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三毛和荷西的愛情故事:三毛和荷西的愛情故事,三毛和荷西的愛情!

每天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在西班牙留學的日子,結識了她的一生摯愛——西班牙青年荷西。他們的相識在馬德里,正在上大三的三毛在朋友家裡遇見了小她8歲的荷西。

荷西當時在她學校附近的一所高中就讀,偶然地遇見,讓他對東方女性三毛一見傾心,並展開追求,常常逃課來看三毛。當時的三毛並未當回事,只覺荷西是一時興起,同時心底卻泛起一絲虛榮:有如此帥氣的男孩,要是做他的妻子,該是一種榮耀才對。然而理智讓她以姐姐的身份教訓荷西莫再逃課。

荷西卻不聽,依舊來見她。有一天荷西說:ECHO,你等我結婚好嗎?六年,四年大學,兩年服兵役,好不好?三毛說:六年太久,我無法保證什麼,以後不要再見面了。此後六年,荷西真的再沒糾纏,偶爾遇到也是很禮貌。

那時三毛身邊不斷有男友,也遇到了自己心愛的人。1970年,三毛受邀回國任教。在預備結婚的時候,未婚夫意外身亡。心灰意冷的三毛再到西班牙,在她的女友家與荷西重逢。

荷西鄭重求婚,三毛這一次沒有拒絕

因書上一張撒哈拉沙漠的照片,三毛便想到那兒去居住。荷西是唯一支援她的人,他默默辭去工作,安頓好一切,然後把三毛接了過去。七個月後兩人在非洲小鎮結婚,白手成家。結婚禮物是荷西花了功夫在沙漠裡找的一副駱駝骨架,三毛很是喜歡,一直儲存。

在撒哈拉期間的生活,激發了三毛的創作靈感,她歎服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自然美景,也對生活條件極差的沙漠生活充滿敬畏,在時任《聯合報》主編平鑫濤先生的鼓勵下,1976年,她的第一部作品集《撒哈拉的故事》問世。

這本書,讓我頭一回認認真真去羨慕兩個人的生活。我們常說,不要著急,這個世上總有一個人的出現讓你覺得人間值得。可惜很多人一生都碰不到,三毛是幸運的,她碰到了荷西。

不只是幸運,而且是如魚得水,父母不看好的異國婚姻,被她經營得有聲有色

在她的筆端,所有的艱難都沒有抱怨,所有的喜悅就是喜悅,儘管摻雜著更多的苦惱,但她卻沒有讓這些挫折掃了喜悅的興,而是放在末尾,再同我們心平氣和地道來。

在撒哈拉的日子,他們物質貧瘠,精神很富有。是怎樣個性浪漫、真性情、勇敢瀟灑的兩個人,會僅憑一張照片邊決心搬到完全陌生的沙漠去居住。

在這片世界最廣闊的遠離紅塵喧囂的沙漠中,他們像兩個貪婪的孩子,尋幽覽勝,亦煙火相伴:他們用父母寄來的臺灣特產做飯。生活再清寒,她也能把簡陋小屋佈置得像沙漠中的一片世外桃源,甚至吸引外國記者來參觀,設計師來參考;還有,他們的小藥包,成為了鄰居們的治病百寶箱……

他們活在生活裡,樂在塵世外

。她生命中那些過去的陰霾,被荷西一點點驅散了。拋開作家的身份來看,她不過就是一個認真生活的小女人。沙漠的風景、夫妻的鬥嘴、鄰家的趨勢,在她筆端,妙趣橫生,活潑俏皮。

荷西大部分的工作是一名潛水工程師,1976年,荷西的工作調動到了一個島上,每週才可以回家一次,於是三毛選擇離開撒哈拉,陪荷西來到了大加那利島上。他們把家搬到了一個人跡罕至的安靜的海灘邊,過著平凡而幸福的日子。

然而,歲月靜好常常只是夢想。1979年9月,三毛的父母去歐洲旅行途中特意去小島看望她和荷西。小住幾日,父母要離島到倫敦去坐飛機,三毛陪父母,荷西在機場的送別成了他們,兩晝夜而已,荷西卻在潛水作業時出了意外。機場一別竟成了最後一面。

當晚三毛接到長途,她失心瘋地居然問來人:

是不是荷西死了?是多麼深沉的愛,會有如此神奇的心靈感應

。她守在停屍房,陷入半瘋狀態,幾天不吃不喝,接連暈倒,她想隨荷西去,母親苦苦哀求,好友瓊瑤打了越洋長途電話,直至三毛答應不自殺。

對父母和好友,她堅持住了,但夜晚的思念之苦只能自己默默忍受,她嚴重失眠,精神恍惚。在父母的陪伴下,她結束了14年漂泊異鄉的生活,回到臺北療傷。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三毛作品較少,生性所致,她依然愛旅遊,但很少出國,卻常去成都,有時一年要去三四次。

她曾說過,走得突然,我們來不及告別。這樣也好,因為我們永遠不告別。還說,選擇自己結束生命這條路,將是一種幸福。

她後來又遇見很多人,但再也沒有一個如荷西一般懂她、愛她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傷的姿勢。

上一篇:【美文】當萬物蕭條,百花凋零,冷風吹得地上的樹葉失魂落魄. . .
下一篇:如果你想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那就要很多很多的愛| 原創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