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清明節祭祖掃墓,這些禁忌你都知道嗎?

清明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古時又叫踏青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鬼節等等。清明節這些禁忌,我今天作為一種特色民俗民風,特此分享出來,與大家共勉!

一、和家人一起清明掃墓祭祀,一定要和和睦睦,切勿爭吵。正是這樣祭祖的節假日,恰好可以利用這個時間來一個聚會,增進感情。清明節是看望長眠在地下已故的親人。祖輩們看到自己的後輩熱熱鬧鬧、和和睦睦來掃墓,也會非常的欣慰。

哈,別說我迷信哈?信則有,不信則無,搞好家庭團結才是根本。

一個家族的人儘量要做到扶老攜幼,對年齡較大的人多點尊敬,要多給孩子講解如何孝老敬老之事。清明掃墓是個緬懷先人,寄託哀思、也是教育後人的最佳時間,弘揚以孝為先的傳統美德,我們可不要錯過這個大好機會。

二、掃墓要穿戴肅靜的服飾,禁忌穿紅色。穿扮花枝招展、嘻嘻哈哈,是對逝者最大的不敬。一定要尊敬先人,對四周的亡者亦予以尊重,不要胡言亂語。

三、不適合參加掃墓的人。有關流傳,年高而行動不便的老人、身患重疾者、孕婦以及三歲以下的孩子,都是不適合去墓地祭奠的人。

我想,主要是因為墓地往往在山上,身體不好的人不利行動。另外有關記錄和流傳,孕婦與孩子不宜去掃墓。聽說是陽氣不足之時,孕婦與孩子比較容易受到墓地中陰邪之氣的侵襲。算不算迷信呢?你說了算,反正我信了!

四、清明掃墓的程式。墓地是我們已故先人的房子,據說將墓園打掃乾淨,實際上就是我們後人就是給我們的先人修理一下房子,打掃一下衛生,讓我們的先人,乾乾淨淨,無憂無慮的在此安息。

有關記錄,清明節掃墓對程式比較講究:修整墓地——上香——上供品——敬酒——拜祭——放鞭炮——供奉鮮花。

我個人觀點,也沒必要嚴格按這個程式吧?湘西人稱掃墓為掛清,自己也一直未弄懂到底掛清是哪個清(青、親)?感覺哪個字,都有它蘊藏的含義。昨天我來到鄉下掃墓,由於時間關係,上完香燒點紙,放掛鞭炮就匆匆回家了。雖然也帶了刀,因墳頭以前修整過,這次感覺沒太大必要。

祭祀是清明節祭祖的核心,它是寄託哀思,對先輩們的一種懷念,也是非常嚴肅的民俗民風。老人說還能與先人心靈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這就是風水、人和大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理念。這次,我徹底受教了,很敬畏!

掃墓祭拜完畢,湘西習俗是在墳前掛上白色或七彩的清明紙,有些地方可能是供奉鮮花。清明節祭祀表達的意願基本差不多,讓外人看來,知道此墳後人興旺。

五、有句民諺“早清明,晚十一”。清明祭奠先人,儘可能早點安排,可以在清明前一週兩週。據說,清明節當天是不準上墳祭祖的,也許只是我們湘西的風俗吧?具體也不知道有什麼說法。既然流傳下來了,應該有其中的道理。

六、遠在外地,如何過清明。當今社會,現實中很多人背井離鄉,回家掃墓可以說是千里迢迢,花費財力不說,關鍵是時間,回家一趟就需要好幾天,顯然有點不現實。我個人覺得,不到墓地,也可以一樣的寄託哀思。清明節到了,只要當你心裡能記住先輩們,或者委託自己親屬去掛清,有心則靈。

七、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承已久文化,各地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民風。清明節不僅僅是寄託哀思,懷念先輩;更多的也是給我們傳遞一種家風教育和家庭情懷,引導我們晚輩樹立以孝為先,家庭和睦,尊老愛幼良好美德和樂觀生活的人生態度。

上一篇:圓融和合—攪胎美術瓷的融合之美
下一篇:144張麻將牌,涵括了老莊孔孟、諸子百家,你玩的都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