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郭富城:我的演技不是靠演技,而是靠自己,我的演技是靠自己自己!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上一篇單獨講了郭富城早期三部代表作。

分別是其表演的自行揣摩(《九一神鵰俠侶》)、本色出演(《伴我縱橫》)以及名導指點(《赤腳小子》)。

如果有心,就可以在其間看出表演上的差異。

自行揣摩其實是不穩定的,本色出演則易僵化和重複,唯有名導指點是演員提升能力最快的途徑。

這當然也是指有表演天賦的演員。

另外一些既沒有天賦也不夠勤力的演員,即便有名導資源其實也是白費。

這裡仍然拿梁家輝來做比方。

比如他大銀幕上第一部電影是和大導李翰祥合作。

什麼是大導?他們對現場有一種入微的掌控,包括走路的步幅、抬頭的角度、表情的尺度乃及光線的明暗,這也正如梁家輝後來回憶時所說,所有的東西都被安排好了,自己只是導演手裡的一個提線木偶。

雖有自謙成份,但未必不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而郭富城在整個九十年代,二十二部作品中與名導有幾度合作?

一個劉偉強、一個陳嘉上,還有一個杜琪峰。

其中與劉偉強有兩度合作。

而與他幾乎同時紅起來也同為天王的黎明,九十年代拍了二十八部電影,知名導演可列出長串名單。

隨便數數,計有許冠文、徐克、劉鎮偉、王家衛、陳可辛、許鞍華、杜琪峰以及張婉婷,其他比如陳勳奇、韋家輝、麥當雄都可以不列入。

張學友也與黎明相近,合作名導頗多。

這個情況只說明一個問題。

也就是郭富城在表演路途上,一直都是自行揣摩夾雜本色表演的方式居多。

所以他在演技的成長過程中,有時好時壞的狀況,在某些作品中確實也會有發力過猛的情況。

但他與名導合作極易擦出花火。

從1994年到世紀末,剛好六年。

郭富城只拍了五部電影,就涉及到喜劇、校園題材、搏擊動作、愛情童話以及動漫改編五種型別。

其中九七和九九年無作品上映。

拋開喜劇的《倫文敘老點柳先開》以及做綠葉的《仙樂飄飄》不談。

其餘三部作品都可圈點。

1996年,勵志拳手題材電影《浪漫風暴》上映,票房超過千萬。

該片由吳宇森監製、洪金寶任動作指導。

新導梁柏堅一炮而紅。

他力邀請郭富城出演,也開啟了其後郭富城往動作電影領域發展的雄心。

電影寫實的動作風格給人留下了強烈印象,壯碩的郭富城飾演的職業拳手尤其讓人信服。

但動作只是外殼,電影真正的核心是為何要去做一件事。

只要你的追求有價值,則雖死無憾。

這就觸及到了思想層面,且極為正向,具體到電影裡的表現,是“為國人爭光”。

男主以之擺脫情殤的低落,在頹廢之後重振旗鼓,以堅韌意志拼搏,最終擊敗日本拳手奪得亞洲拳王稱號。

無論文戲武戲,郭富城皆交足分量。

放眼當年影壇,演技當然有比他更強的,但若論演技、顏值、肌肉和身材比例的綜合條件,整個影壇也挑不出第二人比他更優勝。

被視作當年金像影帝的遺珠之選,僅這一條其實足以說明其表演的成功度。

當然於郭富城而言,此時在歌壇聲譽日隆,影壇只似玩票。

提名與否,當時的他或並不在意。

這一年,郭富城攜手香港嘉禾。

老闆鄒文懷親自出席雙方的簽約儀式。

用媒體的話來說,此時的郭富城“讓同志也瘋狂”,且在歌影兩個領域都開始漸上巔峰。

與嘉禾簽下兩年履行四部重量級影片的合約,躊躇滿志地試圖接下動作巨星成龍的班。

其後又連續兩年奪得香港無線的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與百事甫一合作即光芒四射。

但與嘉禾合作開拍的第一部戲並不是動作大片,而是偏文藝風格的愛情輕喜劇。

一九九八年,《安娜瑪德蓮娜》上映。

該片再次攜手陳慧琳,與金城武首度合作,有張國榮、袁詠儀和張學友客串。

在豆瓣有條距離現在十年的影評。

他說“郭富城的演技十年都沒有進步”,還要加上一個字首,如果有演技的話。

又說“如今的郭天王非常嚴肅的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演員,每次一想到他那種舉輕若重,恨不得讓所有人看出「我在演戲」的表演方式,我就覺得好難過。”

還說,“香港影壇雖然沒落了,可好的演員還是有一大把的,偏偏真正好的,永遠黃金配角著,永遠襯得那些要麼木頭一樣,要麼扎猛子一樣演戲的主角十分滑稽和難堪。”

最後還加上一句,“張國榮先生在這種情形下的客串,與其說是客串,不如說唯有他才可壓陣。”

其粉絲視角其實可以理解。

但郭富城是不是真的如他所言那麼差?

整個香港影壇,只有“郭富城們”一直在“演”,其他演技派都在真實地“活著”?

未必。

人生總是有高低起伏,換句話說,誰又不是在“演”?

表演本身就是一個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問題,如常人般生活就是出神入化的演技麼?明顯也不是。

這麼去理解表演,也會偏差頗大。

而且特意看了一下影評時間,那個時候郭富城和章子怡主演的電影《最愛》已經上映,這部戲裡,鏡頭外的郭富城一個眼神就可以令章子怡落淚,這又是一種什麼程度的功力?

不過其實也沒什麼重要的。

類似這位觀眾視角和封閉狀態的人並不在少數。

他們或都屬於比較刻意保持自我認知的那一類人,看不到他人的變化和進步也份屬正常。

而當時的郭富城自然不及張國榮。

或者可以說當時的張國榮本身就是位於香港影壇演技派金字塔尖的人物。

以郭富城的資歷情況,不及張國榮太正常不過,而當時的三位主角,對錶情的控制力是明顯不夠的。

所以一旦需要有戲劇性誇張的表演,就會顯得小動作過多、幅度過大,但其他那些關於青春悸動的戲份,又真的很好。

所以演員和電影,都是優缺點同樣明顯,也算是一種冥冥中的安排。

過了這麼多年,關於這部電影最深的一個場景,是壯碩的郭富城與一個眼鏡男的一場打鬥戲,當時就在想,這眼鏡男肯定慘了,果然最後是眼鏡男鼻青臉腫。

而作為當年年輕一代尚在成長中的演員,郭富城和金城武在這部戲裡的表現應該說可圈可點。

算是影迷心中的青澀回憶吧。

一九九八年,郭富城站在了歌影兩個領域的巔峰處。

第一個是連莊香港無線的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這是個很難得的紀錄,起碼在四大天王爭鋒的過程中這是唯一一次。

另一個是奪得了香港電影年冠。

在雙週一成崛起以來,這也是唯一一次突破性的創舉。

而這部《風雲之雄霸天下》僅是郭富城接拍的第二十二部及第十三部主角電影。

說起這部電影。

一些老生常談的話題估計又會被帶起。

比如關於誰是第一男主,爭唱主題曲傳聞,以及誰抱誰大腿、票房是靠漫畫基礎和電腦特效之類。

而實事求是地看待,基於本身《風雲》概念而言,自然是雙男主設定,但無論海報或者電影片頭,都確鑿無誤地說明郭富城是排名第一的男主。

至於爭唱主題曲,鄭伊健那幾年也在歌壇影壇持續發力,經紀公司要爭資源很正常,最後一個片頭一個片尾,然後中間插曲各一首算作平衡。

鄭伊健1996、1997年憑四部古惑仔電影連續進入十大票房排行榜,算一時爆紅。

而此前郭富城也有單男主過千萬的票房紀錄。

所以其實就如電影中泥菩薩的那句話,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就電影角色而言,郭富城和鄭伊健,是整個華語影壇唯二的選擇。

《風雲》漫畫和電腦特效的應用當然是電影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特效必然不是票房爆裂的主因。

更何況隨著技術的發展,無數影片也包括好萊塢在內,都被抨擊空有特效、花俏而無實質。

所以一部好電影,是各種因素在其中起到良好作用。

就《風雲》而言,雙主角表演的成功毋庸置疑。

這才是真理。

另外再談談關於表演的問題。

電影中的步驚雲,是一個帶著仇恨蟄伏在殺父仇人身邊的人。

孔慈是他唯一的光,他的隱忍十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孔慈的愛意。

面對武功蓋世的雄霸,他選隱忍低頭。

苦練武功,性情冷酷。

一夜之間屠戮無雙城滿門,並斬草除根。

而當雄霸有所動作,他的桀驁立時顯現,又與片頭幼年步驚雲目睹步家莊被天下會滅門的場景遙相呼應。

當場搶走孔慈,並說出那句經典臺詞:我步驚雲愛一個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對比而言,聶風則過於軟弱和優柔寡斷。

其後挾棺獨闖俠王陵,奪取千年冰魄亦可看出步驚雲行事的霸烈。

再安置孔慈於後陵,足見深情。

郭富城將步驚雲角色的冷酷、深情與桀驁,一一詮釋入微。

一九九八年的郭富城。

同時站在歌壇影壇的巔峰之處。

可謂意氣風發。

但他很快就將面對職業生涯里長達數年的低谷期。

連帶著表演都變得僵化和迷茫。

#

有個詞叫盛極而衰。

這或許才是人生常態,與世間不變的規則。

#

後記:

郭富城的演技好不好?

首先過濾掉某些完全沒有鑑賞力和判斷力的人群。

也分為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就如上文談到的一個張國榮粉絲一樣,覺得郭富城沒有演技,為演而演。

另一種則反向而行,覺得郭富城的表演入微而驚豔,驚為天人。

這其中究竟哪一種是對的?

其實兩種都對。

因為第一,郭富城作品量偏少,再加之風格各異,有一部分甚至是比較偏鋒的題材。

所以大多數人都只看過其中較少一部分。

第二,如之前所講,郭富城的演技有非常明顯的成長期。

比如恰好看過《雷霆戰警》、《浪漫櫻花》,卻沒有看過後來的《父子》、《最愛》以及《破局》、《無雙》,那自然就會持否定態度。

求新求變與不斷嘗試。

導致其表現並不穩定,就如他的歌路一般。

所以你很難去概括說郭富城是不是一個唱情歌的歌手。

又或者你也難界定郭富城適合哪種電影型別。

這種骨子裡願意去做新嘗試的追尋。

在個人事業而言是極好的特質。

但對於歌迷和影迷而言其實並不友好。

因為每個人都有喜好傾向。

我見慣了你的衣冠楚楚和大開大合。

可能就不容易接受突然而來的蓬頭垢面和瑟縮無能。

比如拿周星馳舉例。

大多數人習慣了他早期的無厘頭式表演。

而他突然在《長江七號》裡放棄掉幾乎所有表演上的喜劇元素。

就有人覺得索然無味。

但即便如此。

也始終覺得。

對演員而言,變比不變更好。

一心求變,未來可期。

上一篇:郭麒麟開200萬跑車疑被偶遇網友:還有400萬的
下一篇:萬豪旅享家 這一程,不止一城 情侶出行打造嶺南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