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憶苦而思甜18:從被子的進化看時代的變遷

座標:遼北鐵嶺市昌圖縣前雙井鎮(宇宙的盡頭、在那昌圖的大海上)

昌圖前雙井鎮位於東北腹地,是地地道道的北方。對於北方的居民而言,被子承擔著保暖的功能,是生活的必需品。從清初蒙古族居民的氈被,到闖關東初期的草被、草包被,到清末的棉被,再到現今的蠶絲被、羽絨被、羊毛被、纖維被,被子在前雙井的演化,折射出時代的進步和變遷。

清初蒙古族居民的被子——氈子被、以袍代被

清朝初期至中葉,前雙井是內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的牧場,本地居民均為蒙古族,他們在生活中廣泛使用氈子,冬季用氈子當被蓋。他們身上穿著下襬可達腳踝的蒙古袍,袍子的材質有布料的、氈子料的、毛皮料的,晚上睡覺時袍子也可以當被子用。

清初,前雙井蒙古族居民用氈子當被子蓋。這張照片攝於民國時期,蒙古包覆蓋的是氈子,地上的坐墊也是氈子

闖關東剛落腳時的被子——以草代被

清朝嘉慶末年,前雙井一帶解禁放墾了,來自山東、河北、京津一帶的破產農民,紛紛闖關東湧向了遼北。這些闖關東來到前雙井的漢族居民,落腳時幾乎一無所有,周圍都是待開墾的荒草甸子,連像樣的道路都沒有。最近的城鎮在也一百里開外,商品極度緊缺,連買塊布都成問題。所以他們落腳之初,睡覺時只能蓋“草被”,就是割一些植株較高、葉子茂密的草,苫在身上當被子來保暖,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那時條件就這麼艱苦。

闖關東居民的第二代被子——草包被

在東北土話中,“草包”是個貶義色彩很濃的詞,有“不中用”“沒本事”“外表好看,一無是處”的意思。比如樣板戲《沙家浜》中,就有個“草包司令”胡傳魁,被阿慶嫂耍得團團轉。但在闖關東居民的眼中,草包可絕對是個好東西,而且還是救命的好東西。

草包的代名詞——胡傳魁。但在清朝的民間,草包可絕對是個好東西

闖關東人群在前雙井定居後,家家戶戶都種麻,把收穫的麻經過一連串繁瑣、複雜的處理程式後,就變成了麻線,然後可以用紡車織成土布。有了布,再把保暖的材料填到布里縫上,就成了被子。

那當時都的被裡都填什麼東西?很多人馬上想到,往裡面填棉花啊。這還真想簡單了。清朝時的東北是不產棉花的,因為氣候太冷。距離東北最近的棉花產地是河北南部、山東一帶。而剛開始闖關東那陣子,前雙井周圍百餘里都是大荒草地,連個集鎮都沒有,即使有人把棉花從關內運進東北來賣,前雙井的老百姓也買不著,恐怕也買不起。你想啊,把棉花從山東千里迢迢運進遼北,不知得倒幾次手,肯定便宜不了。

可能還有人想,往布里填雞毛、鴨毛啊。這在當時也辦不到——填一個被子得需要多少雞毛鴨毛啊。在那個赤貧的年代,能養三隻雞就算條件不錯的人家了,哪有那麼多雞和鴨子來薅毛啊。

所以,當時的居民只能往布里面填充穀草、楊絮、柳絮、葦絮、蒲絮等既能保暖、還能隨手可能的東西,然後縫起來,就做成了“草包被”,儘管不如棉被暖和,但好歹也是有被子蓋了,這是一大進步。

清朝中期,闖關東到前雙井的居民蓋的被子使用的填充物——蘆葦絮

清朝中期,闖關東到前雙井的居民蓋的被子使用的填充物——蒲草絮

清末和民國時期——棉被

清末的光緒年間至民國初期,“闖關東”達到了高潮,東北地區的人流開始密集、商業開始繁榮、集鎮開始出現,產自關內的棉花、還有從營口港、大連港進口的洋棉花和洋布,在東北內地都可以買到了,自然而然的,前雙井居民的被子裡,就慢慢地改成續棉花了,也就成了棉被。

但在那個經常吃不飽肚子的年景,買棉花實在是筆不小的開支。所以絕大多數人家,也只能是五七八年才能買一次新棉花做一條新棉被,冬天一家老小睡覺時都擠在一條棉被裡,這條被子一蓋就是一冬,被頭蹭滿了油漬、鼻涕、口水、灰塵,顏色烏黑髮亮。

儲存下來的民國時期被子,被面上補丁摞補丁。被面經過清洗,仍有很明顯的灰泥和油漬痕跡(洗不出來了)

要是小孩子睡覺時尿了被子,那就只能放在炕上用太陽曬+燒炕烘烤+火盆烘烤的方法,讓它儘快幹起來。到了晚上被子還沒幹,那就只能湊付著接著蓋了,因為全家就這一條被,肯定不能光著腚睡覺。

到了第二年入夏,才有機會把被蓋了一冬的髒被拆開,把被面重新漿洗一下,把裡面的舊棉花取出來重新彈一下,然後再重新續棉花、縫上背面做成被,接著再用一冬。如此一年又一年,反覆迴圈。用到後來,家裡僅有的這一條被子也不知道蓋了多少年,被面上、被裡子上早已補丁摞補丁,裡面的棉花也早已黑爛不堪,但還得接著用——沒辦法,當年就這麼艱苦。

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好看的“花被”

1947年夏前雙井地區獲得解放,隨即在1948年初完成土改,生產得到迅速發展,物質條件也得到極大改善,反映到被子上,就是全家窮得只有一條被的情況不見了,基本上實現了一人一條被子,睡覺時一家人再也不用擠到一塊蓋一條被、再也不用受凍了。

我曾經問母親一個問題,她小時候的被面和被裡子是什麼顏色。母親說,她在20世紀50年代末記事的時候,家裡的被子幾乎都用黑色的或藏藍色的布做被面和被裡子,只不過被面的布要厚一些,被裡子的布要柔軟一些。只有她的奶奶(也就是我的太姥姥)蓋的被比較特殊,被面是一張明黃色的斜紋布,被裡子仍是藏藍色的。我當時問,是解放初期黃軍裝那種顏色嗎?母親說,比黃軍裝還要黃一些,而且布面的斜紋比較粗。

度過三年困難時期後,國家經濟開始好轉,布票制度也全面實施起來,屯子裡的居民憑票可以到公社的供銷社買印花布來做被面、買白布或者條紋布做被裡子,這樣一來,就出現了被面帶花紋、帶圖案的“花被”。當然,能不能買到花布做被面,那就看運氣了。畢竟公社的供銷社已經是銷售鏈的最末梢了,即使你有布票,但供銷社沒有貨,你也是買不到的。

花布面棉被

進入20世紀70年代,花被面在村屯裡已經很普遍了。等到20世紀70年代末,我的父母、岳父母結婚時,已經流行買緞子面做被面了。整個20世紀80年代,最常見的緞子面是大紅底、粉色底、嫩綠色底,上面繡有牡丹花、鴛鴦、福字等花紋。

20世紀70-80年代流行的大紅大綠綢緞被面

左一、左二是綢緞面子的棉被,右一是花布面的棉被

20世紀90年代中期——被套登場

20世紀90年代中期,床上用品開始迅速進化。比如出現了成品的被套。這種被套的側面開口,安有拉鍊,可以把整條被子裝進去。被套的最大優點是拆洗方便,被套髒了,直接開啟拉鍊把被瓤子拿出來,然後把被套洗乾淨,再把被瓤子裝進去就完事了。被套的出現,淘汰了被面、被裡子,導致手工縫被面、被裡子在農村消失。

側面帶拉鍊的被套

2000年後——被子的“戰國時代”

1996年,我母親最後一次拿著從被子裡拆出的舊棉花,去找彈棉花匠彈。那以後,母親隔幾年就買一批新棉花做被,再也不去彈舊棉花了,鄉里的彈棉花匠也失去了飯碗。2003年我到外地參加工作,母親拿出珍藏多年的緞子被面,又買了新棉花,給我做了最後一個手工縫製的棉被。

再往後,各種成品被子,什麼蠶絲被、羊毛被、羽絨被、駝絨被、纖維被就鋪天蓋地出現了,被子也進入了戰國時代。

左:大豆纖維被;中:羽絨被;右:羊毛被。

農村居民也直接買成品被使用,手工做棉被的現象也徹底消失。現在鄉村裡會手工做棉被手藝的人,最年輕的也得五十歲開外了。

母親手工做的小棉被,用於冬季在炕上蓋腿腳用的。

上一篇:餘生不長,最大的願望就是健康平安地活著
下一篇:適合冬天在浴室裡用的兩款取暖器:每一款都是價效比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