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刁師傅和他三線建設的老廠

周家琴/文 雁子/編輯

這裡是德陽三線建設工業遺存之地,是較為完整的三線建設博物館,是德陽工業·三線建設文學藝術創作示範基地,是刁師傅為之奮鬥一生的老廠,也是我心中的另一個“798”殿堂——金鑫股份有限公司。

這是辛丑年2021年的春天,我隨“禮讚百年·走進德陽”四川散文名家採風隊伍來到德陽,美麗的德陽是四川省重工業城市,金鑫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個特殊時代的工業標本。

我們是跟隨刁師傅的腳步走進金鑫老廠的。

戴著深度近視眼鏡兒的刁師傅站在鐵門口,他消瘦高挑的身材剛好被一束穿瓦而入的陽光明晃晃的照著,幾個外地來的文友排著隊嘻嘻哈哈候著與他合影,原因是刁師傅剛剛冒出的那句話:這間房子子就是我當年的辦公屋。

塗著藍漆的門彷彿還算硬朗,鏽跡斑斑的門頂上窗框半開啟,幾個亂七八糟的粉筆字趴在鐵門上,字跡能辮清,諸如“放焊絲”“早上用”“71人”的字樣。鐵門緊閉,鐵鏽色的牆磚顏色模糊。牆上那塊黑板到是有些引人注目。黑板是鑲嵌在牆壁上的,也就學校教室裡黑板那般大。老黑板上的諸多黑漆被時間磨損得差不多了,露出一團黑一團灰的舊樣。黑板上頂端寫著一排名字,每個名字下方豎著寫有很多“正”,那些“正”字長短不一,最下端標有“73”“53”“62”的數字。可能是班組內搞了個啥投票選舉。一段塵封的往事在這瞬間彷彿打開了,刁師傅站在老廠房自己的辦公屋前,感慨萬千,噓噓不已。

整個廠房表現出破舊凋零的樣子,只有那些龐大的車床一動不動站立在廠房內。聽不見車床“轟隆”“赫絲”的轉動聲,如今的金鑫老廠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刁師傅也從老廠退休了很多年,重拾起年輕時喜歡的文學鋼筆,開始書寫回憶自己與老廠的傳奇經歷,開始追求自己的文學夢。

我口中的刁師傅叫刁平,和他認識是去年夏天共同參加一個文學採風活動。當時和德陽幾個文友一起喝茶聊天,我稱他刁老師,知道刁老師是跟我一樣喜歡跟文字打交道的人,知道他和光明、海文和曉英一樣都是德陽的文友,四川小有名氣的作家。到了德陽,到了金鑫,才知道刁老師其實是有名的刁師傅,也是讓人崇敬的刁廠長。

一.從青澀工人到老將回鄉

17歲那年,刁平還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夥子,從自貢農村來到德陽,填了一張改變他命運的表格——招工登記表。從此他走進了“四川省建築工程局機械修造廠”(即如今的金鑫股份有限公司)的大門,開啟來他嶄新的人生旅程,這個旅程是從1974年的夏天開始的。

刁平

刁平分到工廠的初始工作是到“熱處理”車間當一名學徒工。熱處理不是簡單的升溫降溫那麼簡單的工作。熱處理:就是將工件在介質中加熱到一定溫度並保溫一定時間,然後用一定速度冷卻,以改變金屬的組織結構,從而改變效能的工藝。勤奮好學不怕吃苦的小青年刁平很快掌握了“熱處理”過經過脈的技術,每月領著19元2角錢的工資,熱處理是高溫作業,算是有害工種,每月還可以領取有害工種的勞動保健,這些勞保待遇包括白糖黃豆各半斤和一斤肉票。這些福利待遇在當時是讓很多人羨慕的。

“刁老師,你在金鑫工廠幹了幾十年退休,其間的經歷一定很豐富吧。能簡單給我講講嗎?”

“八0年任鑄造車間工會主席,後任廠工會幹事,汽車修理車間工會主席兼團支部書記,八五年∽八七年在省黨校系統學習,八八年∽八九在鑄造車間協助做政工工作,八九年∽九一年任廠建築工程隊工會主席,九二年起歷任鑄造車間熱處理工段工段長,七分廠副廠長(主持工作)、五分廠廠長、金鑫社會服務公司物業管理科科長,二0一二年底退休。退休都快十年了。

刁老師對自己的工作經歷如數家珍,這是一個老工人老幹部心底最清晰最自豪的記憶。

從一個車間學徒工,到成長為車間團支部書記、工會主席、副廠長、廠長。這一路走來,不單單是一個人在蛻變,工廠也在歷史的洪流中更替變化。“建築工業部第一工程局機械廠——建工部西南工程管理局機械化施工公司機械修配廠——四川省建築工程局第二建築機械廠——四川省建築工程局機械修造廠——四川省建築工程機械廠——東方石化通用裝置總廠(由四川省建築工程機械廠和德陽市礦山機械廠合併成立)——金鑫股份有限責任公司”。

春天的陽光溫暖而明麗,金鑫工廠如今已經規劃成德陽三線建設博物館,這裡儲存著最豐富最原始的三線建設重工業遺存。

我和刁老師穿梭在工廠的生產區和生活區,重回老廠,難免觸景生情,一定會勾起許多回憶,那些揮汗如雨的熱處理車間工作往事,是刁老師心中最難以磨滅的印記。

“在上世紀的七十年代後期,炎熱的夏天,我們跟著老師傅頂著大太陽步行去二重廠,用V型鐵兩頭支起直徑約150毫米、長十幾米的無縫鋼管,中間加熱、固定並自然冷卻的笨辦法,矯正了嚴重彎曲的長型管材;八十年代,我們利用東北搬來的、淘汰的車床,將直徑5至12毫米鋼絲製作成標準彈簧;九十年代初期,我們用普通的75千瓦箱式電阻爐和普通水池油池,以七八米長的廢鐵管作工裝,利用槓桿原理,解決了3型和5型抽油機齒輪鑄鋼毛呸的調質難題……如今我回想起那些場景,真的會感覺到作為三線人的驕傲和自豪。”

刁老師還給我講起他們三十年前修建一個500多平方米的熱處理車間的事,屋面板採用的是混凝土預製板,一塊預製板有一噸多重,因為受各種條件的限制,只得靠人工把那塊龐然大物抬上去。大傢伙齊心協力,他們先用施工架管和木質跳板搭建了一條兩米寬、有緩坡的“路”,“路”的兩邊沒有護欄,因為混凝土預製板長,這“路”要轉幾個彎,所以兩側要懸空。那天,全隊三十多名的男同胞輪番上陣,用木棍粗繩子套上預製板,在隊長的指揮下,他們喊著號子,肩抬著這一噸多的預製板艱難的、一步一步的在緩坡上挪動,到了房頂,還要抬著預製板,沿著約三四十公分寬的磚牆頂端或者混凝土圈樑挪動,將其放到預定地點……

一顆枝幹粗壯的紫薇樹正舒展著嫩葉在春風裡搖曳。刁老師說:這顆紫薇樹樹齡有100多歲了,是我們老廠樹木園裡最值得驕傲的名貴樹木,那邊還有幾株紫薇樹,都是年長樹。刁師傅停頓了片刻,繼續給我聊起他在這裡的往事。

刁師傅說:“關於我們這些二代三線人的工廠情懷,有件十多年前的事至今仍然記憶憂新。那是一個夏天,一夜的大暴雨,讓我們在早上出門時發現整個工農村家屬區到處是積水,我在安排好生活區家屬樓院排水工作後,又冒雨前往了廠區,由於積水,計程車和當地的“野的”車都不願前往,我只好撐著雨傘步行,由於是週末,職工都在休息。到了廠區,我見到了先期到達的候德芳董事長,劉承國副總經理,保衛部李斌部長和社會服務公司劉元慶經理等。我們淌著水在廠區查水情,候德芳指著傾斜或開裂的圍牆,還有低窪地泡在水中的零件和被大風吹得歪歪斜斜的樹木,十分沉重地說,這是前輩們留給我們的工廠,保護不好就是我們的失職,現在廠裡不景氣,但還是要搞維修維護,我和劉總去想辦法擠出資金,李部長做好安全工作,你們服務公司儘快查清損失,拿出方案,組織維修。領導快刀斬了亂麻,我們做具體工作的也緊緊跟上,隨後,做預算、購材料,我與劉元慶領著後勤員工和外請民工忙碌了好幾天,終於按要求把維修工作完成,廠領導又到現場仔細檢查,滿意後,候德芳那皺起的眉眼才漸漸舒展開來”。

若干年過去了,當時的勞動場景一直深深地烙在刁老師的記憶裡,這也成了他一生中最難忘的事。

我們轉悠到一個寬敞明亮的車間裡,這裡的房屋結構有些與眾不同,有點歐洲建築風格的影子。這裡是老廠的汽車修理工間。刁老師說,這是1958年修建的,房屋的結構是磚體結構,是前蘇聯專家設計的,兩側都是拱形牆洞,形狀就如國外的教堂,據稱是按照俄羅斯東正教教堂的風格建造的。

在金鑫三線建設博物館參觀採訪,時間因素所限,刁老師也只能帶走我走馬觀花式的遊覽轉悠,對一個重工業老廠的前世今生也只能是個淺淺地一知半解的瞭解,但是給我的震撼還是不小的。至少我知道了金鑫老廠裡那些做出了卓越貢獻的老金鑫人,大多數是從東北的吉林、遼寧和山東等地為了祖國的需要來到德陽的,在為國家三線建設的偉大宏圖征程中,他們奉獻了青春,奉獻了對祖國西部建設畢生的精力,不單單是刁平這樣的老黨員。我們還應該記住:曹子義、候德芳、邱錫福、李敬學、沈國富、朱喜成、孫志合、鄒景隆、紀寶增、高雲超……

關於工廠生產的工作點滴,儘管刁老師因為自己的優秀換了很多工種,無論在哪個工作崗位上刁老師都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廠子裡口碑極好。到了工會和宣傳部門工作後,多崗鍛鍊後的刁老師開始想用手中的筆記錄工廠的變遷,記錄那些人和事,記錄自己平凡卻有意義的人生。

二.從舉鐵的手到妙筆生花

“生活是種律動,須有光和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這變而不猛的曲折裡。”是啊,刁師傅在老廠裡奮鬥的光陰,也經歷了“人資分離”謀新生的時間節點,也經歷了社會大形勢下體制改革的陣痛,所有的經歷都是人生的一筆財富。如何用文字記錄一個特殊時代的歷史變遷,是刁師傅多年來一直思考的問題。

初相識是因為都喜歡文學,刁平老師在我印象中是一名作家,到了金鑫老廠,我對他的認識更深了一步,而且有些訝異,然後心生更多的敬意。對一名三線建設老工人的由衷敬意,對一名在文學道路上辛勤耕耘的老作家崇高的敬意。

一個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心中一直有一個文學夢想的刁師傅二00八年開始真正進入文字的書寫與表達,文學天賦較深的刁師傅在創作的海洋裡簡直是如魚得水,一篇篇詩歌散文如雨後春筍般長出來,而且紛紛在報刊雜誌上發表。十多年來,刁老師在各級媒體上發表散文、報告文學、現代詩歌和古詩詞作品多達二百餘篇首。多篇文字入選反映三線建設書藉或發表,除《八萬噸模鍛壓力機背後的故事》《歲月那端爐火紅》相繼發表外,2018年採寫的六篇(共三萬三千字)人物專訪也被收入到由德陽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印的《銘記一一63位德陽三線人口述史》(四川民族出飯社)中。

2018年度和2020年度兩次被省作協評選為全省作協系統先進個人。真正在德陽作家隊伍裡面起到一名老黨員老作家的先鋒模範作用,也是年輕作家心裡面的文學標杆人物。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退休後的刁老師致力於德陽市作協的協會組織工作,現為省作協會員、省詩詞協會會員、省散文學會會員、德陽市作協秘書長。

離開德陽有一段時間了,我記憶裡的金鑫老廠那些溫暖的人事,那些緘默的卻無尚榮光的機器車床們,那些紅牆灰牆的老房子,甚至那顆105歲的紫薇樹,都深深地留在我的心底。

夜未央,高原小城的夜尤為靜謐。

在朦朧的燈光下翻看在德陽採風的諸多照片,那張我和刁師傅站在門口的合影瞬間拉開記憶。刁師傅那句話依舊擲地有聲:老廠,磨去了我38年時光,雖然我失去了包括青春在內的很多,但是我在這裡獲得的更為重要,因為我懂得了,有一種精神叫奮鬥。

作者與刁平老師

個人簡歷:周家琴 女 漢族 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阿壩州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魯迅文學院西南第五期學員。出版詩集《卓瑪吉的風鈴》散文集《山裡風》,現為《草地》雜誌社編輯。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即刪)

上一篇:迫擊炮和榴彈炮哪個威力更大?一發一個籃球場
下一篇:曝光!蘇州這6家泳池被查出問題,康慈健身就是三家泳池查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