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薦讀】這個學霸刷爆了朋友圈,你還不知道他們的內心是怎麼樣的?

你心中的

學霸

是什麼樣子:

一顆smart brain?

如沐春風的言談舉止?

深得同學老師喜愛的好人緣?

亦或是白襯衫金絲眼鏡,一身藏不住的

禁慾氣息

最近呢,有一位學霸刷爆全網。

影片裡,一個頭發蓬亂的大男孩,

一手拿著大size的礦泉水,一隻手提著一袋饅頭

,臉上略顯羞澀。

他自稱是北大的助教。

對今年的高考考生說“加油!歡迎來到北京大學”

短暫的停頓一秒後,又連忙補上一句:“我也不會說別的”。

就是這樣一段“樸實無華”的採訪,卻引起了全網熱議。

無數人對他評頭論足,

給他

蓋上一個“普信男”的帽子

“不看字幕,我都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口齒不清楚,說話都沒邏輯,這樣的人都能當老師?”

“典型的高智商低情商,這種人連女朋友都不好找”

不少人對韋東奕的不修邊幅的外表和略帶侷促的言談嗤之以鼻,

認為他讀書讀傻了

寧願自己成績差點,也不要變成這樣。

其中一條400+的高贊留言。

僅僅用兩個捂臉表情,就深刻表達了

對他前途的擔憂

——

這些評論看下來,可以總結出一點:

你學霸你牛皮,但我就是看不上。

看到這,蟬主腦海裡出現了一幅畫面。

過年回家,隔壁村的相親角,驕傲的自詡985出來的大廠“打工人”,被一群三大姑六大姨圍堵詢問工資有多少,房產證寫誰的名字。

韋東奕身上的所有光環,都成了值得挑揀的物件。

直到有人挖出,這位看似“青銅”的年輕助教,其實是一位

不折不扣“王者”

這些詆譭聲,才得以消停。

01

“最醜”北大數學學神

到底有多牛?

回到前面那個問題,韋東奕畢業後會不會送外賣?

作為

“北大四大瘋人院”之首

的數學科學學院中的一員。

進入北大數院,就等於成功入選畢業“豪華套餐”。

國內大廠任意挑,金飯碗隨便進。

就業?

那是大廠HR們該頭疼的問題。

“數院”近年來畢業生去向

正如數院學生所說:

“在北大數院,要麼你有虐待別人的實力,要不你有承受別人血虐的韌性和忍耐力,舍此兩條,別無其他”

能進數院的雖然絕非等閒之輩

,但

韋東奕依然可以稱得上其中的

神級人物

人送外號,韋神。

至於究竟有多牛?

旁友們先看看這道題吧,

這是人家高中時做的。

第49屆IMO壓軸題

高中期間,在第49、50屆兩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大賽上(IMO)均

金牌第一名

劃重點,兩次都是滿分。

比賽當中最難的一道題,國家隊教練用了3個小時才能解出,而韋東奕在2個小時就算出來了。

2010年,跳過高考,被保送到北京大學數學系。

在2013年,韋東奕曾在“丘成桐數學競賽”中,一舉斬獲華羅庚金獎、陳省身金獎、林家翹金獎、許寶騄金獎、周煒良銀獎,並獲得了個人全能獎。

先不說這些獎項在界內的含金量,就這

一人幹倒一群清華中科大數學學霸

的氣勢。

就足以寫入起點大男主爽文,

讓麻瓜們全體起立:

瑞思拜~

除了拿獎拿到手軟,僅僅8年時間,

韋東奕

就完成了本碩博的全部課程。

麻省理工等多所

世界名校主動向他

丟擲橄欖枝

,哈佛甚至打破校規邀請他去,只要他願意來哈佛讀書,可以直接免掉英語考試。

但他還是選擇

留在國內

博士畢業後,

韋東奕

沒有和其他人一樣出國前往普林斯頓等世界名校進一步深造,而是選擇留校成為北大數學系的一名助教。

如今的他,已經完成25篇學術論文,多數文章發表在國際一流期刊上。

數院上課的老師介紹他時,是這樣的:

“如果你們有不會的習題可以問我,如果我不會可以問韋東奕,

如果連他都不會那估計就是題目錯了。”

看到這裡,如果旁友們對他的牛掰程度

依舊感到模糊,不妨參考下面這句話:

在大眾的認知裡,一個數學學霸,沒有天份不行。

韋東奕出身一個高知家庭,父親是山東建築大學的數學教授,或許是受到父親的影響,他從小就痴迷數學,

對數學有一種超乎異常的興趣

在我們小時候被數學折磨得死去活來的時候,人家父子倆的親子游戲已經是解數學題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在數學方面的天賦也逐步展現出來。

在學霸遍地走的北大,韋東奕算不上有多大名氣。

比起天才,他更像是一個怪才。

雖然在學術領域建樹頗多,但在生活中卻有著不同於眾人的淡泊,每月花銷300,不看電視不用微信微博,除了找資料幾乎不上網,唯一的樂趣就是做題和聽收音機,

過著一種近乎“隱居”的生活

爆火之後,各種輿論鋪天蓋地的襲來,

還有不少媒體想要再專訪他,都被他一一拒絕了。

在我們看來,他或許與社會有些“格格不入”,甚至不知道

他具體做什麼,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

但沒有誰規定“天才”必須要做一個精通學術,懂得人情世故,婚戀市場拔得頭籌的六邊形戰士。

保持一顆本心,做自己熱愛的事,有何不可?

很多人說不願成為他的樣子,可

嘲笑一個遠超自己的人,本身就是一件愚蠢的事

02

死磕和逆襲

不符合

大眾心中期待的樣子

與韋東奕同一時間出現在熱搜上的,還有一個話題:

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每年高考期間的熱搜常客——

唐尚珺。

和韋東奕不同,他沒有讓人閃瞎眼的家庭背景,而是來自一個普通,甚至說得上有些

貧困的小鄉村

他也不算聰明,2010年參加第一次高考,連三本線都沒有達到。

不甘心的他,瞞著家裡人開始了自己的復讀之旅。

在復讀下,他先後考上

西南政法大學、吉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重慶大學

等等。

但都放棄了。

他的夢想是考上

中國科技大學

2016年,第7次參加高考考上中國政法大學,老師們苦口婆心勸他去上大學,他同意了。

他拿著中國政法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回到家向父母坦白,但是家裡人並不關心他考上哪,

因為他的父親被檢查出來,患有癌症晚期。

假期他帶著父母去了北京,爬長城。在天安門前合影,吃全聚德的烤鴨,看自己將要就讀的大學

但因為父親病重,有高中給出2萬塊的獎金招收高分復讀生,

為了拿獎金給父親治病,他從中國政法大學退學,去了那所高中重新復讀。

沒過多久,父親還是走了。

有媒體將他的事蹟,用紀錄片的形式拍成了《高十》。

回顧他的高考史,很

少有人給予正面的評價

有人說他的人生已經學廢了,也有人說他沒有天分,用高考來逃避社會,還有人說他不斷的高考只是為了高分復讀生的高額獎金……

即使考上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學府,卻沒有人把他劃分在“學霸”行列。

在他空空如也的微博,留下這樣一段自我介紹:

唐尚珺,沒有在適當的年紀做正確的事情,非刻意為之,只是後知後覺。

他到底怎麼想的,只有他最清楚,我們無權指責一個人的選擇。

學霸那麼多,為什麼偏偏韋東奕火了?

在專業領域上,他“獨孤求敗”。

在生活上,他樸素自律,對物質上的追求幾乎為零。

以及不符合常理的——

不戴眼鏡,一頭蓬鬆的頭髮。

和我們常常在電視看到的那些西裝領帶的精英高知不同,韋東奕給人一種“純真樸實”的感覺。

他的純粹,他在專業上的心無旁騖,他在生活中的真實不做作,

對世俗的無追求等

,更加

符合大眾對“天才”這個詞的期待

反而,那些需要死磕,需要N戰靠逆襲的“學霸”,

只能成為成為家長教育孩子、老師激勵學生的背書案例。

03

與其刻意“造神”

偶爾的“遺忘”也是一種選擇

天才的爆紅,考霸的落寞,為什麼每一次都能引起公眾的關注?

在很多人看來,進入高等學府就意味著得到一份光鮮學歷,一塊敲開大廠的敲門磚。

然而事實上,考上清華北大的並不都是“神”。

他們中大部分的,不過是

比一般人付出更多努力的普通人。

我們應該看到的是“學霸”背後的付出,而不是用一句輕飄飄的“天份”,“老天賞飯吃”就抹去他們的努力。

更不應該把把他們當做娛樂,用“神”去調侃。

造神和毀神,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常態。

人們總是熱衷於造神,因為這些“神”在一般人看來,是如此遠不可攀、難以企及,他們為此狂歡。

同時他們也一邊幻想著“神”從神壇跌落,然後再繼續尋找下一個“神”,如此迴圈往復。

殊不知,在造神和毀神的過程中,早已毀掉一些原本很優秀的人。

韋東奕的意外走紅,或許連他自己也沒想到。

自己被公眾認知,是因為一段採訪影片,而不是學術成就。

做學術做研究,註定是一條枯寂而冷清的道路。

我們需要這樣熱愛與自律的“苦行僧”,為我們在客觀世界中先行探路。

同時,

我們也更應該保護好他們

如今的韋東奕不缺天賦,也不缺努力,缺的只是那一瞬間的靈感。

比起“網紅大神”這個身份,

能否

在四十歲之前拿下數學最高榮譽菲爾茲獎,才是他所追求的。

這一次意外的“闖入”,並不能阻止他繼續書寫自己的傳奇。

允許“神”的普通和不足,這才是人性的進步。

那些有閃光點也有不足之處的普通人,遠比人為營造出來的“神”更值得稱讚。

刻意造神,沒必要。

偶爾“忘記”他們,也是一種選擇。

上一篇:28歲的她,與20歲的李冰冰同框,卻輸給了自己,所有人看了都沉默了
下一篇:北大教師的採訪影片刷爆網路,這位獨立的青年到底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