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人生觀點】人生的層次:人生的思維是人生的思維是什麼?

本期人生觀點關鍵詞:

人生

層次。

有次我到停車場停車,剛好看到前面空著有兩個車位。就在我準備停進去的時候,突然從我後面竄出一輛車,“瀟灑”地橫停在車位上,一個車就佔了兩個車位。

於是我下車跟對方溝通,希望對方可以稍微挪一下。但是從車上下來的年輕人沒有同意,並說了一句很有“威懾性”的話:

“我著急辦事,你去其他地方找位置。”

大有一副“我就不挪,你能把我怎樣”的架勢,見其蠻不講理的樣子,我也懶得跟他多計較便開到其他地方找了個位置停車。

當我辦完事回來取車的時候,恰好就看到那個年輕人車前被停了一輛車,剛好把他的車擋在了裡面。

我心想,等到他來取車的時候免不了會有一番爭執。

俗話說:“惡人自有惡人磨。”

在生活中,我們總能遇到一些缺乏修養之人,他們擅長蠻不講理,行為舉止也會處處故意凌駕於他人之上。

這種人的身上通常會貼有兩種標籤:

自卑和沒教養。

他們的不講理行為,是透過一番裝腔作勢來隱藏他們內心深處的自卑感。

然而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這種沒教養的行為舉動,恰好就是一種低層次為人的表現。

《道德經》用五千多個字,告訴了我們做人做事應該遵循的道德、修養等規則,也教會了我們如何辨別一個人的層次是高還是低。

01:為人之道——層次越高的人越簡單

《道德經》第十二章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意思是指,絢麗的顏色讓人眼花繚亂;嘈雜的聲音讓人耳朵難辨;可口的食物讓人口味敗壞;醉心狩獵讓人身心張揚發狂;奇珍異寶讓人不擇手段。

因此老子在本章結尾總結:

聖人只求三餐溫飽,不追逐聲色犬馬的外在誘惑。做人應該拋棄外物的引誘確保安足純樸的生活狀態。

在佛家的觀點中認為,人的感覺器官有六類:眼、耳、鼻、舌、身、意。

六類器官分別代表了聲、色、香、味、觸、法六種塵世境界,故而讓人們產生了喜、怒、哀、樂、憂、思六種意識或情緒。

這六種意識便讓我們原本平靜安寧的內心充滿了無限的慾望。

當慾望得以滿足之時,我們欣喜若狂;當慾望難以滿足時,我們備受煎熬。

想要的越多,就會越算計,反而我們便越容易被生活、被慾望所累,也就很難保持內心的寧靜祥和,便會表現出暴躁、易怒的情緒,在這種負面情緒的驅使之下,言行就很難被自己控制。

所以一個人的層次越高,就越簡單。因為他知道,簡單才是真正的生活,才能守住本心、迴歸本性,人的價值觀才不容易扭曲變形,甚至墮落消沉。

02:處世之法——層次越高的人越隨和

《道德經》第八章講到: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用“水”來比喻那些有道德之人的品格,並勸誡世人:為人處世之道,就是“不爭”。只有不爭,才能化解怨恨,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衝突矛盾。

人一生中大多數痛苦煩惱,其實都是來自於自己的“爭”。有的人為了爭得口舌之快,而招來禍端;有的人為了爭得一時之利,讓自己痛苦不堪。

強勢之人大多都鋒芒畢露,言行舉止上都處處想要凌駕他人之上,殊不知這種行為很容易傷害他人,而這種傷害的同時也是在處處樹敵。

中國人有句俗語叫做:“槍打出頭鳥。”

鋒芒太盛之人,往往很喜歡鑽牛角尖,也不會給自己留餘地,因而也最容易被針對。

反觀那些層次越高的人,越低調隨和。

所以老子認為,

我們要擁有像水一般的品格,不與他人爭功、爭名、爭利祿,就能免去患得患失的折磨和煩惱。

但“不爭”不代表沒有原則,當遇到觸犯底線原則的問題時,我們也不能夠當牆頭草。

有時候堅守自己的原則,也是一種“隨和”的表現。

03:養生之方——層次越高的人越通透

《道德經》第十六章曰: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使心靈保持虛和靜的至極篤定狀態,不受影響,為的是萬事萬物並行發生時,我用這種心態觀察事物迴圈往復的規律。

老子在告訴人們求道之法時強調,“道”其實就是自然,就是客觀世界執行的規律。

在他的觀點中認為,保持內心的平和淡然,就是最重要的養生之方。

很多人的“養生”主要是指身體上的保養,卻不知精神上的養生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

一個人只有在精神上得到了更好的“給養”,才能明智、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而我們想要活得夠通透、更健康,則需要順應自然規律。

網上有個段子說:

“大棚亂了四季,金錢亂了年紀。”

當我們不再順應自然時,自然也就亂了人心。人心亂了,言行舉止也就隨之而亂。

人一旦亂了言行舉止、亂了天地法則,就談不上什麼“養生”了。

所以,高境界高層次的人,往往更加順應自然,更加在意精神營養的補給,活得也就越通透健康。

04:謀事之術——層次越高的人越和氣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說: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按照老子的思想理解,“一”就是“道”,道能衍生萬物,從少到多、由簡至繁。

這裡的“道生萬物”,是在說一種本性,一種自然而然的發展規律。

世間萬物皆有陰陽兩面之分,兩者相互獨立但又不可分割,只有陰陽中和之後才能生成和氣。

我們常說“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則就是一種“和氣”之道。

范仲淹曾在《岳陽樓記》中說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意思就是說,不要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這是一種修身養性的至高境界。

一個人層次越高,越要懂得不要過於計較個人得失。無論是否身處人生低谷,也不管是否遭遇人生困境挫折,都不要為了一時得失而大喜大悲。

保持冷靜、和氣的態度來面對一切,才能抗得住人生的大風大浪,才能在謀事之時更加順暢。

人一生會遇到諸多困惑難題,對於這些問題老子給出了一個謀事之術,即“和氣”。

結語:層次越高,人生越順。

很多人會因為一些口舌之爭而大打出手,把原本很小的矛盾升級到難以收場的地步。

這一切禍患的根源,都是來自於個人的修養和德行。

《道德經》被稱為“百經之首”,其偉大之處並非在於字數的多少,而是在於它能讓讀者從中不斷獲得新的體悟。

無論是修身養性方面,還是為人處世,甚至是治國理政方面,在《道德經》中都包含了無上的智慧。

【萬嘉】道德經 典藏版

¥

59

度小店

月銷722

購買

當我們人生遭遇諸多不順心不順意之事時,不妨讀一讀《道德經》,不管是通讀全書,抑或是隨機挑選部分句子,都能讓我們收穫到很多人生的哲理和智慧,讓自己人生層次得到一次昇華提升。

層次越高,人生越順。

從為人之道、處世之法、養生之方和謀事之術上獲得更高層次的提升,會讓我們更好地面對這個繁雜的世界、他人和自己。

正如尼采評價《道德經》時所說的一樣:《道德經》是一個“永不枯竭且滿載寶藏的井泉。”

—END—

互動話題:你最喜歡的或最受用的《道德經》中的句子是哪些?

歡迎留言分享你最喜歡、最受用的句子。

我是知陽,感恩遇見,感謝閱讀。

(圖片源自網路,侵刪)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知陽時光鋪子

上一篇:【人生觀點】孩子,你為什麼要設限?這是我見過最感人的回答. . .
下一篇:李誕是什麼樣的人?一個被人誤解的人,一個被人誤解了千年的段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