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張小斐的清醒,能讓多少曇花一現的明星“如夢初醒”?

文/希希

一部影視劇作品、一檔熱度高的綜藝節目,就能夠讓一位藝人實現一夜成名,這是娛樂圈的魅力所在,吸引著無數渴望成名的年輕人。

至於成名是為了什麼?流量、熱度也好,鮮花、掌聲也好,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讓自己成名,畢竟隨著娛樂圈門檻的不斷降低,普通人成為明星的難度似乎也在降低,但是想要在娛樂圈成為一線明星依然困難,尤其在沒有人脈資源的背景下,成名更像是一個可望不可即的“美夢”。

在此基礎上,當擁有一夜成名的機會之後,反倒會讓不少藝人失去本心。

如果從一夜成名的明星案例出發,似乎這部分明星不在少數,因為“一夜成名”這個概念就是如此,沒人能夠預料,達成就會顯得非常簡單,而一直未達成的話則會顯得格外困難。

只是對於一夜成名的明星來說,成名反倒顯得沒有那麼重要。

面對突如其來的熱度以及人氣,這些藝人還能夠堅持自己作為演員、作為歌手的初心嗎?面對突如其來的流量以及通告,她們又能否認真對待回饋粉絲觀眾呢?

不妨舉一些一夜成名然後迅速淡出觀眾視線的明星:《愛情公寓》捧紅的成果、春晚捧紅的金靖、《延禧攻略》捧紅的吳謹言,還有娛樂圈其他曾經享受過熱度的“過氣”明星。

這些人身上其實能夠找到一些

共同點

,成果也好、吳謹言也好,以角色身份得到認可之後,缺乏同樣能夠引發觀眾討論的作品、角色,事業發展缺少後勁,這是其一,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

不重要的原因則有很多,成果成名之後更多的時間在進行“直播”活動,對於演員來講,顯然觀眾更加認可的是她們在影視劇作品上的詮釋。

吳謹言則是因為一些黑料遭到市場觀眾的不滿,這也是大多數一夜成名的明星所面臨的局面:

當人氣、熱度突然提高,觀眾的關注點放在藝人身上之後,她們身上的不足自然也會被放大。

人性就是如此,不僅是明星,生活中的普通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福利或者關注的話,真的還能夠保證自己的初心嗎?

吃瓜觀眾沒必要對這些藝人苛責,認為她們不夠愛惜自己的羽毛、不夠珍惜自己的工作,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淡出觀眾視線已經是對她們的懲罰。

與之相對應的還有娛樂圈一部分能夠在一夜走紅後依然認清自己的藝人,她們的清醒能夠幫助事業具備更長時間的延續性。

01

張小斐就是典型一夜成名的藝人,在《你好李煥英》之前,張小斐在娛樂圈已經打拼了15個年頭,甚至多以小品演員的身份出現,很多觀眾不瞭解張小斐是專業科班出身,她的同班同學

楊冪、袁姍姍、焦俊豔

等人。

畢竟將這些藝人的事業發展進行對比的話,小品演員張小斐確實顯得有些不值一提。

明星藝人不怕出名晚,怕的是一直不夠出名,所以即便是一直在小品舞臺上發展的張小斐,也等來了透過大

銀幕

一夜走紅的機會。

甚至說如果不是參演小品和賈玲成為好姐妹的話,張小斐真的能夠得到拍攝《你好李煥英》的機會嗎?

很多事情就是在順著固定邏輯線發展,沒必要去掙扎什麼,享受當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恐怕事業重心放在小品舞臺的張小斐,也不會想到自己未來有一天能成為“國民媽媽”。

張小斐的成名很直接,超過50億的票房成績讓張小斐的名字以及長相出現在更多觀眾的生活中,娛樂市場同樣現實,各大時尚活動、綜藝節目的橄欖枝藉著張小斐的熱度而來,一時間讓張小斐從小品演員一躍成為一線女星,甚至粉絲也開始關注“斐媽”在明星合照中是否站定C位。

但真的對比其他一夜成名的藝人來看的話,張小斐出鏡率以及工作量提高了嗎?不僅僅是她,賈玲的選擇同樣如此,兩人都是在爆紅之後選擇給自己“放個假”。

難道沒有製作方看中張小斐?顯然不是,她的熱度隨著《你好李煥英》的熱播提升極為明顯,在娛樂市場越來越浮躁的情況下,這種明星更加能夠吸引觀眾的關注。

能夠解釋的邏輯只有一個:

那就是張小斐主動拒絕部分通告。

02

不妨思考另外一個問題,張小斐為何會拒絕這些通告呢?難道明星不需要熱度?或者說張小斐認為《你好李煥英》已經為她帶來足夠的片酬?

顯然不是,這一點能夠從張小斐選擇依然以藝人身份工作就能夠看出。

只是和其他一夜成名的藝人相比,張小斐足夠清醒,能夠認清短暫熱度下的發展持續性並不強。

或許正是15年在娛樂圈不聲不響地蟄伏,讓張小斐見識過太多明星淡出觀眾視線的場景,也讓她內心更加堅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即便有一天熱度真的來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她也能夠堅定自己的內心。

對比那些有了熱度就開始飄飄然的年輕女星,張小斐的清醒讓這部分小花汗顏,也讓那些曇花一現的明星“如夢初醒”。

張小斐現在沒熱度嗎?在走紅之後,張小斐獲得更多影視劇拍攝的機會,對比衡量之後,她選擇以主角身份參演《交換人生》,在作品正式開機的情況下,

再次出現在觀眾面前的人就不再是“國民媽媽”,而是演員張小斐所塑造的另外一個角色。

這是作為演員面向觀眾應該保持的初衷,也是那些曇花一現的明星需要向張小斐所學習的地方。

放低自己的姿態,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競爭力,這才是明星事業發展的基礎,一味朝著熱度、流量發展,最終只會被“反噬”,本末倒置影響市場口碑,最終泯然眾人。

上一篇:英偉達、AMD等半導體企業股價持續上漲,這與技術有何關係?
下一篇:張充和3歲讀唐詩,5歲練書法,擅書畫通音律,卻自稱玩了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