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江南的年味,“臘二八,打餈粑”,沒想到餈粑有這樣一段歷史

千百年來,江蘇民間一直流傳著打餈粑、盼團圓、過大年的習俗。“臘二八,打餈粑”,餈粑一打,年就到了!

離開家鄉有些年月了,每當臨近年邊,打餈粑的事情總會不時浮現在眼前,那些人和事總是那樣生動。近年來,親戚們過春節總不忘給我家帶來一些餈粑,每次吃到餈粑,就回想起農村臘月打餈粑的熱鬧場面和過年的氣氛。

“過年打餈粑”,全國不少地方都有這樣的習俗,尤其以江南水鄉為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統習俗呢?據說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臣子伍子胥為報父仇投奔了吳國,想從吳國借兵討伐楚國。他來到吳國幫助吳王闔閭坐穩了江山,成了吳國的有功之臣。不久,實現了自己的宏願,伍子胥率領吳兵攻破了楚國京都郢都,掘楚王墓鞭屍以報仇雪恨。此後,伍子胥受封申地。

蘇州伍子胥像

有一次,吳王令伍子胥率人修建了著名的“闔閭大城”,以防侵略。城建成後,吳王大喜。惟有伍子胥悶悶不樂。他自知自己結怨甚多,恐日後有人難以容他。回營後,便對自己的親信說,“大王喜而忘憂,不會有好下場。我死後,如國家有難,百姓受飢,在相門(蘇州八個城門之一)城下掘地三尺,便可找到充飢的食物也。”闔閭的兒子夫差繼位後,多次拒絕伍子胥的忠告,竟聽信讒言,令伍子胥自刎身亡。

蘇州相門

不出伍子胥所料,他去世後不久,越國勾踐乘機舉兵伐吳,將吳國都城團團圍住。當時正值年關,天寒地凍,城內民眾斷食,餓殍遍野,國家和人民果然遭到危難。

在這危難之際,人們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囑咐,便暗中拆城牆挖地,人們驚奇地發現,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壓制成的磚石。

原來這是伍子胥在建城時將大批糯米蒸熟壓成磚塊放涼後,作為城牆的基石儲備下來的備荒糧。人們不禁感嘆道,伍子胥真有先見之明!大家將糯米磚石拙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

後來,人們每到豐年年底,便用糯米制成像當年“城磚”一樣的餈粑,以此來祭奠伍子胥。至今,餈粑仍是南方各地每年春節前必做的美食。有的地方將餈粑製作成圓形,有大有小,象徵著豐收、喜慶和團圓。有的地方又稱之為年糕,寓意吉祥如意、年豐壽高。

看來,人們之所以年年要打餈粑、吃餈粑,是與其中的豐富文化內涵分不開的,因為這就是一段歷史榮光、是一種鄉愁記憶、是一道文化大餐。

所有好吃的東西,都不會輕而易舉得來。製作餈粑的過程也較為複雜,要經過泡糯米、蒸糯米、捶糯米、“捉”粑粑等程式。打餈粑需要幫手,一兩個人是完不成的。這一天,鄰里街坊的男女老少都十分高興,三五戶,或七八戶都會相邀在一起打餈粑。

頭天晚上就將糯米浸泡好,清早起來用甑子蒸。大鍋大灶,灶下架柴火,灶上罩木甑,乾柴猛火,約莫兩根菸的功夫,甑子裡的糯米就熱氣騰騰,香飄滿屋了。

用簸箕把蒸熟的糯米飯舀出來,倒進木槽(或者石臼)裡。小孩們嘴饞,糯米一端上來,就搶著去抓一把往嘴裡送,熱乎乎的,也顧不得燙。

打餈粑一般由兩個年輕體壯的男將完成,他們各持一把木錘,分別在木槽的兩端,你一錘我一錘、你上我下地扔開來。開始的時候,糯米飯還沒有爛,不需要多大的力氣,當熟米逐漸打軟錘爛時,就需要耐力了。

不一會,粒粒糯米飯就變成了黏糊糊的白色“膠體”,綿軟柔韌。“膠體”黏著木槌下端,難分難離,打粑粑的人就用一塊竹板沾點水分開,一起連著放上了餈粑板,一槽粑粑就完成了。兩個男人儘管身著單衣,卻也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

“捉”粑粑常常由女的操作。她們圍個圍裙,雙手戴上袖套,在手上抹些許菜油,把“膠體”揉成一個個小球體,冷卻片刻,然後用力按下去,逐個再按成圓餅形,餈粑就這樣成型了。

為了保持好餈粑的形狀,人們往往都會把“捉”好了的餈粑,用另外一塊餈粑板壓在上面,再在板子上面壓著岩石等重物。

人多的年,才像過年。經勞動所收穫的才是最大的樂趣。只有親自體驗打餈粑的辛苦和快樂,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美味中的別樣滋味。

歲月變遷,人情變故。如今,已是很少去老家過年了。吃著親戚朋友送來的甜甜的、黏黏的、亮晶晶的餈粑,讓我常常回憶過去,常常感慨時光易逝。真難忘,那些打餈粑的歲月。這樣的時光儘管一去不復返了,卻是生命中最美的滋味!

馬上過年了,先預祝各位新年好啦!各位朋友,你們家鄉有什麼獨特的年味嗎?快來告訴我吧!

上一篇:湖北、湖南,最好吃的小龍蝦究竟在哪?
下一篇:做菜中最常用的八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