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古代怎麼消毒?怎麼控制“瘟疫”的傳播?

古代傳染病也經常發生,時稱為“

瘟疫

”,致病因素

稱為癘氣或戾氣,透過空氣傳染或直接接觸傳染,既可散發,又可成流行之疫。

古代瘟疫的爆發,或是因

自然災害

,如

水、旱、蝗、震、飢、暑等等災害,或是因為

戰爭動亂

此二類發生後多會導致大量人員的死亡,屍體無法得到及時的處置,聚集腐敗、滋生大量病害病菌,傳播致病,廣為傳染。

這或許就是有句話講的那樣,“

大災後必有大疫

”。

還有一部分是由於

季節的失調

導致的。

《禮記·月令》裡記載,“孟春行秋令,則其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仲夏行秋令,民殃於疫。孟秋行夏令,民多瘧疾。”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裡敘述,“

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十年之間,家族人員死亡了三分之二,傷寒致死的佔十分之七。可見古代傳染病的猖獗。

那麼,在平時古人是怎樣預防瘟疫的呢?

首先,注意“

病從口入

”之理,注重飲食的衛生,水要燒開了喝,尤其是

得病死的禽畜也是不能吃的

,以防巨量病菌的攝入。

其次,注意房間內的通風,常更換室內空氣,以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潔。

再就是,順應時令季節的變換,熱時納涼,冷時添衣,以防外感。

如果發生瘟疫後,

古人是怎麼樣來防控消毒的呢?

首先在發生瘟疫後,隔離患病之人,把病人集中在一塊治療,使仍還健康的人儘量接觸不到傳染源。

其次,

一般把病人使用衣物用蒸煮的方法,進行

高溫滅菌

比如《仙方合集•闢瘟諸方》裡記載“天行時疫傳染,凡患疫之家,將病人衣服於甑上蒸過,則一家不染“。

再就是用

中藥燒煙

,進行空氣消毒,既能

闢穢,又能化溼以消除疫毒。

這樣可以干擾病菌,祛毒祛疫,調和環境。用藥也多為芳香化溼、通經開竅、清熱解毒之類。

明代李時珍曾說:“張仲景闢一切惡氣,用蒼朮同豬蹄甲燒煙。陶隱居亦言術能除惡氣,弭災疹。故今病疫及歲旦,

人家往往燒蒼朮以辟邪氣

。”《本草綱目》一書中有明確記載。

清代的《驗方新編》有空氣消毒方,以“蒼朮末、紅棗,共搗為丸如彈子大,不時燒之,可免時疫不染。”

古人重視用蒼朮燒煙避穢。蒼朮味道芳香,

內可化溼濁之鬱,外能散風溼之邪,燒煙亦有空氣消毒之功

還有一種是,把

中藥製成香囊

懸掛於門戶、帳前或佩戴於手臂、頭頂

,用來祛除周邊癘氣,控制疫毒的傳染。

比如,可用藥物懸掛或佩戴的方法,或懸掛於門戶、帳前或佩戴於手臂、頭頂,可以有效預防疫毒感染。

民間曾有“

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

”之說。佩戴香囊,雖是一種民俗,但也是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

大多用蒼朮、貫眾、藿香、佩蘭、石菖蒲、冰片、丁香、薄荷、艾葉、蘇梗等中藥組成方子,碾碎或打成粗粉,裝入香囊後使用

孕婦和芳香易過敏者不宜使用)。

由此可知,古人非常重視瘟疫的防控和消毒,所採用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

幾千年來的對抗瘟疫的實踐可以證明

即使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以上這些預防疫毒的

方法仍可借鑑

感謝閱讀、點贊、關注和讚賞[謝謝]

——胡傳敏——

上一篇:江南如夢,你只是不小心走進了同裡古鎮
下一篇:企業智慧用電監測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