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劇評|禁忌女孩(一)

來自未知地方的轉校新生娜諾,如同伊甸園的毒蛇般,放大人們的慾望,透過一則則故事揭露心靈深處的黑暗。

——摘自百度百科《禁忌女孩》劇情簡介

“撒旦的女兒動了心,走的時候紅了眼睛”

這句早已不知是何人首創,初聽以為描寫的是結局,實則不過是娜諾在人間遊玩的一幕,而「禁忌遊戲」就像人類心中的惡,永不會停止。

Part 1

《禁忌女孩》一共講了11個故事,它們均來自外牆雪白的象牙塔——校園。在這就不對每一個故事做過多分析,因為“惡”本身相通,無非於七情六慾,貪嗔痴恨愛惡欲,沒有人能真正逃離這名為「人性」的牢籠。

正如劇中上演的道貌岸然,重複道歉又重複犯錯,為榮譽而作弊,為滿足虛榮而不擇手段……

名聲、讚揚均是帶來愉悅的事物,同時也是不祥之物,它們會衍生嫉妒、虛榮,並讓人為之亮出人性的匕首。

人之初,本性為何物?非三字經可解。

Part 2

彈幕裡很多人都在討論娜諾是否存在,她究竟是正義還是邪惡?若正義,為何要拿出伊甸園的蘋果誘導作惡;若邪惡,為何又要懲罰偷吃蘋果的人類?

說娜諾是人,不如說她是擴大人類陰暗面的催化劑,不論雜念藏得多深,只要存在就有滋長的可能。但任何外因不過都是推動,內因才是根本,可嘆人類僅將過錯咎於外因。

Part 3

《禁忌女孩》最讓我深刻的是娜諾的笑、「失物招領」章節以及最後一集的「最好的朋友」。

娜諾在助長惡,或者成為惡本身,然後再懲戒惡的同時自己也是惡,她的笑刺耳且囂張,嘲諷著人性。但在「失物招領」中沒有出現這個笑,取而代之的是紅了的眼眶,很多人說是娜諾心動,但我看來這集的存在並不是為了講述“愛情”。

「失物招領」安插於第八集很巧妙,若放在最後一集似乎成了“圓滿”的結局,告訴人們惡始終會被溫暖化解,但它卻不是最終集,因為惡永不會停止。

娜諾挑選了提卡,因為他是人盡皆知的“問題少年”,這不正是世人的偏見,娜諾再不死不滅也有著人類的誤判,她押錯了題,本以為提卡會是“獵物”,但提卡卻給了她從未有過的溫暖。

若要說娜諾對提卡動心,不如說她真切感受到了人性那微弱的光芒。長久遊走在黑暗中,陽光讓她感到溫暖,於是她吻了提卡,有誤判的抱歉也有對溫暖的不捨,若冠上“愛情”名號未免過俗。

Part 4

「最好的朋友」作為最終集而非「失物招領」,是這部劇免於流俗的原因之一。

前幾章並未給我太大的衝擊感,或許是我讀過的人性相關書籍較多有所免疫,但「最好的朋友」給了我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適感,無論從故事本身還是影片的色調,都為結局畫上了濃重的一筆,於我而言,這集不失為最為出彩的一集,也讓我感受到,當人性從紙張逃脫出來會是如此令人作嘔,可現實與人性不正是如此醜陋。

劇本結束了,但娜諾的故事仍在繼續,一不留神她或許就會出現在身邊。

若你遇到她,會是你帶給她溫暖,還是由她帶著你走向滅亡?

上一篇:INTO1綜藝錄製取消,選秀團發展受限,為啥時代少年團安然無恙?
下一篇:心疼!前落選港姐8歲兒子患短腸症,經歷六次手術小腸只剩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