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周星馳的無厘頭: 從玩喜劇到玩深刻, 他早就放棄了搞笑

其實從《

大話西遊

》開始,

周星馳

就已經放棄了搞笑。

可能會有人問,從那以後的周星馳

電影

,看起來一樣搞笑啊。

其實並非如此。

點選載入圖片

周星馳自己不搞笑,不代表他放棄拍喜劇,只是說他出演的角色,不再無厘頭,笑料由配角來呈現。

試問一下,《大話西遊》最搞笑的是誰啊,多數人可能不會想到至尊寶,而是唐僧,豬八戒,瞎子等人。

點選載入圖片

在《大話西遊》之前拍的,

比如《唐伯虎點秋香》《鹿鼎記》《整蠱專家》等,論誰最搞笑,大家多數會想到周星馳的角色。

點選載入圖片

《大話西遊》之後,

周星馳電影中主要笑料人物,逐漸發生改變:

食神

》搞笑的是雞姐、唐牛和少林寺方丈;

《少林足球》搞笑的是大師兄、醬爆、汽車維修員;

《功夫》搞笑的是醬爆、包租婆、肥仔聰等人。

點選載入圖片

他把笑料交給配角,自己承擔一些更為深刻的東西。很多人看了周星馳的電影笑不出來,正是由於他這種轉變。

總的來說,周星馳電影可以分為3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純粹是無厘頭

,純粹為了搞笑而搞笑;

第二個階段是悲喜劇

,注入對小人物的感情;

第三階段是反諷喜劇

,透過喜劇反諷的方式,表達小人物的生存和境遇。

第一個階段:無厘頭喜劇

從出道至1993年《唐伯虎點秋香》這段時間,周星馳喜劇,有一個特點,就是為了搞笑而搞笑,笑料很難與人物性格經歷融合,難以賦予深刻的內涵。

點選載入圖片

這段時間他的作品:

點選載入圖片

我們耳熟能詳的周星馳搞笑電影,基本上集中在90年代前3年。

在這3年內,周星馳的無厘頭風格,在《鹿鼎記》達到極致,甚至獲得作者金庸的認可,演出了他心目中的韋小寶。

點選載入圖片

這個階段的電影,笑料很難與劇情融合,基本無法彰顯人物的經歷和心態。

當然,有三部作品很特別,那就是《武狀元蘇乞兒》《審死官》《濟公》。

首先說《審死官》,原本是粵劇,是粵劇大師馬師曾的表演作品。而馬師曾於1964年去世,這部戲卻沒有因此衰落,反而常常出現在當時粵劇表演之中。

點選載入圖片

宋世傑是一個民間傳奇的英雄式人物,與周星馳之前的扮演角色差距過大。

如果說普通人物可以惡搞的話,這樣的經典傳奇人物,怎麼能惡搞呢?

實際上,這部戲就不是為周星馳量身定做的。導演杜琪峰,原本打算讓周潤發演,然而周潤因為客觀原因沒演成,才找來周星馳。

當電影出來後,能明顯看出,

裡面雖然笑料很多,但卻遊離於主線之外,

比如斷袖癖好的兩個男人,梅豔芳與奶媽比大小,奶媽的惡搞,以及叉叉圈圈的情書等等。

點選載入圖片

雖然《審死官》與《九品芝麻官》很像,但九品芝麻官的笑料,與主角的性格和劇情融合在一起,越是搞笑,越是襯托主角淒涼。

不過,這部電影讓周星馳獲得1993年亞太影帝。

另一部《武狀元蘇乞兒》,則是周星馳第一次嘗試演悲喜劇。

點選載入圖片

這部戲裡,前期還能看到無厘頭,然而 從他們落魄開始,無厘頭就不見了。

父子雪地中搶狗飯,蘇乞兒落魄,用木炭塗黑自己,在心上人面前的自卑,一邊走一邊哭。

這些橋段,既不是喜劇,更不是無厘頭,而是深刻的人間百態。

點選載入圖片

不過這種深刻,並非周星馳刻意嘗試,而且導演陳嘉上的題材選擇,以及受到周星馳個人經歷的影響。

這部戲後,他開始探索,如何用喜劇呈現深刻的內容。

他想到了卓別林,於是他和杜琪峰拍了一部《濟公》。

點選載入圖片

整個作品主題過於深刻,所有神仙都拋棄他,面對黑羅剎陷入絕境,整個片子散發著一種沉重的壓抑。

這是周星馳戲路改變的嘗試,但卻被認為是失敗之作。

面對失敗,他並不氣餒,開始了第二階段的嘗試。

第二階段:悲喜劇

從1994年開始,周星馳就開始導演電影。

《破壞之王》,就是周星馳開始準備進行轉變的道路。

點選載入圖片

他在片中擔任監製,能控制情節的走向,相當於半個導演。

這部片子,

是講小人物故事,不像一個喜劇,像一部劇情片。

周星馳無厘頭成分很少,在片中的表演稱不上搞笑,更多是的無奈和淒涼。

點選載入圖片

而主要的笑料都由配角負責,比如斷水流大師兄,吳孟達,我愛黎明等等。

雖然電影票房反響不佳,但對於他的探索,是十分有意義的。

1994年3月份,《九品芝麻官》上映,由王晶導演。

這部片子雖然延續了之前的無厘頭風格,影片中處處充滿了惡搞。

但有一點不同的是,

除了遊離於主線之外的惡搞,又融入了小人物的心理歷程。

點選載入圖片

應該說,片子題材屬於小人物成長史,王晶屬於商業片導演,主要是講述故事,並不會刻意挖掘深刻內涵。

所以展現小人物心態,只是題材的需要,以及受到周星馳個人經歷的影響,影片的初衷是沒有打算展現這些的。

在這之後,李力持對他說,不如試試導演。處在探索階段的周星馳,覺得十分有趣,便與李力持一同導演了《國產凌凌漆》。

點選載入圖片

周星馳在該片中的演出處處都十分克制,少了之前大開大合的誇張無厘頭特色。

這種表演風格,

被人稱之為“冷麵笑匠”,表情和動作很節制,點到為止

,與《唐伯虎點秋香》狂放外露的表演風格,

形成鮮明對比,讓人細細玩味,有股黑色幽默的味道。

點選載入圖片

這部片子之後,周星馳很少再狂放地笑,比如像石班瑜那種的長笑“哈哈哈哈哈……”。

從此,

周星馳開始冷處理他的喜劇,儘量減少他本人的誇張表現,無厘頭笑料儘量讓配角去完成。

《大話西遊》,算是一個明確的分水嶺。

在1994年7月份開工拍攝的《大話西遊》,不僅是他投資最大的一部,還是到當時為止拍攝個月,後期剪輯製作又花了3個月,可以說是周星馳精心製作的一部電影了。

由於之前戲路改變的挫折,周星馳不敢再隨便嘗試,仍舊在電影中加入無厘頭,《月光寶盒》中十分明顯。

點選載入圖片

直到第二部《仙履奇緣》,才大幅度減少自身無厘頭的表演,把所有精力放在詮釋紫霞仙子的愛情。

如果《月光寶盒》是惡搞無厘頭,那麼《仙履奇緣》就是講一個愛情故事,主要笑料由配角負責。

點選載入圖片

由此可以看出一個趨勢,周星馳的喜劇,在發生轉變,但卻沒有放棄舊式的無厘頭

如1996年的《大內密探零零發》,1997年的《家有喜事》,以及1998年捧葛明輝的《算死草》等。

這些電影,雖然看著熱鬧,但沒有小人物,似乎缺少了靈魂。

第三階段:小人物喜劇

小人物,也可以包括大人物後的落魄。

周星馳早期電影,雖然也在表現小人物,但他常常扮演勝利者,

很少被欺負得很慘

點選載入圖片

而其中的無厘頭笑料,只是為了搞笑,並沒有與小人物的性格經歷融合在一起。

可是不管卓別林,還是文學史上的小人物,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小人物的悲慘。

《武狀元蘇乞兒》是周星馳表現悲喜劇無意的首次嘗試,他說不知道表演得如何,只看觀眾的反應。

《九品芝麻官》雖然也很悲慘,但題材本身就是小人物逆襲。

周星馳的無厘頭: 從玩喜劇到玩深刻, 他早就放棄了搞笑

點選載入圖片

王晶在這部片中表現周星馳的落魄時,用了無釐頭的形式,結果無意中把搞笑和人物命運結合起來,變成了悲喜劇。

而《破壞之王》,才真正算上週星馳刻意展現小人物的片子。

周星馳的無厘頭: 從玩喜劇到玩深刻, 他早就放棄了搞笑

點選載入圖片

之後的《百變星君》,被炸成碎片之後,周星馳的表演,少了很多惡搞,取而代之的是誇張,把小人物的悲慘遭遇,被人欺負,自卑,落魄等等心態,展現得淋漓盡致。

到了1996年的《食神》,大人物變成小人物後的落魄,才被他深刻地展現了出來。

周星馳的無厘頭: 從玩喜劇到玩深刻, 他早就放棄了搞笑

點選載入圖片

尤其是在一個人失魂落魄地躺在街頭,一碗叉燒飯,都吃得讓他流淚。

可以說,《食神》的靈魂,就在於雞姐在他落魄時,給他吃的一碗叉燒飯。

周星馳的無厘頭: 從玩喜劇到玩深刻, 他早就放棄了搞笑

點選載入圖片

沒有這一段,整部戲就變成了低俗的商業戰爭的醜聞,正是這一段,讓整部劇昇華:

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人都可以有自己心中的美味,比如周星馳落魄時的一碗叉燒飯,又比如在每個人生活中,童年時媽媽燒的飯菜。

一頓飯好不好吃,不止是味蕾上的刺激,還有靈魂的振動。

周星馳的無厘頭: 從玩喜劇到玩深刻, 他早就放棄了搞笑

點選載入圖片

這才是食神的根本含義。

史蒂芬周落魄街頭,雙刀火雞給他一碗叉燒飯的鏡頭,可謂是展現小人物的經典片段。

當無厘頭的目的不只是搞笑,而而且還呈現人物心理時,那麼這種無厘頭,就成為一種後現代主義解構,成為一種電影藝術表達方式。

這種表達,到1999年《喜劇之王》裡,開始全面展現出來,用他跑龍套的經歷,展現尹天仇辛酸的演員之路。

周星馳的無厘頭: 從玩喜劇到玩深刻, 他早就放棄了搞笑

點選載入圖片

至此,周星馳本人完全不參與無厘頭,搞笑部分基本由配角完成,讓他有空間來展現心中的一些想法。

《少林足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昇華。

整部電影的目的,完完全全就是講述一個卑微卻懷有夢想的少林弟子,如何實現夢想的故事。

周星馳的無厘頭: 從玩喜劇到玩深刻, 他早就放棄了搞笑

點選載入圖片

不管別人怎麼嘲笑,如何不理解,他始終認為是一個高貴的研究僧,從未放棄發揚少林功夫的夢想。

這種執著,可謂是功夫版的《喜劇之王》。

片中,周星馳完基本不負責搞笑部分,笑料主要是大師兄,四師兄,汽車維修員等人提供。

如果

《喜劇之王》是真實的小人物故事

《少林足球》是勵志的小人物故事

,那麼

《功夫》,就是殘酷現實中的小人物墮落史。

周星馳的無厘頭: 從玩喜劇到玩深刻, 他早就放棄了搞笑

點選載入圖片

自欺欺人,自暴自棄,欺軟怕硬,裝酷,嘴硬,耍賤,無法泯滅良心卻又痛苦不安,想拯救世界卻無能為力,看透現實後的清醒,各種不順利的際遇,讓他開始墮落。

周星馳的無厘頭: 從玩喜劇到玩深刻, 他早就放棄了搞笑

點選載入圖片

他想加入黑幫,就是為了有錢,想去殺個人,卻被一個文弱書生欺負,既可恨可憎可惡,又可悲可惜可嘆。

沒有《喜劇之王》愛情的美好,沒有《少林足球》烏托邦式的勵志,《功夫》就是赤裸裸的殘酷現實。

周星馳的無厘頭: 從玩喜劇到玩深刻, 他早就放棄了搞笑

點選載入圖片

在殘酷的現實中,小人物無路可走,只能投靠黑社會,只能自暴自棄,透過欺負弱小,來彰視訊記憶體在感,為了生存下去,必須拋棄一切,做盡各種壞事。

然而,《功夫》的意義,在於小人物不可戰勝的良知,無論怎麼樣,就是無法徹底放棄自我。這也是人性的光輝。

周星馳的無厘頭: 從玩喜劇到玩深刻, 他早就放棄了搞笑

點選載入圖片

這個形象身上,既有阿Q的精神勝利,也有俄國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小人物無法泯滅的良知。

當然了,功夫還是以視覺衝擊為主,在人性的探討上,也是淺嘗輒止,不能與嚴肅文學相比。

不過,《功夫》能呈現如此深刻的意義,比大多數文藝片,要來得猛烈得多。

事實上,周星馳從一開始,就在表演小人物。

但前期停留在表面,中期加入個人感情,只有到了後期三部曲《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和《功夫》,才完全地挖出電影中的小人物主題,具有深刻的意義了。

周星馳的無厘頭: 從玩喜劇到玩深刻, 他早就放棄了搞笑

點選載入圖片

上一篇:《智取威虎山》上映後, 梁家輝接到朋友電話: 在電影裡演哪一個, 我沒找到你
下一篇:歐陽娜娜口碑全線崩塌, 從單純到心機女, 只因自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