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除了倒牛奶,追星中這些更隱形的“吸金毒瘤”,也該管管了

國內的娛樂圈在年初的一波“生娃潮”後,似乎平淡了許多,連以往的緋聞八卦都少了很多。但是最近卻接連開始捅出明星們光鮮背後的“血腥資本”。

先是鄭爽成了計量單位,最近又是爆出一群中年女人,在為愛豆們的出道,將價值百萬的飲料奶一瓶瓶倒入河中。

這群人的出現,源自最新選秀節目《青春有你》裡的打投方式,粉絲們需要籌集大量的所謂“奶票”,才能助力愛豆們出道。

影片曝光後即引來強烈社會輿論抨擊聲,央媒更是將其稱之為牛奶版“買櫝還珠”。在《反食品浪費法》生效的敏感時間點出事,真有那麼點“火星撞地球”的味道。

不過,深究內地過度娛樂、以及由來已久的追星文化隨著網路的發展也越來越畸形,這顆“毒瘤”爆發只是遲早的問題。

千金難買偶像出道

在選秀圈或者愛豆界,你經常會聽到兩個字:打投。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投票環節,其背後涉及到的專業名詞及流程,很可能嚇退大部分圈外人。

打投是指在有組織的條件下,藉助各種工具對自己的愛豆進行投票等行為,它不是你心血來潮想投就投,而是有kpi要求的。達不到資料量的粉絲,甚至有被“移出群聊”的危險。

其目的,當然是助力偶像在比賽中取得好排名,從而順利出道。節目方往往會聯合一些品牌提供冠名商品,像這次事件裡的“奶票”就是此類產物。但當每一家的粉絲都在瘋狂打投、買奶的情況下,人氣和排名往往是很難畫上等號的。

因此有人調侃,現在在這條選秀產業鏈上的人,包括偶像本人、粉絲、中間的黃牛、經銷商等,都被奶裹挾著。

拿剛剛結束的《創造營2021》作為例子,就可以明顯看到選手們的集資排名和節目裡的真實排名,是不一致的。在截止時,集資前三名分別是米卡、劉宇和贊多。其中只有劉宇在節目裡的排名是高於他的集資排名的。

此外,粉絲的氪金能力也讓人感到匪夷所思,進入了決賽圈的選手,粉絲集資數額達到了驚人的1。5億,這都快接近一個鄭爽的計量單位了。

擺在粉絲面前的真相毫無疑問十分殘酷:氪金不一定能讓偶像出道,但是不氪金肯定就沒有希望。再加上排名機票方式的不透明、節目剪輯的各種作妖作魔,註定了這場遊戲從一開始就不可能純粹。

給你一個“創始人”或者“全民製作人”的光彩頭銜,看似很體面,是在陪一群青春少男少女們追夢。

但就像茨威格那句名言所說的一樣: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不管是日夜不停歇地投票、還是不管不顧地買奶倒奶,本質都是在助力一種畸形的應援方式。

追星方式的演變

雖然目前有個共識,即近年來呈井噴之勢的選秀節目是以2018年播出的《偶像練習生》作為開端的。但其實早在10年前,那個還用手機簡訊為心儀選手投票的超女時代,早就刮過類似的打投之風。

當時湧現了一大批做電話卡或者代投的業務,讓整個市場風氣一下變得魚龍混雜。最後還是廣電不得不站出來發聲,明確禁止這種投票行為,才讓這股勢頭暫時得到了遏制。

再把時間線拉得近一些,為偶像的音樂數字專輯助力,也成了很多人心照不宣的一個共識。一首單曲2-3塊錢,有些人一買就是上萬張,這樣龐大的數量,說是用來贈送友人估計都沒人會信吧?

再看看肖戰當時在全網取得銷量第一的數字單曲《光點》,排名前三的購買者,每人購買量都超過26萬張,排名首位的更是突破了32萬張。這首歌的單價是3元,也就是說這位使用者耗費了接近百萬的鉅款來支援偶像。

但並不代表音樂人這個行業如此的“吸金能力”,它只是存在於粉絲圈的一種畸形現象。根據《2020中國音樂人報告》所顯示,仍然有超過半數的音樂人無法靠這個職業來養活自己,甚至連最基本的成本覆蓋都做不到。

所以很多歌手不得不發展“副業”,有些人選擇去拍戲、有些人選擇去上綜藝,以另一領域的收入來支撐自己的音樂夢想。

而且隨著追星方式的升級,已經不侷限於以前的買買專輯、看看演唱會,或者是每天忠實地守候在電視機前那麼簡單了。

加入飯圈,為偶像們修圖、剪影片、打榜,已經日漸成為一名合格“飯圈女孩”的必備修行。再瘋狂一點的,還會蹲點偶像的行程,親自來接機送機,經常造成公共場所秩序的混亂。

追星自然就少不了要講究排面,資料就是衡量“排面大小”的重要標準。但由此引發的刷資料現象,也是觸目驚心的。最普通不過的一條明星動態,從轉發、評論、點贊各維度都可以作假。

偶像們一官宣新代言,粉絲們就緊跟著曬單。即使是常人看似難以消費得起的奢侈品,她們也是大量購入,不像買家更像是收藏家。

還有為了給偶像過生日,耗資千萬,包下亞洲第一廣告屏、把偶像照片掛到衛星上,甚至還買下星星冠名權……真是隻有偶像想不到,沒有粉絲做不到。

在以往,默默地為偶像出演的作品貢獻收視率是再正常不過的追星行為,但現在大家都把這種行為稱之為“白嫖黨”。在聲討聲的背後,偶像們每一個追逐夢想的細微舉動,都被解讀成是為了粉絲。

常見的話術包括了“他那麼努力還不是為了我們”、“愛豆只有我們了”等等,把藝人的一個正常營業行為放大,以此達到自我感動、自我催眠的效果。

目睹近幾年來追星行為的大變遷,我們很難不聯想起十幾甚至二十年前,那位為了劉德華一度鬧得轟轟烈烈、乃至家破人亡的追星女孩——楊麗娟。

為了追星輟學,只想親自見一眼偶像,她父親為了滿足她的心願,一度打起了自己腎的主意。最後的最後,父親留下了遺書,選擇了跳海結束自己的生命。

十幾年後,當魯豫再度向她提起追星往事,楊麗娟已經不怎麼願意再去觸碰這段充滿傷痛的回憶了,甚至連劉德華這個名字,她也只是淡淡地以人稱代詞“他”來代替。

過度追星毀了她大半個人生,讓她本來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一方面這是她自己的偏執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制約力量不足所導致的。當整個家庭都在為了她的追星夢畸形付出,這個女孩又怎麼可能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如同媒體評論的那樣,這種透過“做資料”選出來的明星,除了滿足了背後的資本,有何意義?選秀不是簡單地“造星”,而是要選出優質偶像,秀出他們身上應有的社會責任感。

追星也不要僅僅停留在“追”這個層面上,時刻保持理智,掌控好自己的人生,讓偶像成為自己奮鬥路上的精神動力來源,才是追星最美好的意義所在。

上一篇:午後為何殺跌?
下一篇:于謙疑想退出德雲社, 發文配圖似要跳槽, 網友直呼郭德綱來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