持著軍國大事及內外政務,沒有給孫子留下哪怕象徵性的朝堂發言權,即使哲宗年滿十七時,依舊沒有撤簾歸政。而高太皇太后所倚重的守舊派大臣們則習慣於聽命高太皇太后,在朝堂之上議事時,根據禮數大臣應面對哲宗;然而,大臣都反過來面對高太皇太后,以至於背對哲宗。後來哲宗親政,回想當年祖母垂簾的場景,還恨恨地說:“朕只見臀背矣”。這短短几個字,清楚地顯示了祖母和孫子之間因權力分配而產生的深深隔閡。

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太皇太后高滔滔駕崩,被壓制了八年的哲宗終於得以親政。他將變法派諸臣召回朝中,執掌朝政,重開新法。守舊派大臣則全部貶謫出外,已去世的司馬光、呂公著則被奪諡毀碑,司馬光甚至差一點被刨棺戮屍。哲宗用這種極端手段,來表示和舊黨臣子的勢不兩立,以及報復他們當年聽命於太皇太后、輕視自己的行為。

對於去世的祖母,哲宗滿懷怨恨,一度想降低其身後待遇和尊諡,在嫡母向太后和生母朱太妃的勸慰下,才勉強作罷。不過自哲宗親政起,大宋朝野中對於執政九年、頗有建樹的太皇太后高氏逐漸出現了“老奸擅國”這樣的貶損評價,是否出於哲宗本人的授意,就不清楚了。

數十年後,北宋因黨爭消耗國力過大、又囿於神宗另一個兒子徽宗趙佶的享樂無能,導致國勢頹廢、被新興的北方金國所滅。徽宗唯一逃脫滅國之禍的兒子趙構逃亡南方,建立南宋。此後執掌南宋中樞的基本是舊黨保守派,而他們出於黨同伐異的目的,大力貶損變法派新黨,重新修訂更改了高太皇太后執政時期的史料記錄,稱當時“朝廷清明,華夏綏定”。又人為抬高了守舊派的旗幟高太皇太后地位,標榜“我朝之治,元祐為甚,母后之賢,宣仁為最”,將高滔滔奉為“女中堯舜”,大力吹捧。但是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上一篇:【推理推理】《良人歸》:古風+沉浸+情感,劇本推理下的沉浸遊戲
下一篇:【君子之德·君子立】獨孤氏為李的兒子取名淵,大喜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