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曾是“玉女掌門人”的阿嬌,事發13年後,依然沒走出陰影

文/蝶娛

“如果重返20歲,會對當時的自己說些什麼?”

“……好好做人。”

綜藝裡,面對記者“來者不善”的詢問,阿嬌笑意盈盈地給出了這個答案。

她嘗試把語氣放得極度輕緩,輕描淡寫地將答案略過。

然而越是想要表現得毫不在意,越是讓人看在辛酸無比。

曾經出道即巔峰的她,各種演出通告拿到手軟,如今卻只能接到四五線城市的商演。

在狗血愛情劇與爛片之間頻繁出鏡作配,還要以自身當噱頭為作品增加流量。

好的資源離她愈加遙遠。

與名存實亡的“Twins”組合一起,漸漸消失在時間的更迭當中。

2008年,那個眾所周知的事件,將她“打趴下”從此再也沒有機會“站起來”。

時至今日,當人們再次提起她,印象最深的,好像也就只剩下她“聲名狼藉”的過往,與不俗的長相。

一、

2008年1月26日,網路上因1400多張圖片,掀起來了一陣“腥風血雨”。

整個娛樂圈隨之“沸騰”,

而阿嬌也被送上來輿論的“風口浪尖”。

參差不齊的報道接二連三,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都圍繞著阿嬌。

當時的阿嬌事業如日中天,與阿SA的組合,也是當時亞洲可謂最當紅的一個組合。

因為其本身超高的顏值,以及不愛說話的性格,阿嬌還被觀眾戲稱為

玉女掌門人

可這一次的變故,讓一切都變了味兒。

從人人追捧的“玉女”到人人口誅筆伐,她僅僅用了一夜。

儘管她也是那個受害者,但是在公關時,她依舊要放低身段,以究極懊悔之意來表示自己對此事的態度。

她是事件過後第一個站出來面對公眾的明星。

釋出會上她誠懇地向所有喜愛自己的粉絲致歉,表示自己在那段感情裡很傻很天真。

然而這根本於事無補。

觀眾們不理解,不認同,也不接受,她“慾女”的形象被釘死在大眾的印象。

名聲一落千丈的她,終究是讓自己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

她向眾人解釋了無數次,可相信的人寥寥無幾。

“既然不喜歡為什麼當時不拒絕呢?哪怕是事後讓他刪掉。”

大家的質疑將她不斷逼退,性格內向懦弱的她用逃避來解決問題。

她將自己一直關在房間裡。

每天都是拉緊窗簾狀態,不和任何人交流也不去看電視和上網,將自己封閉起來,就聽不見外界的聲音了。

這個風靡一時的女人,漸漸在質疑與辱罵聲中,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內。

二、

“為什麼不拒絕呢?”

這依然是一些粉絲心中鬱鬱寡歡的“結”。

然而,我們將時間回溯至故事開始的地方,或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

和許多幸福美滿的小孩不一樣,阿嬌的童年一直在分別與冷眼之間兜兜轉轉。

19歲的母親生下她時還是個妙齡少女,這個突如其來的小孩讓她束手無策。

再加上阿嬌一歲時,阿嬌的父親愕然離世,年僅20歲的媽媽需要獨自一個人撐起來一個家。

媽媽牽起阿嬌稚嫩的手,將她寄養到了親戚的家中,望著媽媽漸漸遠去的背影,阿嬌開始了童年的漂泊生活。

因為媽媽經常外出打工,阿嬌從小“寄人籬下”

她住過沙田,住過元朗,還住過旺角。

一開始,年幼的阿嬌察覺到了異樣,整日哭鬧不止,表達自己的恐慌與害怕,也因此很不受親戚們的“待見”。

隨著不斷被送回,不斷被再次寄養在分別的家庭,尚且年幼的阿嬌也漸漸麻木,有些事並非哭鬧便可挽留的。

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軟弱,她漸漸變得乖巧懂事,也漸漸變得沉默寡言。

短短几年的幼兒園時期,阿嬌轉了六次學。

對於阿嬌來說,離別不是感傷的事情,而是“家常便飯”

正是小時候不斷漂泊的日子,讓阿嬌變成了一個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女孩。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孤獨中慢慢長大的心中有了一個簡單的追求——她要賺錢,買一個和媽媽兩個人的家。

2000年,阿嬌報名了參加了英皇舉辦的超新星大賽。

彼時的她並不知道,這將成為她爆紅生涯的完美開端。

憑藉自身姣好的顏值,阿嬌還沒有正式進入參賽環節,便被英皇的老闆看中籤約。

之後,在公司的安排下,她和一個叫阿SA的新人成立了一個組合,名字就是以外人的稱呼“雙胞胎”為意:twins。

或許是老天也意識到自己對這個女孩過於苛刻。

組合的走紅太過於順利,憑藉其青春可愛的形象,她們輕而易舉便贏得了全民的瘋狂熱愛。

2001年,發行的第一張同名EP就被粉絲瘋搶至脫銷。

出道一年後,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了她們首場演唱會,更是達到了“一票難求”

現場觀眾爆滿,主辦方最後還臨時增加了好多張椅子,依舊無法承載“蜂擁而至”的人流。

這無疑讓阿嬌與阿SA成為了當時香港紅館開創以來最年輕的歌手。

然而這僅僅是個“序章”

短短六年的時間,她們以勢如破竹的勁頭,在娛樂圈扶搖直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2006年的MTV亞洲大獎上,成功躋身於天后級別組合的行列中。

已經大火的阿嬌成功將自己的人生“翻盤”可小時候的那種不自信依舊縈繞著她。

與活潑開朗的阿SA不同,阿嬌永遠沉默寡言地坐在人群中央。

曾幾時,這是大家對她抨擊最多的一點。

習慣孤獨的人,是很難一下子融入到喧鬧之中的。

而是否有什麼,可以拉她走出孤獨以外呢?

三、

當時是有的,戀愛或許是唯一能帶給阿嬌救贖的東西。

阿嬌對於愛情也是寄予厚望的。

對於長期缺愛的阿嬌來說,愛情中甜言蜜語的山盟海誓給予了她一輩子都不曾“富足”的安全感。

在戀愛的期間,笑容從未在阿嬌的臉上消失過,她的幸福與滿足溢於言表。

毫無疑問,如果當時她需要在愛情和事業之中選一個,她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更能給她帶來安全感的愛情。

因為從小漂泊的經歷,她害怕失去也害怕被拋棄,也更加珍視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為後面悲劇的發生埋下了伏筆。

在阿嬌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她的“白馬王子”並沒有站在身前保護她,而是灰溜溜的選擇逃跑,徒留一地“爛攤子”

雖然後來,波濤在平寂中落下帷幕,卻也將阿嬌的未來悉數毀去。

然而這也並非毫無好處。

或許有時,保護公主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騎士。

在阿嬌腹背受敵之時,麥浚龍就像“神”一樣,出現在阿嬌的面前,為她遮風擋雨,始終對阿嬌不離不棄。

不光在公眾場合講話力挺阿嬌,不顧家人的反對,願意為阿嬌在採訪中公然指責媒體與整個事件的“罪魁禍首”

甚至願意幫阿嬌支付公司違約金,脫離苦海。

即使麥浚龍的家人十分反對這段愛情,但是他仍舊他不畏人言、不在意阿嬌的以前,盡本人最大的努力照料好阿嬌的感受。

跨越萬難站在你面前保護你,多麼偶像劇的情節。

本以為阿嬌找到了她一直追求的愛情,會一直幸福下去,可最終,這段愛情以分手結束。

麥浚龍當時的念頭是想讓阿嬌“藉此機會”退出娛樂圈,成為他的妻子。

可經歷了了一次變故的阿嬌不願意放下自己的事業,讓自己處於一個被動的姿態。

觀念的不合,讓這段愛情最終沒有走下去。

阿嬌與麥浚龍分手後,媒體嗅到了非比尋常的味道。

於是舊事重提“炒冷飯”,“阿嬌慘遭拋棄”的通稿滿天飛了起來。

這一次,她真的是一個人了。

再也沒有人幫她說話,替她爭辯。

阿嬌彷彿一夜之間長大了,面對質疑與辱罵,她再也沒有在公眾場合哭過。

四、

“事情過去了那麼久,我希望的是外界起碼給我一個尊嚴。”

當阿嬌在《志雲飯局》中再次提及這件事時,終於將過錯不再將過錯悉數攬下。

沒有人將她的話放在心上,甚至嘲笑於她的不自量力。

“你有什麼理由裝無辜?照片上的人難道不是你嗎?”

諸如此類的嘲諷有很多,可人們好似將事情搞反了。

阿嬌只是這件事情的受害者,她不該是被口誅筆伐的物件。

“如果她當初阻止了,不就沒有這些事了?”

咋一聽,這話是否十分耳熟,“受害者有罪論”彷彿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如今,許多年過去了,在這個流量更迭不斷的時代。

阿嬌依舊在娛樂圈混跡著,不溫不火,和一個臺灣醫生賴弘國結婚又離婚。

靠著商演和小配角維持生計,她在等,等那個虧欠了許久的道歉。

等到有一個人跟她說:

“你沒有錯,你也是個受害者。”

然而,她永遠也等不到了,被人們漸漸遺忘在時間的縫隙之中,成為了她的歸屬。

如今的她,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

或許在午夜夢迴,她也會後悔,也會感嘆人生的不幸。

上帝最後送給她的禮物,便是告訴她——

在遇到逆境時,沒有人可以救你,只有你自己可以。

只是代價過於慘重,讓“結痂”的地方留下來一道無法治癒的“傷痕”

……

上一篇:惠東臺風藍色預警生效,新一輪強風雨即將開啟
下一篇:《第十二秒》定檔湖南臺,萬茜任重主演,警匪緝毒,《征服》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