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快樂金錢》:一個人的錢是否快樂,決定了你是快樂還是悲傷金錢!

這本書的英文名叫《Happy Money》,即“快樂金錢”,很多讀者可能無法理解。是的,金錢也可以分為快樂金錢和悲傷金錢。這二者如何界定呢?

作者認為,“所有帶著愛、關心和友誼而流通的錢都是快樂金錢。快樂金錢能讓人微笑,讓人深深地感受到被愛和被關懷。相反,悲傷金錢是那種你不得不摳摳搜搜交房租、還信用卡及繳稅的錢。”

也就是說金錢的流動方式(花錢背後的動機)決定了你的錢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同時,金錢的流動方式也決定了你與金錢的關係。

每個人都和金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這份關聯給你帶來的是愛、被愛還是悲傷、恐懼,都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及使用金錢。

人本身就是具有社會性的,因此我們也需要為自己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

如果你把金錢都用來滿足自己無休止的慾望上,比如一心只想過得和他人一樣,想給自己營造一種功成名就的外在形象,而不去為身邊的人或是社會做些什麼,那麼你能感受的快樂自然都會非常短暫,並且也無法與他人分享。因為每個人對金錢的看法和重視程度終究是不同的,只為一己私利而不斷獲取財富和地位的做法未必會讓他人產生共鳴。

最重要的是,隨著慾望的不斷攀升,你對物質的需求也會越來越沒有界限,甚至會為了不被他人看扁而持續購買一些自己根本不需要的物品,以滿足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完美”印象及形象。

事實是,這種被慾望驅使的消費觀只會讓你越來越疲憊、焦慮和恐懼,因為它會掩蓋你真實的樣子和需求,你只會持續關注你沒有的東西,而不去停下來關注那些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

這裡的東西,可以是能力、影響力、樣貌、身高、身材、人際關係、或其他優勢。

慾望有時也伴隨著你想融入怎樣的圈子,但是你最終能否進入某個圈子或集體,靠的是綜合實力和能力,並不是僅僅關乎於你賬戶上有多少錢,你能出入幾星級的場所,只不過鮮有人願意花時間去思考這件事罷了。

多關注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內心就會更加富足、充盈

書中提到“沃倫·巴菲特和他的妻子至今依然住在1958年以3。1萬美元購入的房子中。”而他本人也表示自己住在那兒非常開心,這意味著他們根本不需要一味把錢花在更換更大、更好的房子上。

然而今天有多少人能想明白這個問題呢?越來越多的人甚至會不惜花費幾代人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去換一套未來還要持續還貸的房子。

這不正是作者所說的悲傷金錢嗎?這筆支出背後將是無法應對任何意外及不確定的恐懼、和對未來的焦慮。這筆提前透支的未來的錢是否會如你所願都被你賺到手呢?也許未來的你和家人還會面臨急需其他大額支出的變數或意外呢?

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清楚,只是當人們遇到眼前的機會時,卻未必人人都能冷靜地思考、並做出有長遠意義的決策。

快樂金錢的意義就不同了,若是你把金錢用在構建更加和諧的人際關係上, 這份錢既會給他人帶來快樂,更會讓自己感到安心。比如我們可以不定期地參與一些捐款捐物的活動,也可以拿出一部分錢來為家人和朋友解決燃眉之急。

金錢也是有磁場的,如果獲取金錢的途徑以及你的金錢的流向都是消極的,那麼最終你與金錢的關係也會越來越消極。

你的金錢磁場取決於你金錢的流動走向

作者提到的金錢流的概念,實際上是想告訴讀者,錢只是一種貨幣,但它被人們賦予的意義、給予的厚望已經遠遠大於它本身的能力了。

人們如何看待金錢,完全仰仗於父母及生長環境中對你重要的人是如何看待金錢的。

如果在人們從小生長的環境中,長輩們把錢看成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物,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就會給孩子傳遞一種“錢能解決一切問題”的思想。

甚至很多成功的企業家早就實現財富自由了,但依然覺得自己賺得不夠多,內心依然沒有安全感,他們對錢的需求和依賴也超乎了常人的需求。

這說明他們根本沒搞清楚自己對錢的渴望、以及賺錢的動機並不是來自自身的需求,而是源於自己放大了錢的重要性。

我們不否認錢能帶來的物質方面的保障,但是錢不僅僅只能解決這一種問題,合理使用金錢,還可以為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比如它可以用來維護你與客戶的關係,你可以參與一些公益或是具有社會意義的活動,你也可以為家人改善生活環境,給朋友送上一份暖心的禮物等等。

這些支出就是你金錢的流向。你把錢用在了什麼地方,這個流向就會為你吸引來怎樣的人際關係,同時你的金錢磁場是朝著正極還是負極,也都是有跡可循的。

你的每一筆收入來源是正向、積極的嗎?你的每一筆支出給他人和自己帶來的是快樂、感激、喜悅、充盈還是恐懼、焦慮、不安和壓力呢?時常問自己這兩個問題,你就會理解作者提出的“快樂金錢”和“悲傷金錢”意味著什麼了。

能感受金錢流動帶來的快樂,你的這份快樂就會得到延續

“我們不能控制自然的發展,也無法用意志控制金錢的流動。……當金錢流入時,我們應該心懷感激,享受金錢流向自己的過程。之後,當你投資或消費時,也應該心懷感激,享受著金錢流動帶來的快樂。”(出自《像有錢人一樣思考》原文)

當你精心為他人準備禮物時,你是心甘情願的,還是會暗暗覺得這筆支出只是迫不得已。前者內心是充盈的,後者的內心則是匱乏的。

有時人們一邊花錢一邊抱怨著這錢花得有多冤,多麼不值。這實際上都是一種稀缺心態在作祟。

同樣,接受你禮物的一方(朋友、家人或是客戶)也同樣能夠感受到,你送出禮物的行為是禮尚往來、客套還是真心實意的表現。

如果你做某件事時(比如花錢的時候)就注入了真誠、感恩和喜悅之情,那麼在你金錢產生的流動中與之有交集的其他人也會感受到你的這份情意。

然而,在這個世界上許多人花錢時並不看重過程,只看重這個錢花得值不值,也就是結果。這意味著花錢之前就註定了你已經給這筆錢下了定義,它需要完成你給它的任務,而不是讓錢只作為簡單的貨幣出現。

錢能解決多大的問題,能帶你走出哪些困境,不是錢自己能決定的,也不是誰都能夠控制的。但是給錢賦予怎樣的意義、寄予它多大的厚望,卻是我們透過思考能夠調整的一個重要因素。

這個因素將決定著你的金錢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你的金錢最終會流向磁場的正極還是負極,你的消費觀、你對金錢的認識會為你帶來怎樣的人際關係。

小結

對於金錢、賺錢及花錢的思考遠比金錢本身要重要的多,如果你也想了解更多相關理念,推薦你閱讀一下《像有錢人一樣思考》,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讓我開始關注金錢的流向,而不只是簡單地賺錢和消費。

我也希望更多的人透過閱讀此書開始逐漸關注到這一點。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自己對金錢的認識給身邊的人造成了怎樣的影響,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

上一篇:為什麼現在離婚的人越來越多?這10個理由足以告訴你們離婚的真相!
下一篇:【養生】她們是娛樂圈的黃臉婆,也曾因經歷了歲月殺豬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