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難忘的知青記憶(十九)

前屯後山

翻過林楊前面的大山是松木河大隊,我們習慣稱之為“前屯”;而林場的後面是一座更大的山,我們習慣稱之為“後山”。

去前屯走山路大約有三里地左右,去前屯也可以走大路,但有些繞遠,知青們都願意走小路,而我信奉“寧走十里遠,不走一步坎”的格言,喜歡繞遠走大路。

在松木河林場與松木河大隊中間的山坡上有個小學校,是林場與大隊聯辦的,學生也是林場和大隊兩家的,大隊出校舍,林場出師資,記得上海知青宗麗華、渠開榮,樺川知青潘麗芬和林場子弟周巧娟、高曉玲等先後在小學校裡當過老師。

渠開榮(前排右)潘麗芬(後排左)與樺川知青及同學

周巧娟(後排)渠開榮(前左)尹萬華(林場子弟前右)

據說松木河大隊原來是個畜牧場,後來從樺川縣悅勝村移民過來一部分村民,改為松木河村。

松木河大隊是個小村莊,也就50多戶人家,村子裡的房子雖說都是土房,但還算規整,基本都是南北走向。記憶最深的是村裡的供銷社,知青們常去光顧。供銷社不算太大,東西也不是很全,也就是些普通的針頭線腦,柴米油鹽醬醋和菸酒等日常生活用品,而我們除了買些牙膏、雪花膏之外,更吸引我們的是煙,還有兌了水的白酒,在那個年代,既使是兌了水的酒,也比現在的酒好喝,因為那個年代的酒一般都是純糧食的,喝了不上頭。

松木河大隊

供銷社的經營者姓劉,50多歲,個子不高,圓圓的大腦袋,胖乎乎的臉,有些禿頂,我們習慣稱他為老劉頭,聽說一輩子沒有結婚,是個老光棍。我們每次去買東西時,總能看見一個化了濃妝,嘴裡叼著菸捲,穿件大紅衣服,臉上擦著厚粉,打扮得妖里妖氣的30多歲的胖女人呆在供銷社,每次見到我們,她都皮笑肉不笑地與我們搭訕,但知青們都對她嗤之以鼻,不願搭理她,她也不以為然。傳言這個女人是老劉頭的相好,沒了男人,自己帶個孩子,生活很困難,靠老劉頭接濟度日,其實也挺可憐的。

記得那年秋天的一個傍晚,天下著小雨,我和翁樹範從前屯供銷社買了五斤散裝白酒,兩盒魚肉罐頭,兩盒豬肉罐頭,還有兩瓶紅葡萄酒;楊培遲利用食堂做飯的便利條件,做了兩個菜一個湯,記得好像一個是炒土豆片,一個是純豆角;何常濱從後山採了兩飯盒又大又肥秋木耳,又從林場的菜地裡順了些大蔥,我們兄弟四人在食堂人員的宿舍裡,從晚上喝到半夜,把五斤白酒全部喝光,又喝了兩瓶紅葡萄酒,哼著流行歌曲進入了夢鄉……

林場後山有一條彎彎曲曲非常僻靜的小路,通向另外一座大山,這座山的半山腰住著一戶姓金的獵戶,是遠近聞名的炮手,槍法出神入化。那是一個世外桃園,遠離現代文明。金炮手有很多傳奇故事,說他在山裡隻身鬥狗熊,打死過孤豬,在山裡被群狼追了一天一夜,是他們家的狗救了他。

我曾在場部見過一次“金炮手”,裝扮有些像林海雪原裡的李勇奇,高大、彪悍、堅忍、剛毅、冷酷,不苟言笑。“金炮手”家中養了好多條非常兇狠的獵犬,讓人望而生畏,我有幾次想去探訪這位傳奇式人物,卻因為狗太兇狠不敢近前,留下一點點遺憾。

多少年過去了,很多記憶已經模糊了,但我永遠也忘不了那條古樸、自然、蒼桑、幽靜、永無盡頭的小路,遐想無限……

幽靜的小路

上一篇:二十大精神宣講員進企業進機關 宣講身邊安全感
下一篇:和客戶發展長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