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譽為中國第一唐代木構, 梁思成曾透過敦煌壁畫找到它, 如今依然古樸

相信旅行者對於“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這句話不會陌生,據統計山西境內擁有30萬座古建築,年代覆蓋從南北朝到唐宋、遼金以及元明清等,幾乎佔據了中國元代以前的古建築80%。

可以說山西向全世界展示了大唐的大氣、遼金的氣魄宏偉、宋代的秀麗、元代的粗放不羈等,讓山西古建築享譽世界,而其中最讓我驚喜的就是藏在角角落落的3座唐代建築,分別是五臺山景區外的佛光寺和南禪寺,以及運城永樂宮景區附近的廣仁王廟。

但其實20世紀初,日本學者透過中國調查數十年之後指出中國境內沒有唐代的建築,想要感受中國唐代風格建築只能前往日本奈良。

可見當時中國建築界憋著一股氣,好在1937年的時候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靠著莫高窟壁畫中的《五臺山圖》尋覓到了五臺山境內的佛光寺,並且透過考察確定了佛光寺大殿為唐代的木構建築。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再一次地出現在世人的眼前。

上圖為兩座最早的唐代木構——南禪寺和廣仁王廟

在發現了佛光寺之後,梁思成和林徽因又陸陸續續地發現了五臺山臺外的南禪寺和運城芮城的廣仁王廟兩座唐代木構,這三座建築的發現很好地打臉了日本學者關於中國沒有唐代建築的說法。

今天馬且停更大家一起來聊聊三座唐代建築中看點最大的佛光寺,佛光寺始建於北魏年間,唐武宗滅佛時被毀,12年後唐懿宗大中十一年顛沛流離的佛光寺僧人願誠法師主持開始重新建造佛光寺。如今在佛光寺大殿的前面還可以看到刻有“女弟子佛殿主寧公遇”字樣的唐代經幢。

佛光寺雖然在三座唐代木構中算是小弟,但面闊七間、進深四間的大殿讓佛光寺成為了中國現存最大的唐代建築,就是在中國古建築中也佔有一席之地。

殿頂為單簷廡殿式屋頂,展示出了它的皇家氣質。出簷深廣,梁頭粗獷,簡潔明瞭的木結構,顯示出了唐代木構建築的特色。

進入佛壇之後可以看得出來佛壇寬度達到五間,主壇上設有35尊雕塑,均為唐代的彩塑原作,只不過因為清代重新上過色,看起來有些違和感。

35尊彩塑中主尊為釋迦牟尼佛,旁邊為彌勒佛、阿彌陀佛、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及脅侍菩薩等。主尊前面可以看到兩尊非常有意義的彩塑,這就是施主寧公遇和建殿主持者願誠和尚,看起來非常形象生動。東大殿的側邊和後邊還佈滿了羅漢像,據說原來有500尊,現僅存296尊羅漢像,均為明代的遺存。

大殿的牆壁上還可以看到唐代儲存至今的壁畫,雖面積僅為十餘平方米,但卻是中國現存為數不多的唐代壁畫之一,這些壁畫主要描繪了佛教故事,佛、菩薩、天王、飛天、供養人等都展現出了唐代的神韻。

往左側走幾步還可以看到佛光寺更為古老的古蹟——初祖禪師的墓塔,雖沒有記載年代的文字,但通過樑思成的研究將其判定為北魏年代,成為中國現存的兩座北魏石塔之一。

或許是因為佛光寺太過於耀眼,導致寺內的其他建築就暗淡了很多。但其實臺階下的側殿也是一座中國古老的建築,為金天會十五年的單簷懸山頂建築,面闊七間堪稱是國內最大的側殿規模。重點可以關注內部“人字柁架”、明代彩塑和彩繪等。

文殊殿前,還有一座唐乾符四年的石幢,相比東大殿前的經幢更為精美,不論是基座的寶裝蓮瓣和壺門樂伎,還是上部的屋簷和寶珠等淺浮雕,都可謂是極其精美。

走出山門後一覽室內外的景色,遠處的山脈,近處的佛殿,讓旅行者不得感嘆古人的選址眼光。也或者正因為藏得如此隱蔽,才讓佛光寺逃過了眾多災難,得以讓旅行者至今依然可以看到唐代建築。(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

上一篇:周星馳電影中隱藏的高手們,為什麼都過得窮困潦倒?都是打工人
下一篇:鄭爽稅務調查結果遲遲未有訊息,結局是否還有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