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朱元璋將一個60歲老者說了9個字,才有了後來的大明王朝,太牛了!

朱元璋由鳳陽的放牛娃,到建立國祚近300年的大明王朝,其難度不言而喻。在他的奮鬥生涯中,無數文臣武將留下了赫赫大名:李善長、徐達、劉伯溫、常遇春、湯和、鄧愈、朱文正、李文忠等等。他們或奇謀善斷,或運籌帷幄,或驍勇善戰,或剛毅正直,但都是一樣的聲名顯赫。其實坐困應天府的朱元璋,是將一個60歲的老者說的9個字記了1輩子,才有了後來國祚近300年的大明王朝,而這個老者卻被許多人忽視了。

家境貧寒的朱元璋自小飽經磨礪,放過牛、要飯過、還做過和尚,第一次改變他命運的人叫做郭子興。在郭子興領導的義軍中,朱元璋娶了馬皇后,有了李善長、徐達、湯和等一眾文武班底。第二次改變朱元璋命運的是一個地方——應天府,也就是南京城。有了物產豐富的南京城,朱元璋有了招募軍隊的資本,也真正成為了逐鹿中原的豪傑。

但郭子興、應天府這兩次際遇,並不純粹是朱元璋的機遇,它們更像是風險與收益並存的一次豪賭。郭子興使得朱元璋有了起身之資的同時,郭天敘也成了壓制朱元璋獨立的嘗試者。應天府也是如此,它讓朱元璋有了豐腴的根據地,但也使得他陷入了四面皆敵的險境。

南京城地理很不錯,虎踞龍盤、山河形勝、物產豐富,但就人和來看太差了。北邊有虎視眈眈的元軍,西邊有野心勃勃的陳友諒,就連東南還有獨霸一方的張士誠和方國珍。南京城的朱元璋就像一顆釘子,釘在了所有勢力的心坎間,顯得如此突兀,所有人都想幹掉這個麻煩的傢伙,如何發展成了朱元璋最大的難題。

鄧愈為朱元璋舉薦了一個隱士,60歲的朱升是遠近聞名的大儒,他的仕途並不順利,但著書講學很有一套。面對困惑不已的朱元璋,朱升捋了捋蒼白的鬍子,只對朱元璋說了9個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一下就聽愣住了,放牛娃的他摸爬滾打至今,缺少的不是什麼圓滑世故、機敏靈巧或是奇謀善斷,他最匱乏的是戰略思維和戰略眼光。

豐富的社會經驗,使得朱元璋做人做事很有一套,但作為領袖他的戰略思維太過匱乏。一些宏觀上的思維,需要閱讀大量的典籍來形成,朱元璋的童年並不具備這個條件,朱升很老辣地看清了這一點。他沒有向朱元璋講什麼具體的謀略,那些也不是朱升擅長的,他直接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構想拋給了朱元璋。

告訴朱元璋不要困惑於紛亂的天下大勢,依託金陵穩紮穩打,一步步壯大自己的力量,才是攻取天下的大戰略。當時的義軍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火併現象非常普遍,陳友諒就是殺了徐壽輝,才一步步做大的。所有人都不講究道義,為了擴軍奪權,他們自相殘殺、劫掠百姓、姦淫婦女。空有義軍之名,其害甚至超過元軍,所有人都想著怎麼擴軍,百姓死活無人問津。

但大儒朱升卻反其道而行之,讓朱元璋收取民心、穩固根基,默默地壯大力量,伺機奪取天下。朱元璋雖然出身微末,但為人正直、勇敢,見不得窮人受苦,眼睛裡容不得沙子。早年在郭子興手下時,他就是因為義軍擄掠百姓、強徵軍糧、無惡不作,帶領淮西二十四將離開濠州城的。

朱升一句話就說到朱元璋的心坎裡,幼年的經歷讓他明白了什麼叫做民間疾苦,少了一口飯甚至會死一家人,朱元璋的父母就是活活餓死的。對於年過六旬的朱升,朱元璋很是禮遇,像尊敬長輩一樣尊敬朱升。儘管朱升不如李善長能夠統籌全域性,也不如劉伯溫奇策連連,但朱升還是享受了開國元勳的待遇。

朱元璋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寥寥9個字記了1輩子。建國之前,張士誠稱王了,朱元璋默不作聲;陳友諒稱帝了,朱元璋還是默不作聲。金陵的朱元璋善待百姓,積蓄糧草,訓練精兵。直到鄱陽湖之戰,陳友諒身敗名裂之後,朱元璋才自稱吳王。

而此時的朱元璋,早已有了席捲天下的勢力,張士誠、方國珍、苟延殘喘的元朝,都不能阻擋朱元璋一統的步伐了。徐達率領10萬大軍,先後收復山東、河北、燕京,完成了首次由南到北的成功北伐。統治中原了98年的元王朝土崩瓦解,蒙古人退回了大漠草原,漢家江山再次回到了漢人手中。

大明王朝建立不久,滿頭華髮的朱升就要辭官,看著71歲的朱升,朱元璋感慨萬分。他極力挽留朱升,但夕陽西下的朱升決意歸隱,並於次年病逝,享年72歲。60歲出山的朱升,用11年的仕宦生涯,教會了朱元璋9個字,並影響了他一生。

朱升死後,朱元璋並沒有遺忘昔日的教誨,時過境遷“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自然也就不合時宜了。但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善待百姓的戰略思想,朱元璋選擇了用一生去遵守。

退居關外的北元殘部並不甘心失敗,洪武年間他們多次叩關犯境,對明王朝形成了巨大的軍事威脅。朱元璋派出徐達征討,並不順利之後,就構建了“九邊重鎮”的防禦體系。利用長城和太原、寧夏、燕京等重城,採取以靜制動的方略,拱衛明王朝。其實質就是當初朱升,灌輸給朱元璋的以不變應萬變的戰略思想。

上一篇:劉邦的下手:堵與疏相結合,對異姓王進行殺手
下一篇:蜀漢滅亡時,諸葛亮為何不直接反擊呢?只因他對劉備的態度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