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遊記)長城腳下拿子峪

圖文為原創

站在長城上拍攝拿子峪村

拿子峪隸屬秦皇島市海港區駐操營鎮,距市區35公里,走秦青公路過了義院口橋左轉即是。拿子峪成村於明萬曆初,最早的村民是長城守軍,當時來自山東紅登縣的徐、馮、蔣等八戶被移民充當樓臺軍,駐守該口,開始住在敵樓中,後搬到山下逐漸形成村落。因此地有麻砟礦石,得村名麻砟峪,後諧稱拿子峪。

俯拍拿子峪村

拿子峪是長城腳下的一個小山村,百十戶人家、300口人。村西、北山上有明長城,該段長城為東北、西南走向,東北接義院口、板廠峪,西南連花場峪。正值冬季,草木凋落,視野十分開闊,站在拿子峪村口四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自東向西穿過村街,損毀程度不等的長城城牆和敵樓、垛口就近在眼前了,從省政府所立文物保護石碑上可知,拿子峪是秦皇島境內明長城海港區段與青龍縣段的分界點。

長城腳下烽火臺

橫跨於小河谷之上的平板石橋連線兩山的長城,不知道石橋是否與長城建於同一年代,但橋北面與城牆相接的條石基礎應該是古蹟。長城外側約50米處,緊靠河谷南岸小路邊,有一座高約10米、見方4米的烽火臺,條石基礎、塊石牆體,上部青磚砌築,頂端垛口及吐水石槽儲存完好。烽火臺俗稱烽堠,亦稱煙墩,功能是發現敵情時傳遞訊息,白天施煙、夜間點火,鄰臺見後依樣隨之,直至軍事中樞機構。拿子峪口附近共有三座形狀、大小類似的烽火臺,呈犄角配置成烽堠群。我圍著烽火臺轉了兩圈,沒發現任何樓梯,四面牆體均不見出入口,也看不出人為堵上的痕跡,是一座典型的實心樓臺,那麼守臺士兵是如何上下燃放烽火的呢?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百思不得其解。

拿子峪長城

拿子峪口寬不足20米,是附屬於義院口的一個小口,據記載,義院口因石河干流經過,谷地寬闊,屬於要衝,明代時常遭蒙古軍隊侵擾。為抵禦外虜,需儲備大量火炮、石礌,而位於義院口西南1。5公里的拿子峪就是義院口關的火藥庫,上世紀80年代在此出土的石炮、碉礌等也證實了這一點。時光交替,歲月匆匆,曾經的烽火硝煙、刀光劍影早已蹤跡全無,如今的拿子峪,阡陌縱橫、果樹滿山,是一個古樸安靜的小村莊。

遠處是拿子峪東北面的長城

自拿子峪口沿明長城穿越,東北可到義院口、西南可到花廠峪,據說到義院口那一段難度較大,於是我們選擇了西南方向,正好也與之前爬過的花廠峪長城銜接。拿子峪西南的山曰大煙台山,海拔 675。3米,登上第一座只剩基座的敵樓遙望,至大煙台山頂共有10座敵樓,其中多數毀損嚴重,有幾座甚至與城牆混為一體,只有從城牆下往上看才能辨出是樓。這一段城牆為立面包磚、內砌碎石,敵樓均採用條石基礎、青磚牆體,看上去非常堅實牢固。

巍巍長城

殘存的城牆與烽火臺遙遙相對

儲存相對完好的敵樓氣勢宏偉,即便已經全毀的敵樓,樓與城牆結合部也能看出昔日的恢弘壯觀。第三座敵樓首層的樣子還在,從古老的拱券門洞望開去,長城內外天高地闊,大好河山一覽無遺。前幾天的一場雪還未化,鋪就在茫茫山野間、層層梯田上,與蒼蒼蒿草、黃黃樹葉、青青油松一起跳躍起伏著,在晴朗的陽光下構成一幅簡約而美麗的山野畫卷。

雪後的山野

攀爬拿子峪長城,基本都是沿著古城牆體,坡度不算陡峭但磚石松動,需小心踩穩站實。冬季爬山沒多少風景可看,適合踐行爬山不看景的俗訓,但隨處可見的老梨樹、山杏樹和杜鵑花無言地作著春天的邀請,讓我們不禁憧憬起點綴於天地間的那一樹樹粉白、一簇簇紅豔。一鼓作氣登頂大煙台山,傳說中的媳婦樓就近在眼前了。在秦皇島境內,被稱為媳婦樓的有兩處,一處在董家口,一處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座。這座媳婦樓儲存完好,二層之上的樓櫓尚存,很像一間小巧玲瓏的閨房。

媳婦樓

媳婦樓跟花廠峪那邊的敵樓一樣,門視窗都有精美的石雕,圖案有葫蘆、蓮花、石榴、花瓶等,寓意福祿清廉、多子多福,寄託那些遠離家鄉、親人的工匠們的祝福與嚮往。關於媳婦樓的來歷,有說源於明朝山東籍女子到長城千里尋夫,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夫妻團聚在戍樓,後其夫戰死沙場,她毅然替夫從軍、戍邊衛國的動人故事;有說因為該樓外觀雋逸、構造精巧,加之拱券上陰柔秀氣、栩栩如生的雕飾花紋頗有女子的溫婉多情,故以媳婦樓稱之。不管媳婦樓究竟為何而來,她都因其每一塊磚石所飽含的悽美傳說成為長城文化的重要內容,千百年來默默矗立山巔,見證著祖國山河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冬日陽光

站在高高的媳婦樓上,輕輕哼唱那首《長城長》:“都說長城內外百花香,你知道幾經風雪霜,凝聚了千萬英雄志士的血肉,托出萬里山河一輪紅太陽……太陽照,長城長,長城雄風萬古揚,你要問長城在哪裡,就在咱老百姓的心坎上!”是啊,在今天的和平年代,萬里長城已經失去了它的軍事防禦功能,但它作為中華民族剛阿不屈精神象徵的意義卻愈加重要,每一個炎黃子孫應該也必須接續奮鬥,築牢新的長城,讓長城精神代代相傳並不斷髮揚光大。

上一篇:“家有四聲叫,不是好徵兆”,聽著不討喜,是哪四聲呢?
下一篇:老公我發現了,不是我的開車技術好,是別人躲我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