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喜劇大賽PK賽看似殘酷, 但尊重了演員——從第一季的宗俊濤說起

當馬東宣佈喜劇大賽第二季第二賽段的賽制時,所有喜劇小隊的演員一片譁然。這個賽段叫有你沒我1V1PK賽,說白了,就是兩個小隊捉對廝殺,最後一個晉級,一個直接淘汰。也就是說,這一輪比完了,參賽小隊的數量直接砍半。當然,有復活的另算。

其實,脫口秀大會一直就是類似的賽制,但相對來說,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之前的賽制,還是比較溫和的。拿第一季來說,排位賽結束後,所有喜劇小隊歸入三個會長的麾下,組成社團。後面的賽段,就是三個社團在不停地對決。不過,當時的淘汰名額少得離譜,直到節目結束,一共淘汰了6個人,而且還復活了1個人。這樣的淘汰力度,絲毫讓人看不出比賽的殘酷性。也就是說,排位賽之後,絕大部分演員,都可以一直演到節目殺青。

這麼一比較,第二季的賽制是不是就殘酷多了?這才第四期,深受大家喜愛的老師好小隊,馬不停蹄子小隊就徹底離開這個節目了。而等這個賽段結束,會有更多的人氣小隊離開。

節目組做這樣的賽制調整,是不是覺得去年的賽制太不刺激了?或許,讓比賽看起來激烈一些,節目才能更有效果,更有可看性。

這當然是原因之一,不過說實話,這個賽制雖然看起來殘酷,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卻給了演員最大的尊重。

此話怎講呢?

我們不妨從一個細節說起。排位賽結束後,馬東攜四位會長來後臺和演員們見面,他對淘汰的小隊進行了安慰,然後話鋒一轉,公佈了一個訊息——所有被淘汰的小隊,之後都可以繼續留在節目組,可以參與編排,可以助演,可以繼續蹭米未的食堂。

全場一片歡騰。

可是,這個場景看似皆大歡喜,但這些淘汰的演員們,說白了不就是打雜的龍套嗎?要知道,他們之前參加排位賽的時候,可是一支完整的、自己說了算的團體啊。

當然,淘汰的小隊也無法要求更多,畢竟按傳統規則他們本應該離開的,對他們來說,能留下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為了繼續分析這個問題,我們不妨拿第一季的一位表演大神來舉例。

第一季,有一個話劇界的高人來參加節目,第一次出場就贏得滿堂彩,他和夥伴表演的《三毛保衛戰》,要包袱有包袱,要表演有表演,要結構有結構,挑不出任何毛病。很多人看完這個作品之後,都認為他會贏得冠軍。

這個人就是宗俊濤。

宗俊濤是賴聲川的頭牌演員,表演功底深厚。他來喜劇大賽,完全是對其他演員的降維打擊。但是宗俊濤在第一季的整體表現,可以用高開低走來形容。在完成了一個滿分作品後,宗俊濤就再也沒有拿出同等水平的力作,相反,他後面的作品一個不如一個,而會長給他的評價,也越來越低。

其實宗俊濤的檔期很滿,他根本就沒時間全身心地參與到這個節目當中。因此,最尷尬,最無奈的場景出現了——在很多作品中,宗俊濤都是配角,甚至是龍套,他作為十三代宗師的隊長,甘當綠葉,把其他演員襯托得很好。但宗俊濤再也沒有在節目裡當過純粹的主角。

問題出在哪裡呢?除了他的檔期的原因,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賽制——社團戰。

排位賽之後,所有喜劇小隊在加入會長的同時,彼此也被拆散。換句話說,在很多作品中,喜劇小隊不再作為一個主體。比如,王皓史策本來是一對組合,但加入三板大斧子之後,他們多次參與集體表演,成了配角。

社團戰當然有好處,畢竟喜劇是磨出來的,大家在一起集思廣益,進行頭腦風暴,才能出好本子。但問題是,這樣的集體作品,最大限度地消解了個體演員的特質。看看黃渤的團隊,王梓,武六七這樣擁有獨立特質的演員,淹沒在眾人當中,完全淪為道具人,也許這可以體現他們的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但他們本身的魅力,則完全被覆蓋了。

宗俊濤就是社團賽制最大的犧牲品。節目後期,他的存在感幾乎為零。他一上臺,要麼串場,要麼替補,總之,他一身的能耐,根本無法發揮到極致,甚至,連三成也發揮不到。與其這樣在團隊中打下手,還不如保留之前的小團隊,一直以主創人的身份進行表演和創作,贏就晉級,輸就淘汰。

而這,正是第二季PK賽所呈現的模式。

PK賽,所有喜劇小隊都有提前淘汰的可能,但那又如何呢?比如老師好小隊,走了就是走了,但他們始終保持著劉暘,松天碩,宇文秋實的三人建構,默契地進行著表演。而文字的創作和主題的把握,都是劉暘三人說了算。總之,這個小隊從參賽到淘汰,一直是一個整體。

其實,第一季的宗俊濤,雖然直到節目結束也沒有淘汰,但他和第二季排位賽被淘汰卻依然能蹭米未食堂的人,有什麼本質區別呢?

比賽就是殘酷的,不殘酷就不叫比賽了。對於參賽者來說,最大的尊重,不是讓他們一直賴在舞臺上,而是,讓他們正常融入到輸贏的賽制中,贏就往前走,輸就昂首離開。

就這麼簡單。

上一篇:60歲趙本山被捕不聽話自救無果?親弟子發文迴應,網友:好好生活!
下一篇:張檬金聖恩今天大婚, 雙方黑歷史曝光, 小三插足的感情終於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