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中山靖王為了應付漢武帝削藩,生120多個兒子,手段堪稱高明

對於古代的皇帝們來說,削藩是一件非常危險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皇帝如果不削藩,放任藩王發展下去,到最後自己的皇位極有可能不保。可要是皇帝下定決心削藩的話,也同樣會引起藩王的反抗,最後也很有可能皇位不保。

在古代數千年曆史上,歷朝歷代的皇帝們為了削藩可謂是費勁了心思。因為在歷史上由削藩引起的教訓,不得不引起他們的重視。比如漢初的漢景帝削藩,引發了七國之亂。唐末的代德憲穆四宗削藩,雖然初期效果不錯,可唐朝最終還是為藩鎮所滅。還有那明初建文帝削藩丟了皇位,清初的康熙削藩引發三藩之亂也差點丟了皇位。

藩王之亂確實令皇帝們頭疼,而且想要破解這個難題還非常的棘手。因為只要皇族繼續發展下去,就會有數不盡的藩王誕生,這些藩王無論是留在京城還是外放到地方上去,都會對皇帝的統治帶來一定的威脅。哪怕他們什麼都不做,就在自己的封地上老老實實地待著,隨著人數越來越多,都會成為王朝難以承受的負擔。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明朝,無論建文帝削不削藩,明朝最後都可以說是亡於藩王之手。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皇帝們想要削藩,有時候並不是那麼簡單的,藩王也不見得就會任由皇帝們擺佈。說起削藩這件事,做得最好的應該就是漢武帝了,他為了鞏固朝廷統治頒佈的“推恩令”,是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陽謀之一,藩王們連表示反對的理由都沒有。

雖然說漢高祖劉邦登基之後,就剷除了一大批的異姓王,為此還揹負了屠戮功臣的罵名。可數十年之後,越來越多的劉姓王族同樣成為了朝廷的巨大隱患,所以漢景帝寧願引起七國之亂,也要下定決心削藩。而漢景帝的削藩並沒有徹底根除藩王的威脅,到了漢武帝時期,藩王又成為了朝廷難題,削藩又變得勢在必行。

相對於漢景帝來說,漢武帝削藩就聰明多了,他並沒有採取強硬的手段逼迫藩王交出領地,也沒有用什麼陰謀詭計,而是用了一個看似公平無害實則厲害至極的陽謀——推恩令。

古代實行的一直是嫡長子繼承製,只有嫡長子才有資格繼承領地和爵位,這對於其他人來說顯然是非常不公平的。而漢武帝為了削藩,就宣佈除了嫡長子之外,次子、三子同樣有繼承資格,諸侯留下來的領地由三人平分。這樣一來,不但整個劉姓宗室的子弟都對漢武帝感恩戴德,令朝廷頭疼不已的那些諸侯國也被越分越小,最後再也無力同朝廷相抗衡。

更關鍵的一點是,因為這個推恩令對諸侯本人並無實質影響,而且得到了諸侯兒子們的支援,所以諸侯們有苦難言,根本找不到藉口拒絕朝廷的推恩令。就算他們想要拒絕,也必須先過自己兒子這一關,因為這個推恩令對他的兒子們來說是朝廷的一種恩惠。

當然,也有諸侯王想要反抗,可是最終都被漢武帝壓制下去,他們本身也過不了自己兒子這一關。在漢武帝推恩令的影響下,曾經令朝廷頭疼不已的諸侯國迅速得到了瓦解,成為漢朝郡縣的一部分。比較有意思的是,漢武帝同父異母的兄弟中山靖王劉勝,倒是想了一個別出心裁的辦法應付漢武帝的削藩。

中山靖王劉勝可能是最瞭解漢武帝的人了,從漢武帝繼位之初,他就知道自己這個弟弟早晚有一天會對尾大不掉的劉姓宗室諸侯國動手。所以當漢武帝宣佈推恩令之後,劉勝並沒有站出來反對,而是採取了一種看似消極實則聰明的手段來應付,他從此後不再關心朝廷大事,整日沉溺於花天酒地之中,更是先後生了120多個兒子,手段堪稱高明。在劉勝看來,哪怕有一天他的諸侯國被分光了,可是有這麼多的子嗣存在,早晚有一天他這一脈還會東山再起。

歷史上像劉勝這樣的王爺有很多,為了避免皇帝的猜忌甘願當一個閒散王爺,比如唐朝的滕王李元嬰,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向皇帝表明自己的態度,證明自己無意爭奪皇位。這種明哲保身的做法,還是很被歷代皇帝認可的。只不過,劉勝又技高一籌,在明哲保身的同時,留下了120多位子嗣,使得他這一脈開枝散葉,成為劉姓宗室最大的一個分支。

數百年後,頂著“中山靖王之後”頭銜的劉備,果然實現了劉勝當初的設想。劉備作為中山靖王的後裔,到了東漢末年與東漢皇族之間已經沒有多少聯絡,可他畢竟是中山靖王之後,是正兒八經的皇叔,這一點給他帶來了許多便利。而劉備最後成為了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勝這一支漢朝宗室大放光彩。

上一篇:《再見愛人》大結局:婚姻除了愛情,還需要默契
下一篇:水土新城加速度 公園溪岸頭排寬墅開啟人生第一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