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中國史上最牛的帝王,一生力挽狂瀾拯救大漢民族,死後被追封為皇帝

在中國五千年曆史長河中,名人輩出,出了無數的帝王,但是能成為千古一帝的少之又少。在歷史上有過巨大成就的名人,總能被歷史記住。但是有一人被稱為“千古一帝”卻被後人遺忘,這個人就是冉閔。冉閔也能被稱之為民族英雄,因為冉閔曾經力挽狂瀾拯救了大漢民族。本來冉閔和雄安扯不上多大關係,無非就是冉閔曾經跟隨石虎征討前燕的時候來過易城,也就是今天的雄安新區雄縣,據說石虎命人拆毀易京樓殘城的時候,冉閔也在場。但是我之所以要把冉閔寫進《史說雄安》主要是被冉閔的民族氣節所撼動,可以說沒有冉閔大帝的殺胡令,就沒有我們大漢民族的今天。

冉閔(?-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稱。漢人傳奇英雄,勝過所有古希臘神話人物。為漢族的存在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卻沒有得到歷史應有的評價。當時正如古書所描繪“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漢人冉閔忍辱二十年得機起兵造反,力圖匡復華夏,滅胡無數,血洗親人之仇,漢家軍威振於北朝,冉閔立我漢家精神,不復為任人屠割之羔羊。

五胡亂華時,北方義軍乞活軍中有一員勇冠三軍的虎將冉隆,他就是冉閔的祖父。後來陳川帶乞活軍主力投降羯趙帝國,以東晉將領自居的冉隆繼續帶領乞活軍餘部戰鬥,後來終因冉隆因寡不敵眾,被羯兵用網網住抓回來獻給石勒,年僅十一二歲的冉良(冉閔的父親)也連同父親一道被俘。冉良年紀雖小,但是聰明懂事,智勇雙全。石勒一看到他就很喜歡。 羯族石勒本想將冉隆收為已用,但冉隆因傷勢過重而去世。這時冉良親人都已死於戰亂,相依為命的父親又去世,使他成為了沒有父母的孤兒。 石勒將冉良認作幹孫子,成為石虎的乾兒子,併為他改名叫石瞻,並一手將他帶大。石瞻秉承了兒時勇猛善戰的品格,加入到石勒的團隊中去後,更是受到胡人作戰風格的影響,武藝越練越高強,作戰經驗也越來越豐富,深受養父石虎的器重,慢慢地就開始擔任一定的軍職,帶領小股部隊隨同石虎作戰,在作戰中石瞻自然是一馬當先、勇不可當。這樣過了七、八年之後,公元320年左右的時候,到了弱冠之年的石瞻,也算是高富帥的代表了,不知是石勒、石虎或是他自己做主,就娶了一戶王姓漢人家的女子為妻,然後經歷十月懷胎,石閔(冉閔)就出世了。這段過程史書上缺乏詳細的記載,由於冉閔死的時候大約30歲出頭的樣子,在下推算他應在公元321年左右出生,於是就有了以上的描述。

公元324年,已經官封將兵都尉的石瞻第一次單獨領兵作戰,攻打下邳,擊敗晉守將劉長,接著又攻打蘭陵,再敗彭城國內史劉續。附近的東莞太守竺珍、東海太守蕭誕嚇破了膽,馬上就向石瞻獻地投降了,晉兗州刺史劉遐也不敢呆在彭城了,退到泗口防守。公元325年,石瞻在鄒山(在今山東省鄒城市境內)擊斬繼任的晉兗州刺史檀斌。公元326年,石瞻攻陷晉河南太守王瞻防守的邾城(今山東省鄒城市)。晉龍驤將軍王國以南郡、濟岷太守劉等以下邳等地紛紛來向石瞻投降。之前戰敗的晉彭城內史劉續趁亂又重新佔領蘭陵、石城,但很快就也被石瞻攻陷。直至公元328年石虎攻打劉曜之前,石瞻都是個常勝將軍,未嘗一敗,史載其“驍猛多力,攻戰無前”。這時,因為累積的軍功,他已經官至左積射將軍、爵封西華侯,也算是“拜將封侯”了。

公元328年七月,後趙中山公石虎率士眾四萬人從軹關西進,攻擊前趙的河東,有五十多個縣應從,石虎於是進攻蒲阪。前趙主劉曜派河間王劉述調遣氐族、羌族士眾屯駐在秦州,防備張駿和楊難敵,自己率領中外精銳的水、陸各軍救援蒲阪,從衛關北渡黃河。石虎畏懼率軍退走,劉曜追擊。八月,在高候追上石虎,與石虎交戰,石虎大敗,石瞻被殺,屍體枕藉達二百多里,劉曜繳獲的軍資上億。石虎逃奔朝歌。父親石瞻陣亡,冉閔當時也就七八歲的光景,石虎把他當做自己的親孫子一樣看待,獲得的待遇和石虎的兒子們一樣。

說了半天,終於繞到主角身上了,冉閔自幼果決驍勇,善戰多謀,長成後身長八尺、勇力絕倫,石虎對這個幹孫子頗為器重,給他諸皇子的待遇。公元338年,17歲少年冉閔首次參加戰爭,在昌黎大戰,他們遭遇了燕國名將慕容恪騎兵追擊,史載後趙石虎諸軍盡潰,唯遊擊將軍冉閔三千漢軍獨全。這次大戰中,慕容恪也只有17歲,冉閔與他的遭遇頗有傳奇色彩。此戰之後,冉閔成名,被石虎提拔為北中郎將。在石虎後期,冉閔不斷利用手中軍權,將後趙帝國的糧食散發給漢族饑民,收買人心。

公元348年,此時的石虎已病入膏肓,中原廣為流傳著西楚霸王轉世的傳說。石虎以為是指已被除去的梁輯,西域天竺高僧佛圖澄吟唱道“殿乎!殿乎!棘子成林,將壞人衣。”石虎聽罷,立掘殿下石看,果然棘草蔓生。佛圖澄嘆道:“災星將至!”冉閔此時正在北方防制鮮卑,他帶領的二三萬漢軍表現非凡,得到器重。冉閔因此得以擴招漢軍,將自己的軍隊人數壯大到五六萬。但在羯趙統治下,冉閔的漢軍常常衣物短缺,冉閔令他們常用冷水洗澡,以增強抗寒能力。沒想到以此竟訓練出一支在冰天雪地裡能輕裝上陣的部隊,其中五千餘強壯者竟能赤身入戰!

公元348年,冉閔率五萬漢軍在淩水與鮮卑燕軍二十萬大軍對戰,燕軍兵強馬壯,軍勢威嚴。冉閔派部下領五千精兵試探了一下,大敗而回。遂入城堅守,堅壁清野,每日練軍,不與燕軍主力交戰,打算等到隆冬,燕軍給養不濟,然後進擊。等過新年,軍糧將盡,冉閔屢次派人回鄴城催糧,都毫無音信。

不久,石虎病死,他的五個兒子相鬥爭位,鄴城大亂。冉閔軍進退兩難,冉閔決定與燕軍背水一戰。 冉閔聚將傳令:命淩水北岸的周進悠捨去河北大營,渡淩水,撤到焦家集韓莊一線,等到燕兵一敗,沿淩水邀擊燕兵。命浦庸杜興領一萬軍兵攻河鮮卑軍北杲大營,即做誘敵之兵,又兼掩護周進悠撤退。命張昕樂領精兵五千,接應佯敗之浦庸杜興。命賈寵,楊寶坤,劉虎風,穆柏青盡起五萬大軍埋伏於雙井,牙裡集之間。冉閔自帶五千精兵埋伏於沙坪澗。

第二天早上,天未大亮,卻變了天了。只見彤雲密佈,慘霧重重,宿風凜凜,大雪紛紛。 前燕鮮卑慕容儁這時正在大營犒賞三軍。忽然探子來報,說是冉閔領兵劫營。慕容儁忙問有多少人馬。探子回報:有萬八千人,劫北杲大營。慕容儁急忙傳令披上衣服傳令聚將,悉起二十萬鮮卑大軍渡淩水追擊趙軍。 左右孫興、慕容霸等將奇道:“主公,冉閔來攻北杲,我們應該分兵援救北杲慕容評,為什麼要起兵渡河?況且現在大雪滿天,淩河封凍不利進兵呀。” 慕容儁笑道:“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兵法雲:倍則攻之。冉閔是河北名將焉有不懂兵法的道理。我們北杲大營有兩三萬人人,冉閔派一萬餘人來攻,又是趁這種天氣,怎麼可能攻的下。他此舉必然另有圖謀。我早就聽說冉閔糧盡,聽說他們軍中每人也就四兩糧食了,冉閔這仗,再也打不下去了。我料定他退兵也就在這幾日裡了。他今天趁著大雪派人襲營,不過是掩人耳目,藉機南逃。如若我們不盡快起兵追擊,把他們全殲於淩水南岸,我們罔稱全勝。”孫興、慕容霸點頭賓服,齊道:“主公明見千里,我等萬萬不及。”說話間,二十萬鮮卑大軍盡起。慕容儁傳令大軍踏冰渡淩水南攻冉軍,每人帶十日干糧,不生擒冉閔誓不收兵。又命北杲慕容評出擊來犯趙軍務必全殲。前燕大軍頂著風雪過了淩河。沿途上也有趙軍阻擊,但都是一觸即潰。慕容儁急於捕捉冉閔主力,喝令三軍馬不停蹄,連追了兩天兩夜,燒了趙軍三四座大營,得了趙軍無數輜重。

到了第三天早上,大雪仍是未停。慕容儁見士兵連日追襲,疲憊不堪。再加上天寒地凍,冒雪而進,軍卒手腳凍掉者不計其數,慕容儁只得傳令全軍稍事休息。慕容儁這兩天也走的頗倦了,獨自烤著爐火小息。不知不覺眯起了眼。正在似睡非睡之間,忽聽得北邊號角連天,金鼓大作。慕容儁猛然驚醒,急忙出帳篷來看。手下部將軍校早已聽到聲音,全都驚醒。慕容儁側耳聽了聽,派人查探。心中暗自狐疑,我軍從北往南打,一路上趙軍均被肅清,如何背後還會有金鼓之聲,莫不、是我們自己人。他看了看著滿天風雪,幾乎對面難以辨人,心中不由生起不祥之感。過了片刻聲音平息。探報來報說是空無一人。慕容儁不敢繼續前進,下令全軍原地待命。過了不到半個時辰又聽西南方金鼓大作,號角連天。聲音響了一盞茶的功夫,又自己平靜下去了。探報回報已然是空無一人。如此這般東西南北各響了一輪,慕容儁卻連一點影子都沒摸著。滿營將士頓時議論紛紛。 慕容儁問起手下,此處是何地?孫興道答:“這裡叫做沙坪澗,剛才我們渡的那條小河叫做小沙河。此地距離淩水已經有一百五十多里了。” 慕容俊正自琢磨,忽聽正南方又是金鼓大作。慕容儁已是見怪不怪了。也不多做理會。可是這次卻與往次不同。聲音響了半個時辰也不停息。慕容儁覺得奇怪,出營來看。只見正南方翻天風雪間,捲起一層白霧。這白霧貼著地向前飄,而且越飄越快,轉眼已然到了眼前。一陣狂風掃過,白色的雪霧吹散。雪霧之後卻是無數軍馬。這些人馬全都赤身裸體。身上全都畫得是魚龍海馬,臉上五彩描眉,更有的戴著牛頭馬面。前燕官兵見這些兵馬卷著風雪似是從天而降,而且個個赤膊上陣,如此冷天,滴水成冰,這些兵將卻似是絲毫不畏寒冷,那個不心驚膽寒。更有不知何人呼喊:“天兵天將下凡了,快逃命呀。”頓時燕軍陣腳大亂。這幫“天兵天將”策馬狂奔,衝入燕軍營內四處縱火,逢人便砍遇人便殺,如入無人之境。燕軍其氣已奪,如潮水般往後敗退。慕容儁在馬上大喝:“此是冉閔裝神弄鬼,切莫為其所惑。三軍有敢後退者斬。”但趙軍勢不可擋燕軍敗勢已成,大軍失控,慕容儁空在馬上頓足捶胸,卻也無力阻止軍兵後退。慕容儁展目觀看,這群“天兵天將”也不過五六千人,居然殺退我二十萬大軍,真是可惱之極。現在陣腳收不住,不如先退過小沙河,重整大軍,不怕這群小兒逃到天上去。想到這裡,慕容儁傳令全軍退過小沙河重整軍兵。燕軍已然被這幫“天兵天將”殺暈了頭了巴不得一個“退”字。一聽慕容儁傳令後撤,三軍爭先恐後的向北退。“天兵天將”隨後掩殺,燕軍死傷不計其數。 前燕大軍退到小沙河。南下進兵之時,小沙河凍得鏡面一般,前燕大軍踏冰而過。可等到燕軍敗回時,小沙河河面不知何時被人鑿了無數凌眼。燕兵踏上河面,起初幾隊人馬還都“吱吱呀呀”勉強走了過去,都到大軍畢集,一起爭著踏冰渡河。這小沙河冰面在也經不住了,一聲巨響,冰面塌陷,無數兵馬被捲入這寒冷徹骨的河水之中。剛才還是一層鏡面,轉眼間已經是奔騰而下的冰河。燕軍在河中淹死凍死者無數,一時間哭號之聲震動天地。慕容俊眼見自己大軍被一條二三十丈寬的小河割做兩斷,急忙下令搭設浮橋。但是燕軍進兵時未帶輜重,是輕兵奔襲,現在又是天寒地凍,哪裡去伐木搭橋。燕軍正在河兩岸徘徊之際,冉軍伏兵大起。賈寵,楊寶坤,從東向西殺來,劉虎風,穆柏青從西殺來。冉閔親自領著他那五千“天兵天將”從後掩殺過來。一時間,漫山遍野到處都是趙軍,鮮卑將士死傷無數。鮮卑軍見只有小沙河北岸沒有冉軍,也不顧寒冷,競相渡河,其間凍溺而死的,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死屍相壘,幾乎填平了小沙河。孫興、慕容霸拼死保著慕容儁過了小沙河向北逃去,一路上又遭周進悠、浦庸兩路人馬邀集。等逃過淩河時,二十萬大軍之剩下四五千人。冉閔會同賈寵,楊寶坤,劉虎風,穆柏青,周進悠,浦庸諸將率大軍過淩河追擊。一路殺死無數。慕容儁跑了數百里後收羅殘兵敗將,並上北杲慕容霸的兩萬來人,一時間合起來只有五六萬人。冉閔此役大獲全勝。擒斬燕軍七萬餘人,斬首上將以上三十餘名,焚燒糧臺二十萬斛,奪鮮卑前燕郡縣大小二十八城,冉閔威震中原。

犒賞了三軍,冉閔當即星夜回師鄴城。冉閔劫持李農及右衛王基等人共同造反發難。到了離鄴城三十里外,冉閔也不紮營,當即傳令圍了鄴城。冉閔已然盡知這幾日鄴城之事了。羌人首領姚弋仲和氐人首領梁牟立石衝為帝。兩個人一度傳旨要殺盡國中漢人。冉閔部下全是漢人,聽得此等訊息焉有不怒的。本想借燕軍除掉冉閔的姚弋仲萬萬沒料到趙軍會在小沙河大敗燕軍,而且回兵如此迅速。等到他得到訊息,冉閔已經開始揮軍攻城了。冉閔大軍新勝,銳不可擋。只一個晚上,便攻下了鄴城,梁牟和石衝均死於亂軍之中,姚弋仲單槍匹馬突圍而走。冉閔斬了石衝全家,然後殺死所有胡軍,縱兵殺掠胡人,自鳳陽至琨華,橫屍相枕,流血成渠。冉閔宣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胡人或斬關,或逾城而出者,不可勝數。冉閔宣佈稱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因為羯族官民的強烈反抗,冉閔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這就是讓很多漢人振聾發聵的―“殺胡令”!瘋狂的屠殺了百萬胡人,最終導致了羯族這個民族徹底滅種。“暴胡欺辱漢家數十載,殺我百姓,奪我祖廟,今特此討伐。犯我大漢者,死!殺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匡復漢家基業,天下漢人皆有義務屠戮胡狗。冉閔不才,受命於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冉閔在鄴城宣佈:凡是支援他的人就進城來,反對他的就出城去,一夜之間,周圍百里的漢人全部爭相擁入城中,所有的胡人全部離去。冉閔傳令軍士擊殺鄴城周圍胡人,三日內死者達二十幾萬。 屍諸城外,悉為野犬豺狼所食。屯據四方者,所在承閔書誅之,經過幾番兵火,鄴城在沒有了往日的風采。到處是殘強斷壁,火灰餘燼。幾番殺戮,鄴城周圍白日裡不見行人獸類出沒,已是鬼窟狐穴了。李農見狀便和冉閔商量,提出到洛陽去。冉閔發起屠胡後,北方各地漢人群起響應。消滅大量胡族,迫使其它胡族離開中原。一度基本掃清了中原。冉閔發起的復仇行動是當時漢人的絕地反擊!五胡亂華(僅指建立過強大國家政權的五胡),在羯族統治北部中國後期,中國北方漢族銳減至六百萬左右,胡人卻與這個數相當甚至高於這個數。並且人數還在增長,而漢人則不斷減少。漢族就像其它的三大古國的古老民族一樣被滅絕嗎?羯趙內亂之機,“冉家軍”斬羯族軍士三萬,又坑殺四萬羯兵。羯族精銳盡失,這些都是羯族的青壯年男子,也是鄴城二三十萬羯人的親人。他們對冉閔恨之入骨,冉軍對鄴城羯族屠殺了二十幾萬,山西南部的羯人和胡人(長的像姜氏胡人的漢人也倒了黴)也被報復的漢人殺盡,襄國滅亡羯人又被殺了一道。羯民族被基本殺絕。只有一支不到一萬人的羯族部族,向北投靠蒙古高原的鮮卑人,未被漢人消滅。後來鮮卑人幫他們報仇殺了冉閔,滅冉魏鮮卑入主中原後,這支羯人一直在鮮卑的統治下以打仗為業。不過密月關係沒過多久,鮮卑內戰時羯族舉族造鮮卑人的反,被壓抑久了的羯族瘋狂變態地殺著鮮卑人,差點把鮮卑整民族給滅了。冉閔滅絕了整個的羯族,並號召天下漢人肅清了河北南部,山西,河南,山東四省的其他胡族。但他這個人又愛兵如子,深受下層漢人百姓和士兵的擁戴。在和慕容恪交戰前,這位融殘忍和威嚴於一體的煞星已經滅亡了不可一世的後趙帝國,他所作所為確實也讓漢族百姓們充滿了希望。但這個希望不久就被慕容恪徹底踩碎。沒有戰亂的和平日子一直到三百年後才姍姍來到。

公元352年4月,冉閔帶領約一萬兵(七八千步軍和約二千騎兵)到邊境的安喜(河北定州)地區運糧回鄴城。慕容恪得到情報,指揮各地二十萬大兵四面集結,冉閔仍渾然不覺,走到了常山(河北正定)與慕容恪的十四萬先頭騎兵部隊大軍遭遇。大將軍董閏、車騎將軍張溫建議:鮮卑乘勝鋒銳,且彼眾我寡,宜且避之;待其驕惰,然後進擊可勝。冉閔不納。行進至廉臺(河北無極)附近的樹林裡和慕容恪展開了決戰。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冉閔親自上場殺敵,冉閔所領的兵士都是他親自訓練的死士,他們藉助叢林地形的掩護步騎配合襲擊敵人,慕容恪的騎兵竟然十戰十敗,士氣十分低落。冉閔的部隊這時減員至七千人,鮮卑每戰必損兵數千屍橫遍野。這也是後來的天才將領慕容恪一生中唯一的小敗。晚上慕容恪也效仿冉閔到軍營裡給士兵打氣,並接受參謀的建議,經過數次血的教訓總結出了徵對冉軍和自已作戰弱點的“柺子馬,鐵浮圖”。用騎兵將冉閔軍引到平地去作戰,並埋伏了他發明的最新式武器:五千連環馬。讓我們想象一下這場慘烈至極的惡戰:初夏的清晨,冉閔乘坐著朱龍寶馬站在山頭上,命令早已集結好的向山下的敵人發動最後的突擊。慕容恪的騎兵昨天已被冉閔殺破了膽,但在慕容恪的嚴令下仍然不顧死活地圍殺從山頂上衝下來的冉閔步兵。一直所向披靡的騎兵部隊在冉閔精心訓練的步兵面前竟然毫無效果,冉魏士兵三五個一群使用長矛大戟阻攔潮水一般的騎兵,舉起的兵刃組成一片刀山,形成一道天然的死亡線,四面八方衝過來的騎兵到了冉魏軍陣面前就紛紛倒下。突然冉魏的陣形裡發出一聲怒吼,步兵們紛紛往兩邊閃開,一位紅馬黃袍金戰甲的將軍帶領一支少量的騎兵隊伍殺出來,他左手使一柄雙刃長矛,右手使一柄連鉤戟,坐下一匹炭火般通紅的戰馬,那些騎兵都知道是冉閔來了,發一聲喊四處逃散,但怎麼跑也跑不過神駿異常的朱龍寶馬,冉閔帶軍一路追殺,斬殺鮮卑軍士無數,前方就是慕容恪的中軍大旗。站在旗幟下的慕容恪也為冉閔的神勇所震懾,和身經百戰的冉閔相比自己畢竟還是個年輕人,萬一冉閔真的有傳說的那麼可怕,連環馬陣抵擋不住的話,五千人都被鐵鏈拴在一塊被冉魏軍包圍了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不管他,豁出去了,於是,冉閔成為歷史上連環馬的第一個犧牲品。把戰馬連起來包圍敵人的戰術在兵書上聞所未聞,冉閔自然也沒見過,所以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就抖擻精神前來衝陣,但五千騎兵用鐵鏈連在一塊,人死了馬仍然在前進,即使個別膽怯的騎兵要逃跑也左右不了整個的隊形,不久冉閔和他的軍隊就被團團圍住,即使再有天生的神力也無法應付殺不完的騎兵。戰鬥從早晨殺到中午,冉閔的精力之源終於枯竭,冉魏步兵越殺越少,慕容騎兵越圍越多,在拼死突圍的冉魏士兵掩護下,冉閔連殺三百餘人,終於殺出包圍圈,但那匹和冉閔一樣勇猛的朱龍戰馬卻因過度疲勞而倒下,於是冉閔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機械地和敵人拼命,掩護隨軍的其他重要官員撤離戰場,一直殺到最後一人。慕容恪捉到冉閔後,獻與前燕國主慕容儁,慕容儁有意羞辱他:“汝奴僕下才,何敢妄稱天子?”冉閔大義凜然地說:“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尤稱帝,況我中土英雄呼!”一句話喊出了飽受胡人摧殘的漢人的心聲,但卻讓慕容儁惱羞成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後送至龍城,斬於遏陘山。

冉閔死後,燕國全國頓時大旱,蝗蟲成災,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從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儁大驚以為是冉閔的鬼魂作祟,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閔為武悼天王,足見冉閔之威。當日天降大雪,過人雙膝。

冉閔死後,冉魏國的臣子絕望至極,紛紛守節自縊,少部分逃往東晉,無一投降前燕者。秦漢魏晉從來沒有亡國後自殺的大臣,因亡國而自殺,是從冉閔的魏國開始的。冉魏幾十萬漢人不甘受辱,紛紛逃向江南,投奔東晉。東晉軍未能及時接應,使得幾十萬百姓中途受到截擊,死亡殆盡。晉將自殺謝罪。中國歷史上還沒有哪一個其它朝代的臣民表現出如此的忠誠和骨氣!後人有詩讚曰:“五胡鐵蹄踏北國,弱漢無奈唯乞活。棘奴忍辱興漢事,萬代功績話蹉跎!

上一篇:劍網三情緣系統玩家熱議畫師約稿:畫師約稿,你的情緣是什麼樣子?
下一篇:劍網三玩家評論:秀蘿玩家不是一般的秀蘿,玩家的反饋讓我們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