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他拍了一部禁片,卻拍出了一部世界頂級的電影,他的電影有多牛逼?

在1959年之前,真正能稱之為“作者”的導演,奧遜·威爾斯,希區柯克,黑澤明,屈指可數。

因為電影掌握在製片廠手中。為了取得更好的票房,大牌明星,特定的情節編排,精美的佈景道具,是組成一部作品的基本要素。

沒有資歷的導演,絕大多數只能淪為整個工業體系中的齒輪。

一個叫安德烈·巴讚的法國影評人不滿電影淪為賺錢工具,創立《電影手冊》雜誌,帶著一幫年輕人,撰寫各類文章進行激烈的電影批評。

但是光說不練,是很難讓人信服的。

於是他的一眾下屬決定,自己動手拍!

弗朗索瓦·特呂弗是最快出頭的一個,他在1959年第12屆戛納電影節拿出了一部

《四百擊》

參賽,結果在27歲的年紀拿下一座戛納最佳導演獎盃。

在電影開拍之際,安德烈·巴贊因病逝世,因此

《四百擊》

還是一部特別紀念巴讚的作品。

他是巴贊手下的得力干將,在50年代中期所寫的文章備受肯定。其中一篇《法國電影的某種傾向》更成為了當時的“10W+”爆文,在電影圈子引發了軒然大波。有人覺得他是純粹想引戰,有人支援他的觀點。

在看了大約3000部片子後,他對電影拍攝有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其中一個重要理論是,唯作者論。

如果電影有一個作者,那隻能是導演。

導演決定了故事,決定了選角,決定了攝影,決定了風格。

作者的情感,需要融入其中。

真正的電影,該當如此。

《四百擊》

取材自特呂弗自己的兒時經歷,講述一個13歲男孩如何走向犯罪之路。

他親自挑選演員,挖掘出天賦異稟的演員讓-皮埃爾·利奧德。後者在1966年斬獲柏林影帝。

飾演繼父的演員阿爾貝·雷米,長相與特呂弗現實中的繼父非常相像。

由於影片有批判父母教育不當的傾向,以至於有人說他抹黑自己的家人。

據說電影上映之後,備受壓力的繼父和母親離了婚。

為了與一般的商業電影區分開來,特呂弗還實踐了另一條重要理論,把攝影機拿到現實生活當中。

法國新浪潮對傳統電影的一條批評就是,攝影總是非常笨拙無力。

《四百擊》

序幕,跟隨著主題配樂,攝影機在巴黎街頭漂流,靈動而自由。運動影像就在這部電影開始,被廣泛運用了起來。

觀眾透過攝影機所看到的,是真實自然的佈景。

如果所有的一切都是人工製造出來的假象,那電影終究只是一場虛幻的夢境。

特呂弗的目標很明確,他要讓電影迴歸到真實的生活當中。

讓電影和人類的生活、情感聯絡起來,

讓電影成為現實的鏡子,而非麻醉劑、興奮劑。

要達到目標,把攝像機從錄影棚裡“拯救”出來是不夠的,特呂弗還需要一個觸動人心的劇本。

《四百擊》

的影響力從法國蔓延到了美國,與英格瑪·伯格曼的

《野草莓》

,希區柯克導演的

《西北偏北》

一同提名了1960年第32屆奧斯卡的最佳原創劇本,特呂弗證明了自己並非只會紙上談兵。

他極為成功的一個地方是,觀眾所看到的,不僅僅是主人公安託萬的各種遭遇,更是一個13歲男孩的內心世界。

普遍的說法認為安託萬是特呂弗童年的寫照 ,其中一個原因是,特呂弗說過,一個導演所有的電影,就是他一生的編年記。而他電影裡的主人公往往都叫安託萬。

《四百擊》

裡的“安託萬”讓-皮埃爾·利奧德接連出演了特呂弗之後的多部作品,兩人算是合作了一個“安託萬宇宙”。

那顯然安託萬就是他自己的一個縮影。

只是對於

《四百擊》

,特呂弗並沒有說那完全就是他的個人電影自傳。

他把朋友的經歷,在報紙上讀到的新聞,甚至是一些虛構的情節,都融入其中。大概這就是所謂的“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所以後人不是把這種電影型別成為“自傳電影”,而是

“半自傳電影”

特呂弗的成功不但打響了法國電影新浪潮的第一炮,而且開闢出了一條新銳導演快速上位的捷徑。

那就是,長片處女作,拍半自傳電影吧!

就拿中國來說,姜文

《陽光燦爛的日子》

,賈樟柯

《小武》

,蔣雯麗

《我們天上見》

,都是對

《四百擊》

的一種高階模仿。

哪怕不是處女作也行,侯孝賢

《童年往事》

,羅啟銳

《歲月神偷》

,周星馳

《喜劇之王》

,只要電影基本功紮實,投入自己的真情實感,高口碑作品簡直是信手拈來。

要說國外的例子那就更多了,總之在1959年之後,有了這條捷徑,作者導演開始井噴式爆發。

回到

《四百擊》

講真這並不是一部特別“好看”的電影。

如果你不是對電影藝術特別感興趣,其實沒必要特地找來膜拜。

就像不是必修的學科,找其教科書來看,著實有些自找沒趣呢。

要是把電影作為專業,這會是一部必讀的教材。

作為精神食糧的話,這可以是一部引領你掙脫原生家庭和社會鉗制,喚醒純真的少年哀歌。

片名的含義相當明確,意思是,熊孩子要擊打400下才會變成好孩子。

在許多人看來,安託萬就是個熊孩子。

他在課堂上傳閱美女圖畫,在牆上寫老師的壞話,曠課偽造請假條,為了不讓老師責罰自己,還謊稱自己的媽媽病危……

由於特呂弗選擇了跟隨安託萬的視角講述,觀眾很容易就發現安託萬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恨。

美女圖畫很多同學都有經手,他只不過是一個替罪羔羊;

在學校不開心,總被老師責怪,那他自然不願意去學校,只有在巴黎的大街上,他才能擁有自由和快樂;

母親對他一直很不好,甚至沒有潔身自愛,他出於無奈,出於恨意,才說了不該說的話。

安託萬確實犯了錯,但所謂童言無忌,只要教育得當,他絕對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哪知他繼父信奉的是“四百擊”的教育方式,一言不合就是兩個重重的巴掌。

凡是犯了稍微嚴重點的錯,總少不了恐怖的謾罵。

“養你這麼大,沒做點像樣的事情來!”

這句臺詞應該很多人都倍感熟悉吧。

在學校老師拿自己來樹立威嚴,家裡父母當自己是出氣筒,倔強的安託萬不甘被這些大人欺負,他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生活。

他急切地想要成為大人,以便能犯了錯誤而不受懲罰。

好基友桌勒內與他志同道合,兩人商量各種“胡作非為”的計劃。

桌勒內的家成為了兩人的革命基地,不過兩人外出玩耍需要花錢,一直偷父母的也不是辦法。

為了能賺一筆鉅款,他們決定去偷取安託萬繼父單位裡的打字機。

特呂弗沒有去渲染加強安託萬心中的憤怒,只是把他應對暴力的方式展現了出來。

電影要是落到製片廠手上,導演大概會被要求進一步激化安託萬和老師、父母之間的矛盾,把安託萬寫得更慘,去換取觀眾的同情。

偷打字機的一段,採取偷盜片的模式,加緊張的配樂烘托氛圍,製造強而有力的懸念感。

這麼做是可以讓電影變得更“好看”,但也容易讓失去冷靜和客觀,從而導致觀眾失去自身應有的判斷力。

特呂弗不想讓觀眾變成被愚弄的印鈔機,他要用紀錄片式的影像還原出被隱藏的現實,讓觀眾去發現和思考。

離家出走,偷打字機,進少管所,安託萬的這些遭遇,都是來自他的真實經歷。

他只需把這些零碎的回憶提煉出來,無需多加修飾,就可以提醒觀眾,

一些日常生活中沒有被重視的事情,可能就是一個人一輩子的陰影。

《四百擊》

講述的事情,是安託萬成長路上揮之不去的陰霾,和一些偶爾探出頭的陽光,同時也是許多人的曾經,被深埋的曾經。

看見安託萬的童年悲劇,那些曾經一閃而過,也許一些錯誤,在未來就能避免。

或是告訴自己,給予每一個孩子更多善意,少一次擊打,少一片霧霾;

或是像安託萬一樣,在影片最後,逃出少管所,逃出家庭,逃出社會,往自由的大海跑去。

雖然特呂弗自己不認為這是一部大作,但是時間已經把

《四百擊》

定義成了一部劃時代之作。

1959年6月電影公映後,法國電影新浪潮正式開啟。

拍電影和看電影這件事,從此有了本質上的變化。

上一篇:【趣味】土豪也有錢!看看漫威、dc英雄和反派們的淨資產,誰是土豪
下一篇:女子排球比賽,看著農村姑娘們穿著運動服打排球,內心激動,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