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廈門一家六口共居三室,定期斷舍離,化繁為簡,日子舒適又幸福

現在年輕人和老人一起居住得越來越少,生活習慣不同,飲食上也有差異,加之不同的教育觀念,都會引發一些家庭的矛盾。

不過,也不得承認的是,大多數年輕人在房子裝修上,依舊會為未來和老人同住做準備,這源自我們骨子裡對團圓和天倫之樂的執念,以及對父母晚年應盡的贍養義務。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案例屋主,就是六口之家,三代同堂,房子雖然不大,只有90平,女主人卻把家打造的乾淨舒適,真的很不容易。

其中整體存在感都超低的櫃子,很值得小戶型來學習,下文就來具體看看~

01戶型圖

房子只有90平,要住下六口人,空間並不是十分寬裕,但是這個戶型南北通透,也很難得。

設計師簡單改造,將兩個陽臺全部都包入室內,增加室內的使用面積。

02玄關

從前面的佈局可以看出,這是無玄關的戶型,鞋子收納是個問題。為了減少一進門的壓抑感,加之屋主全家的鞋子並不多,於是只在進門右手邊,打半牆鞋櫃。

懸空壁掛的方式,方便回家換鞋,可以把鞋子隱藏在櫃底,預留小部分開放區收納拖鞋。全家的常穿當季鞋子,都可以收納在這個小鞋櫃裡。

鞋櫃上方還充當家裡的餐邊櫃,收納常用的小家電,隔板和相框的佈局,讓整個空間都更有層次感。

03餐廳

一進門就能看到餐廳,就在玄關右手邊,餐桌離廚房很近,動線短,日常端菜十分便捷。

同時,餐桌也是玄關和客廳的過渡,透過餐桌,劃分了不同的功能區。

餐桌緊挨的是家裡的餐邊櫃,頂天立地的設計,可以收納廚房的大件物品,和家裡的紙巾等生活用品。

餐桌另一側,又設計一個嵌入式的窄櫃,中間做開放式來做水吧。家人喝水不用進廚房,非常方便。上下也可以做收納,隱形不壓抑,十分實用。

04廚房

廚房在玄關對面,採光較差,為了增加通透感,減少佔用空間,於是使用推拉玻璃門。

黑色邊框,線條利落清爽,完全沒有木門的厚重。玻璃門也可以增加家人之間的互動,不管誰在廚房忙碌,回家一眼可見,打聲招呼,洗手幫忙,一頓熱鬧的家常飯,就端上了桌。

廚房內部佈局十分有智慧,L型的檯面佈局,滿足日常洗切炒需求。沒有儲物空間,就在另一面,做整面高櫃,相比吊櫃和櫥櫃來說,無敵能裝,平時家裡囤米麵油完全不用擔心。

嵌入式的洗碗機和蒸烤箱,都讓做飯這件事變得簡單輕鬆,也減輕了老人的家務負擔。我最喜歡屋主家廚房的花磚,很有美式地跳脫,活潑靈動,讓廚房空間充滿活力。

05客廳

有孩子的家庭,客廳又能幹淨整潔,實在是太難了。光是孩子五顏六色的玩具,都難以收納。

而兩個孩子的屋主,卻保持了客廳的乾淨清爽,怎麼做到的呢?

前面我們提到餐廳的餐邊櫃,仔細看可以發現,設計師在和餐邊櫃垂直角的牆面上,也做了一個頂天立地的儲物櫃。

兩個櫃體連貫,又全部用白色無把手櫃門,存在感低,儲物量大。

這樣孩子的玩具,家裡的清潔工具、雜物等,全都可以隱藏其中。加之女主人有斷舍離的習慣,家裡只保留有用的,實用的物品。這樣無需佔用真正的客廳空間,就做到了客廳收納,真的太厲害了。

這個櫃體的存在,也延長了原本的牆體,還有視線緩衝的效果,保護家裡的隱私。

深色真皮沙發,有沉靜安穩的氣息,很適合有老人同住的家庭。

搭配超有氣質的單人椅,輕鬆滿足一家人在這裡閒談、聊天、喝茶。茶几選的都是細高腿的小圓桌,很輕鬆就能移到一邊,給兩個孩子挪出寬敞的玩耍空間。

包入客廳的生活陽臺,一側安裝了洗衣機,清洗後直接可以晾曬。牆面上固定的宜家置物架,也可以收納毛巾、臉盆之類的物品,保證陽臺也是井井有條。

06衛生間

兩個衛生間全部使用大面積白色,讓小空間也清清爽爽。主衛馬桶和浴室櫃,都採用壁掛方式,完全無死角,方便清潔。

客衛空間較小,所以臺盆選擇了半嵌入式的,方便清潔,又保證顏值。

淋浴房做乾溼分離,不會因為洗個澡弄得到處溼漉漉的,黑色邊框線條和廚房門呼應,讓整個空間更有整體統一的效果。

07臥室

臥室都比較簡單,主臥背景牆是淺藍色,安靜放鬆,配搭素色的床品,很有舒適感。

仔細看衣櫃,又是嵌入式的安裝方式,讓人以為主臥根本沒衣櫃,女主人斷舍離的收納習慣,還空出兩個衣櫃的空間,用來放梯子。

老人房空間較小,做的榻榻米的方式,可以收納換季被子。

旁邊櫃子可以放老人衣物,超喜歡老人房使用百葉窗,可以讓小空間透氣呼吸~

兒童房把北陽臺包入,空間也被擴大,除了孩子的床和一個窄窄的書櫥,這裡還是夫妻兩人的辦公區。

在陽臺支起一個書桌,就可以把筆記本放在這裡辦公,偶爾加班也不會因為家裡人多,而沒有地方去。

你發現兒童房左邊,整面牆的隱形衣櫃了嗎?

我想一個六口之家,能做到幾乎看不到雜物,如此的乾淨舒適,除了女主人的勤快收納、不定期的斷舍離外,全屋集體隱身的儲物櫃,才是讓小家視覺整潔的奧秘吧!

圖片來源/好好住@米師晨gold

撰文、編輯/小喜

上一篇:夜市10元的老花鏡與眼鏡店驗配的老花鏡有何區別?
下一篇:這是屬於泗陽人的“爺青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