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同古堂 |“板橋林家”的收藏,到底有多牛?

板橋林氏,是近世最富有,亦最具影響力的望族之一,祖籍福建漳州,在乾隆年間其先祖林平侯迫於生計,移居臺灣,從事鹽務、海運等生意,逐漸發家,聲望漸隆。而後又歷經數百年,子孫族繁,成為簪纓門庭。

如現存的“林家花園”,即曾為林氏私產,始建於光緒年間,佔地近百畝,仿蘇州園林設計,有“園林之勝冠北臺”美譽。晚清舉人蘇鏡潭《東寧百詠》,有詩云“迴廊曲榭翠微間,觴詠流風若可攀”,亦是贊言林氏花園“亭臺花木,甲於全臺”。

板橋“林家花園”一角

林氏家族,因商業而崛起,亦極重視“詩書傳家”,曾建“大觀書社”,並不惜重金禮聘呂西村、謝穎蘇、許豫生等當時福建飽學文人書家,為家族子弟講學,遂文風大開。又因社內座前同祀孔老夫子,及至如今,每逢考季總有學子前來祭祀,祈求考場得意。

“林家花園”旁“大觀書社”

在呂西村、謝穎蘇諸先生的影響下,林家子弟治學修業甚勤,藏書亦甚富,亦喜金石書畫收藏。如林家子弟的讀書之所“汲古書屋”,昔藏圖書數千卷,不乏宋元善本。另據族中林熊光《愛吾廬匯刻》中“重刊跋”一文,亦可見彼時風雅。

“祖遜甫公維讓,叔祖時甫公維源,均執經問業先生。諷誦餘間,研精金石考訂之學,尤工篆隸,主臺之文場者垂二十年,聲躁閩粵。……先生又為餘家致書十數萬卷,金石書畫亦無算。”

——林熊光《重刊跋》

林家財力雄厚,為彼時臺灣首富,而族中最喜收藏的莫過於林熊光。其祖父林維讓,叔父林維源,父親林爾康。筆者考《鼓浪嶼文史資料》,當初林家分家時,全部產業計分六份,林熊光的“大房”獨得二份,分別為“益記”、“永記”產業,且這些“大房”資產全部登記於林熊光名下。

林家產業分割結構圖

其十歲時返回臺灣,十六歲負笈東渡日本,先在皇家學校學習院學習,後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科,一九二三年畢業娶日本東京士族女子為妻,三十年代居日經商。在《重刊跋》中,林熊光亦言“餘生不辰,適於世換,舉家避居鷺江。年甫十歲入臺,十六負笈東京遊學,易十裘葛歲,唯夏假一歸”。

此後,林熊光創辦大成火災海上保險公司及朝日興業公司,並出任社長,與日本上流人士,交往甚頻。其中,如大倉喜八郎、根津嘉一郎、菊池惺堂、犬養毅等,亦富書畫收藏,精鑑賞。

後排右二:林熊光;餘者為林熊徵、林熊祥、林慕安、陳芷芳、林慕蘭

林家的姻親,幾乎涵蓋了近代福州的世宦大族,與陳寶琛、王仁堪、林則徐、沈葆楨、嚴復等名門,皆有聯姻。此外,另與“晚清財政大臣”盛宣懷家族,也有結親。

其母親陳芷芳是前清宣統“帝師”陳寶琛之妹,育有子女五人。林熊光屬家中老小,上有兄、姐各兩人。長兄林熊徵,為盛宣懷之婿,曾擔任漢冶萍公司董事、華南銀行總理等職,妻子盛關頤,人稱“盛五小姐”,宋靄齡曾是她的家庭教師。次兄林熊祥,娶舅父陳寶琛四女為妻,日本留學後返臺經商,且能文善書,尤以書法著稱。大姐林慕安,嫁給兩江總督沈葆楨之孫、貴州巡撫沈瑜慶之子沈成棟。二姐林慕蘭嫁給嚴復之子嚴琥,嚴琥學問淵博,詩文書畫無一不通,佛學亦深有研究。

林家姻親圖

由於門風燻養,林熊光亦性喜讀書,往來無白丁。其在金石書畫、古董雜項等方面的收藏,也有極高的鑑賞能力,尤是在舅父陳寶琛,以及李宣龔、黃葆戉等鑑藏名家的幫助下,眼力愈佳。

此外,對於心頭所好,林熊光素來一擲千金,書室之中自然是“珍寶無算,卷軸盈篋”。其又因得宋蘭亭硯一方及其硯拓,並寶藏宋代名跡甚富,故易其齋名為“寶宋室”。著有《寶宋室筆記》。

吳昌碩(1844-1927) 篆書“寶宋室”

鏡心 水墨紙本

鈐印:

老缶、俊卿之印、倉碩、虛素

出版:

1。《吳昌碩書畫選》,倦勤齋藝術有限公司,2000年。

2。《吳昌碩匾額書法集》,第144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年。

3。鄒濤主編《吳昌碩全集 書法卷 3》,第79頁,2017年。

說明:

林朗庵上款。他嘗得宋蘭亭硯一方及其硯拓,故倩吳昌碩為其書“寶宋室”以為齋號。林朗庵(1897-1971),名熊光,號磊齋,臺灣板橋林家後裔。1923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經濟系,三十年代居日經商,至臺灣1945年光復後才返臺。精鑑賞,富收藏,家藏有宋徐熙《蟬蝶圖》、米友仁《江上圖》、李公麟《春宴圖》以及燕文貴《夏山行旅圖》等宋元真跡,著有《寶宋室筆記》。

34×115 cm。 13 3/8×45 1/4 in。 約3。5平尺

RMB:

1,500,000-2,600,000

吳昌碩(1844-1927) 篆書“寶宋室”

“寶宋室”的齋號,是一九二四年十一月林熊光請吳昌碩為之題寫,時缶翁已八十一歲,正是“人書俱老”之時。在齋匾中,吳昌碩並賦詩二首作長跋,說明此風雅事的來龍去脈。

(一)“飢能不食成完璧,醉想移觴坐半酣。社酒治聾何日事,茂林修竹就清談。風流裙屐樂婆娑,心太平還紀永和。老我無能圖不得,人磨墨更墨人磨。宋人畫蘭亭風景於研之四周,水石人物,靡不精妙。研大如盂,刻畫尤稱古雅。曾藏吳江王氏話雨樓,磊齋先生得其舊拓,屬篆是額,媵以二絕句。甲子歲十一月既望,安吉吳昌碩,年八十一。”

(二)“宋研已歸,磊齋清秘。老缶又記。”

——吳昌碩題《寶宋室》

在題跋中,吳昌碩言及林熊光因得一方宋代蘭亭古硯,並此硯舊拓,故題齋名“寶宋室”。王羲之的蘭亭雅集,曲水流觴,文人第一修禊事也,所書的《蘭亭序》,亦被奉為“天下第一行書”。後世以此為題的創作,更是數之不盡。

其中硯雕“蘭亭修禊圖”,據宋代硯學家葉樾《端溪硯譜》記載,當始於北宋。而遺存的“宋蘭亭古硯”則寥若星辰,幾不可得。乾隆皇帝舉一國之力編撰的《西清硯譜》中,共載錄五方,依次為宋米芾端石蘭亭硯、宋薛紹彭綠端蘭亭硯、南宋綠端蘭亭硯、宋綠端蘭亭硯、蠖村石蘭亭硯。

《欽定西清硯譜》 宋米芾蘭亭硯,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林熊光所得的“宋蘭亭古硯”,曾藏吳江王氏話雨樓,其真物今已無考,然據缶翁所言“宋人畫蘭亭風景於研之四周,水石人物,靡不精妙”,最接近的或是“宋薛紹彭綠端蘭亭硯”、“南宋綠端蘭亭硯”。

此二硯,據《西清硯譜》載,硯之四面亦皆刻“蘭亭修禊圖”,刀法圓勁,精細入微。

“宋端溪綠石為之,通體刻蘭亭稧飲景……與宋綠端石蘭亭硯同工,而彼淺雕深秀,此則陽文隱起,刻劃圓勁,其為宋人舊制無疑。”

——宋薛紹彭綠端蘭亭硯

“宋坑綠端石,質極潤致,面及側面四周通刻蘭亭修稧景,……通體刀法圓勁,精細如髮,不減龍眠白描之筆……”

——南宋綠端蘭亭硯

筆者考,“吳江王氏話雨樓”為王濂居所,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其子王楠,字任堂,號話雨樓主人,博學好古,搜周秦以下金石文字至數千種,著有《金石考》和《話雨樓詩抄》。話雨樓金石收藏,富甲於邑中,一時名滿江南。歷經三代後,逐漸式微,所藏佚散。民國沈雲《盛湖竹枝詞》中,曾有詩《話雨樓王氏》雲:“好古誰如話雨樓,牆東三世擅風流。螢而今金石飄零盡,問有遺書幾卷留。”

《話雨樓法書》,舊拓本

林熊光喜好金石,而“宋蘭亭古硯”,可稱“至寶”,得之自是喜不自勝。在硯臺收藏方面,其所藏亦豐,如“清乾隆御銘 宋端石三十六洞天硯”,即為其舊藏。《沈氏硯林》中不少古硯,亦曾入“寶宋室”中,如李清照閨閣研、許有介游龍研、呂晚村井餑研、曾國藩丹心研、吳平齋校書研等,現寄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在“許有介游龍研”硯盒中,有一林熊光手書字條“石友藏硯,拾餘年前為日本橋本關雪捆載東來,今年散出,餘獲數枚,此其壹,此譜中之上選焉”。

[1]

可知這些沈石友舊物,橋本關雪收藏後,復為林熊光在日本所獲。

古硯收藏中,流傳“舊有《西清硯譜》,今有《沈氏硯林》”之說,二譜比肩,前者顯見皇室長物無所不包,後者則盡得文人格調逸趣,可見林熊光收藏的“沈石友舊藏古硯”,絕非凡品。沈石友與吳昌碩,是莫逆之交,彼此金石之誼亦深厚。《沈氏硯林》為吳昌碩題簽,所錄古硯諸多為缶翁刻銘,如“許有介游龍研”即為其一。

吳昌碩 篆書“寶宋室”,區域性

林熊光亦富古璽、印石收藏,並著有《磊齋鈢印選存》十冊,惜因戰火而被毀諸多。在《林朗庵乙酉劫後所用印留影》中,其序稱“餘歷年請諸友刻藏用印百餘顆,乙酉東京寓居受炸燬,殆全部損失。是後求知友所刻及燼餘之印,鈐成壹冊,以資記錄。”據言,羅振玉、黃賓虹的藏印,亦曾為林熊光所得。

[2]

一九二三年,臺灣篆刻藏家,成立“婆娑洋印會”,會員每月以印會用箋紙鈐印兩方以上,彙集成冊,名《婆娑小景》,爾後林熊光亦參加入會。而缶翁又是彼時聲名最盛的“金石書畫家”,書法絕佳,亦是篆刻巨擘,在日本被尊為“印聖”,地位幾乎不亞於“書聖”王羲之。

故而在林熊光得“宋蘭亭古硯”後,請題寫齋名,舍缶翁其誰。此“寶宋室”是吳昌碩一九二四年所書,時林熊光加入“婆娑洋印會”未久,因此缶翁題跋中,詩云“風流裙屐樂婆娑,心太平還紀永和”,即是以“婆娑”指“洋印會”,“永和”代稱“蘭亭硯”。

吳昌碩 篆書“寶宋室”,區域性

吳昌碩(1844-1927)

筆者考鄒濤編寫《吳昌碩全集 篆刻卷》,己未年(1920)冬,吳昌碩曾為林熊光治印“林熊光印”、“朗闇”二印,邊款分別為“己未大寒節,安吉吳昌碩”、“朗庵先生正刻,七十六叟老缶,時己未冬仲”。由此可見,早在林熊光還在日本留學時期,其便已與缶翁有“金石交契”。

鄒濤編寫《吳昌碩全集 篆刻卷》,P246,上海書畫出版社,2018年。

林熊光收藏的精稀名畫,亦是罕有其匹。如北宋徐熙《蟬蝶圖》、米友仁《江上圖》、李公麟《春讌圖》、燕文貴《夏山行旅圖》(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以及南宋趙伯駒《海天落照圖》(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金李平甫《江鄉落照圖》、張即之《李衎墓誌銘稿》(日本有鄰館藏)等,皆名跡也。

另據北宋黃庭堅《王史二氏墓誌銘稿》(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捲上題跋“大正八年己未五月八日,餘以萬五千金,易得此名跡於東都之文求堂主田中氏,歡喜無量。遂以尊山谷室名餘齋,以誌喜也。”可知,其亦曾以“萬五千金”鉅款,購藏此傳世之作,犬養毅曾謂此“蓋天下第一墨寶”,並書題記。

北宋黃庭堅《王史二氏墓誌銘稿》,區域性,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此外,在《張明傑:林熊光及其書畫鑑藏》文中,民國時期,日本《書苑》、《文人畫選》等書畫專刊,曾刊載過諸多林熊光舊藏的名作。其中,《書苑》載其藏明趙左《水墨山水畫冊》(十二開)、王穉登《真跡詩卷》、王虛舟《篆字如南山壽幅》等。《文人畫選》收錄其藏王時敏《疊嶂草堂圖》、方士庶《松柏同春圖》、辺壽民《畫冊》和奚岡《山水冊》。

另有《現日本中國名畫目錄》中,收有夏㫤《瀟湘風雨圖卷》、楊文聰《山水卷》、道濟《紀遊圖詠冊》《山水精品冊》(各十二開)、朱耷《書畫合璧卷》及徐揚《御題臨大痴山水卷》。《大東美術》收錄明徐渭《花果魚蟹圖卷》,以及《國華》雜誌還曾以玻璃版影印其所藏元吳鎮《嘉禾八景圖卷》,

[3]

這些皆曾為“寶宋室”秘藏。

林熊光舊藏吳鎮《嘉禾八景圖》,區域性,(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而張明傑《林熊光及其書畫鑑藏》文中亦考,三省堂《書菀》雜誌自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四三年二月,短短四年間,亦曾刊載林熊光舊藏書畫十八件。

[4]

這些明清書畫,分別為李世倬《墨筆山水》、李日華《墨筆山水軸》、錢維城《墨筆山水立軸》、祝允明《草書詩卷》、鄭燮《書畫合璧軸》、梅清《山水立軸》、冒襄《畫梅立軸》、陳潮《篆書立軸》、郭詡《畫張子房小景圖軸》、高鳳翰《水墨松泉圖立軸》、伊秉綬《行書七言絕句立軸》、黃慎《人物立軸》、王穉登《草書五言絕句立軸》、藍瑛《淡彩霜桕文禽立軸》、笪重光《書張燕公詩立軸》、陸治《著色牡丹直幅》、羅聘《狗兒園立軸》、程鳴《山水立軸》。

一九四二年,趙之謙先生遺作展覽會,亦不乏林熊光舊藏。如行楷篆隸書額《讀書便佳》《九書屋》《意可園》《琴心花韻之軒》、書幅《晴窗賞古圖題詠》、畫卷《異魚圖》等。

[5]

而王翬《仿李營邱江山雪霽圖卷》(大阪市立美術館),亦是其舊藏之一。京都美術俱樂部曾印製《寶宋室藏明清書畫便面展觀目錄》,當中更載其各類書畫達二百餘件,其中明清名家扇面八十七面、畫冊類三十冊、畫卷類四十卷、畫軸類四十八軸。其中包括梁楷《寒山拾得圖》、呂東萊《誥敕卷》、李唐《平堤散牧卷》等。

[6]

林熊光舊藏王翬《仿李營邱江山雪霽圖卷》,區域性,(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由於林熊光書畫收藏,其數極富,質素亦極高,實難以盡足,近代藏家中亦難有媲美者,浮光掠影足矣。同時亦可見,缶翁為其所書“寶宋室”,既慶其藏“宋蘭亭古硯”,亦或顏其齋,以贊其“累月不能盡觀”的名跡、古璽、金石等收藏。至於曾經其手的鉅作,則無法量估,不再贅言。

此“寶宋室”,是林熊光最為喜愛的齋號,其頗多書畫鈐有“寶宋室”、“寶宋室秘笈印”、“曾藏寶宋室”等。而吳昌碩篆書寫額,行書作跋,書風雄強,筆墨酣飽,而骨力內蘊,金石味俱足,如此長跋,在缶翁的橫披書作中,亦屬少見,實可謂其精絕之作。

其書得益於石鼓文甚多,曾言數十載每臨石鼓,日復又一日之境。魯堅《西泠印社記》中,亦贊其“制書鑿印,能亂石鼓之真”。而其行、篆,亦是里程碑式人物,是古今書壇,融碑帖於一爐,又另闢蹊徑,開宗立派的巨擘也。

吳昌碩 篆書“寶宋室”,區域性

是作曾出版於《吳昌碩書畫選》《吳昌碩匾額書法集》《吳昌碩全集 書法卷 3》等權威缶翁專著。筆者另考,其亦著錄於朱關田編寫《吳昌碩紀年書法繪畫篆燒錄》《吳昌碩年譜長編》中,愈顯其珍也。識者寶之。

[1]《常熟文史 第24輯》P212-213,常熟市政協文史工作委員會,1996年。

[2] [3] [4] [5] [6] 張明傑:林熊光及其書畫鑑藏,見澎湃新聞《讀書》新刊(本文林熊光部分書畫收藏,參考自此,特以註明)

▲ 同古堂堅持原創

感謝關注並歡迎轉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上一篇:20味常用中藥能組合成多少經方呢?家中最好常備,必要時能應急
下一篇:鋼結構工程規範新舊條款重點及主要變化情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