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晨讀 | 體溫

發熱無論對冷血動物或溫血動物(包括人)來說都是有利於戰勝疾病的,只是在冷血動物中以特殊形式存在罷了。

人的正常體溫是36。5-37。5℃,炎夏,暑氣逼人,不少人的體溫也會微微升高。如果夏天人的體溫比平時高0。3-0。5℃,沒有其他症狀,一般也是正常的。

世界上先有冷血動物(變溫動物),到了大約1。5億年前,大自然才開始創造新的生命溫血動物(恆溫動物)。最早的溫血動物是鳥類,然後是哺乳動物,最後才出現人這一最高階動物。由於溫血動物的體溫不因環境溫度而變化,因而在生存鬥爭中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它們的體溫由溫度調節機制控制。人在勞頓或強烈的陽光下暴曬時,下丘腦就會命令身體出汗,以使體溫恢復正常,寒冷時,體溫調節機制便讓身體增加能量消耗或是肌肉顫抖,產生熱量。

各類溫血動物的體溫有很大差異,如刺蝟的平均正常體溫為34。5℃,象36。5℃,北極熊37。5℃,狒狒38℃,狗38。5℃,家兔39。5℃,雞41。5℃,鷦鷯的正常體溫高達43℃。

人的體溫超出正常值,這就是發熱。發熱是各種病原體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疾病(如惡性腫瘤、血液病、過敏反應、組織壞死等)也會造成發熱。發熱按程度可分為低熱、中等熱、高熱和過高熱(40。5℃以上)。一旦病毒、細菌等病原體進入血液,吞噬細胞(白細胞的一種)就會將它們吞滅,同時分泌出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隨血液進入腦中,它會“欺騙”下丘腦,即弱化到達下丘腦的熱訊號,強化冷訊號。下丘腦於是“覺得”本來正常的溫度太低,因而將體溫升高,這種引起發熱的蛋白質稱為致熱蛋白質。

發熱是疾病的症狀之一,但同時也能起到抵抗疾病的作用,它能抑制淋球菌或病毒的增多,使血液中的吞噬細胞更為活躍,加快其他有益血細胞的產生,促使形成更多用來間接抑制病毒增殖的干擾素。

冷血動物生病時也需要升高體溫,但它們體內不會發熱,而是借外因增加體溫。有人做過試驗,一個木箱的一角用燈照射,使溫度達到50℃,另一角則比較冷。將一條壁虎放入箱內,它身上裝有一枚微型體溫計。起先,壁虎爬到溫度不到38℃的那個冷角,然後給它注射能致病的細菌,這下它便一個勁兒往熱的一角爬去,直至體溫達到40℃。後來又有人對33條壁虎做了同樣的試驗,並對其中一部分人工降溫,結果,這些壁虎中的大部分死了。魚病了也一樣,它們一定要到較熱的水區去,否則就有可能死亡。

看來,發熱無論對冷血動物或溫血動物(包括人)來說都是有利於戰勝疾病的,只是在冷血動物中以特殊形式存在罷了。不過話要說回來,發熱從來是不舒服的,特別是持續高熱,對身體十分有害,甚至是危險的,人們不希望發熱。(陳鈺鵬)

上一篇:經典又仙風道骨的古裝造型,趙麗穎楊冪上榜,最後一位反差最大!
下一篇:上海知名導演沈某輝為牟利拍攝“趣味電影”,被孩子家長舉報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