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蜀漢滅亡後,姜維為什麼要選擇在劍閣投降呢?真正原因竟然是這樣的

公元263年,魏國名將鄧艾趁著魏軍主帥鍾會與蜀軍主帥姜維在劍閣對峙,偷渡陰平,直撲成都,劉禪投降,蜀漢滅亡。

如果換做是其他人的話,這個故事講到這裡就結束了。不過,姜維是諸葛武侯的繼承者,不能稱之為“其他人”。

姜維聽到鄧艾逼近成都、諸葛瞻戰死的訊息,又聽說後主要投奔孫吳或逃往南中,於是放棄了劍閣,率領著最後的五萬士卒回援,不久之後接到了劉禪最後一道聖旨:“解除武裝,向鍾會投降!”

《姜維傳》中提到,聽聞這個訊息後,姜維軍中“將士鹹怒,拔刀砍石”,大家用砍石頭的方式發洩自己心中的不甘與怨恨!

可是,君王都投降了,身為將士,還為誰而戰呢?一直追隨姜維北伐、依然在漢中堅守孤堡的老將軍柳隱放棄抵抗,《華陽國志·後賢志》中提及柳隱日後被重新啟用,又做了幾年地方郡守才告老還鄉,最後以八十歲的高齡善終;同姜維堅守劍閣的輔國將軍董厥選擇投降,後進入西晉朝廷任散騎常侍,還重返蜀地視察民情。比起柳隱、董厥,姜維本就是魏人,降魏後定獲高官厚祿,更重要的是,姜維為蜀漢征戰一生,於國於君都沒有半點愧疚,現奉旨投降名正言順,誰又能誹謗非議呢?不過,姜維是武侯北伐大業的繼承者,深受武侯知遇之恩,不是柳隱、董厥可以比擬的。

姜維決定先向鍾會投降,再乘機復國。鍾會本就十分欣賞這位蜀漢的擎天柱,認為即使是曹魏名士夏侯玄、諸葛誕都比不上他,所以與姜維出則同車、坐則同席,還把象徵大將軍身份的符節、印信、名號、車蓋都歸還給了他。

另外,鍾會對鄧艾搶功一事耿耿於懷:自己才是此次伐蜀的主角,沒有自己的主力軍在劍閣牽制姜維,鄧艾的偏師怎會成功?恰巧此時的鄧艾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接連做了幾件讓司馬昭不悅的事:鄧艾為了穩定蜀地人心,在沒有報知司馬昭的情況下自行給劉禪等君臣賜予官職,還要求司馬昭准許留下自己的兩萬軍隊和兩萬蜀軍在蜀地煮鹽冶鐵、打造戰船,為日後伐吳做準備,甚至更要求司馬昭不要把劉禪遷到京師洛陽。司馬昭對此極為不悅,透過監軍衛瓘告誡鄧艾凡事必須要先報經批准,志得意滿的鄧艾不但沒有聽從,還上書振振有詞的為自己解釋辯護,這讓司馬昭更是不快。鍾會趁機與監軍衛瓘以及鄧艾軍中的監軍師纂等人密報鄧艾企圖造反,最終奉司馬昭的命令逮捕鄧艾。

此時已經是魏景元五年(公元264年)正月了,姜維透過鄧艾一事察覺出鍾會有異心,於是就假意勸鍾會功成身退,效仿越王勾踐的謀臣范蠡那樣泛舟隱跡、求仙訪道,落個逍遙自在。此時鐘會剛滿四十歲,處在人生巔峰,自然不會答應,姜維見機言道:

“其他則君智力之所能,無煩於老夫矣。”(《姜維傳》裴注引《漢晉春秋》)

鍾會當然聽得懂這層含義,二人進行密謀,鍾會打算讓姜維先率領五萬軍隊作先鋒,自己隨後統領大軍返回曹魏,乘機突襲長安、直撲洛陽,進而平定天下。

正巧,曹魏郭太后(魏明帝曹睿皇后郭氏)駕崩不久,當年正月十六,鍾會在成都皇宮朝堂上召集了魏軍護軍、郡守、牙門騎督等中高階將領和蜀漢官員,宣稱自己手上有太后遺詔討伐司馬昭,逼迫在場的將領簽字畫押,然後把這些將領軟禁在皇宮裡,讓自己的親信去統管他們的軍隊。此時姜維一直在鍾會身邊,建議立即殺掉軟禁的將軍們,鍾會多少有些猶豫,這個猶豫也讓他最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鍾會忘了一件事,雖然將領被軟禁,但在蜀地的魏軍普通士兵還有近二十萬人,他們的家眷都在北方,滅蜀之後早就盼著衣錦還鄉,又有誰願意為一個野心的叛賊去賣命呢?正月十八日中午,在監軍衛瓘、護軍胡烈之子胡淵和鍾會親信丘建的帶領下,魏軍士兵發生兵變,像潮水一樣湧進皇宮救出了各自的將領,隨後在皇宮內大開殺戒。很快鍾會被殺,姜維帶著鍾會身邊的親兵奮力搏殺,在親手殺死了五六個人之後終於不支,倒在血泊當中。

就這樣,這位武侯的接班人,這位蜀漢政權最後可以依賴的擎天柱,懷著老師未竟的北伐大業,懷著滿腔的不甘與悲傷,在蜀漢皇宮內因復國大計的功虧一簣而獻出了生命,終年六十三歲。後主降,蜀漢未亡;姜維死,蜀漢才真的走到了盡頭。

姜維倒下的最後一刻,腦海中會浮現什麼場景呢?是當初辭別母親時“心有遠志,不在當歸”的那封家書?還是那年五丈原老師臨薨前的重重囑託?是如諸葛尚一樣因最後也沒能手刃閹黨奸佞而憤恨不已?還是僅僅希望老戰友張翼、廖化能夠善終……不管是什麼,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這次倒下,是真真正正的解脫,九泉之下見了老師,也不會再有半分的愧疚。

《姜維傳》裴注引《魏晉世語》中記載,魏軍將士對姜維早就恨之入骨,將其剖屍,發現其膽斗大,這也是當代成語“膽大如斗”最原始的出處,姜維的妻子兒女都遭到殺害。隨後,這場本是針對鍾會的兵變逐漸扭曲成不分魏人蜀人、各自報仇報怨式的濫殺:鄧艾被自己的部將田續追殺,其監軍師纂平素裡刻薄寡恩不得人心,被殺後甚至體無完膚,張翼也死於亂軍之中,而廖化雖免遭罹難,但也於不久之後謝世。

值得一提的是,在《漢晉春秋》中留下了一段極為珍貴的史料記載:當初姜維起初煽動鍾會時曾給後主劉禪送去密信,信上說: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不曾想,這封書信竟成了絕筆,信中內容也成了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夢。八十多年後,東晉史學家孫盛來到蜀地,見到了這封依然儲存著的密信,孫盛跟蜀中父老談到姜維復國這件事,即使早已物是人非,但蜀中父老透過口口相傳,依然為姜維最後的功敗垂成而痛惜。孫盛雖對姜維評價不高,但卻也在自己所著的《晉陽秋》中如實記錄了這件事。

又需要提及的是,在蜀漢滅亡的七年後,當初被姜維救下的原涼州胡王白虎文聯合涼州及隴右地區的鮮卑人又一次起事對抗晉廷,史稱 “秦涼之變”。此時距他當初與治無戴叛魏起事已經過了二十三年之久,想必此時的白虎文必定已是老朽了,他如此執著的起事,或許正是為了報答二十多年前姜維的救命之恩,當初鄧艾麾下的隴西郡守牽弘、攪黃姜維復國大計的鐘會護軍胡烈皆因無人救援,均被白虎文攻殺。

上一篇:lol小虎採訪rng上單:上次被轟成人機真的很慘,我們不會再被兜著!
下一篇:薩滿成為玩家香餑餑,薩滿打團本可用兩個字來形容混子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