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蘆葦造的浮島上建有42座浮動村莊,環境雖差,數千島民卻不願搬遷

房產,作為家庭固定資產,如今可能是生活在世界各國大城市裡的上班族的頭等大事,有人可能因為高昂的房價,只能埋頭苦幹一輩子,最終才能換來有限的居住面積。但生活在在遙遠南美洲秘魯的的喀喀湖區(Lake Titicaca)的原住民卻能輕鬆擁有多套房子,只要他們願意,可以無限建造房子,前提是——房屋只能蓋在水面上!

8300平方公里的的喀喀湖位於秘魯和玻利維亞兩國的交界處,那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原生態湖區。由於生活在湖區的一些原住民部落,有著近千年居住在用蘆葦鋪成的“島嶼”的生活習慣,所以湖區裡的浮島村莊也被人們稱之為“神秘村落”,而那些有人居住的水上村落,也順理成章地被讚譽為“神奇浮島”。

一直以來,這些浮島村落,總是吸引著大批旅行者前赴後繼而來,遊客們非常願意體驗當地原住民的“浮島生活”:瞭解浮島村莊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俗是大多數旅行者的目標,而實地參觀令人驚歎的漂浮島嶼就是最精彩的一種旅程體驗。

我們遊覽的的喀喀湖的浮島村莊主要依靠小型遊艇來回穿梭。其實在這片80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上,總共有42座烏羅斯印第安人的浮島村落(也有人說是70座),但大多數都比較偏遠,旅遊設施和服務並不完備,只有在經驗豐富的導遊陪同下,才能看到真正的原生態浮島和島民的真實生活。

據當地導遊介紹,古老的烏羅斯(Uros)印第安人居住在的的喀喀湖浮島上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但卻是在印加文明鼎盛時期才大規模出現更多的浮島村莊。烏羅斯族是印加帝國之前就已存在的一個古老民族,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的的喀喀湖的數十座人造小島上,小島全部用蘆葦編織製成。

在與印加人的戰爭期間,絕大多數烏羅斯印第安人被印加帝國的軍隊趕出了原來居住的土地,沒有了土地的烏羅斯人不得不在的的喀喀湖大規模營建蘆葦人工浮島,然後遷入居住。從那時起,這片湖區就開始變得非常熱鬧。

經過幾百年的環境適應,烏羅斯印第安人不僅克服了“浮島村莊”的艱苦生活,甚至還改變了原有放牧、耕種的生活方式,改為捕魚為生。又過了幾百年的時間,烏羅斯印第安人成了的的喀喀湖真正的原住民,浮島村莊的規模和數量也比剛剛遷入時多了許多。如今他們已經把“島”上的小日子過得非常舒適,即使到了科技網際網路如此發達的二十一世紀,烏羅斯人也不同意將自己的家遷到咫尺之遙的陸地上。

我們在浮島村莊參觀遊覽的過程中,透過導遊和當地人交流了很多,得知這些水上原住民不願意搬遷到陸地上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他們的祖先幾百年前從陸地上被迫來到水上生活,事到如今,他們的子子孫孫早就失去了在陸地上的農業技能,如今捕魚和狩獵才是他們現在最基本的生活方式;

其次,隨著這些年來,的的喀喀湖和浮島村莊的名氣越來越大,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國際遊客湧入這些水上村莊,相應的手工旅遊紀念品和原住民技能表演接待等收益已經遠遠超過了捕魚帶來的經濟價值,而且相當穩定。

如果要“島民”主動放棄旅遊接待這塊“肥肉”,他們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烏羅斯浮島居民熱烈歡迎我們這些遊客的到來!

導遊特別告訴我們,如果想要照顧島上的烏羅斯人,最好的方式是購買他們的手工藝品,而不是捐錢。島民手工製作的工藝品大多數與蘆葦有關,但也有秘魯特色的扎染圍巾製品。

精緻的手工藝品,大多數是用蘆葦做成的

這些漂浮在水面上的島,如今已經成了秘魯的主要旅遊景點之一,吸引了許多外國觀光遊客。但遊客們一定猜不到,原住民最初建造浮島的目的只是為了防禦敵人,一旦出現威脅時,他們可以快速轉移。我們在一些浮島上還看到了用蘆葦建造的瞭望臺。

當地人用蘆葦紮成的特色遊船,據說船體內部是用空塑膠瓶撐起來的。

另外,如果原住民們集體遷移上岸的話,他們就需要重在土地上建造新的居住房屋,而房屋的領地相對於島上來說也將是“固定的”、“不可擴大的”。如果留在島上,他們建造房子的成本幾乎是忽略不計的,只要割夠建造房屋的蘆葦就可以在水面上新闢面積,房子想建多少就建多少!

當地人給我們這些遊客演示他們如何在湖水中開發住房“地基”,如何在水面上建造房屋。

正常時候,烏羅斯島民每天除了捕魚狩獵之外,總是在收割蘆葦,然後把曬乾的蘆葦捆紮起來做成蘆葦船(墊子)、建造簡易蘆葦房屋,或者擴大浮島的面積。

說實話,我們在幾個浮島村落裡走了幾圈,感覺島上的氣候過於潮溼,蚊蟲也很多,但島民們不願搬遷到陸地上的理由也很充分,而且幾乎問到的每個人的意志都相當堅決,甚至他們可以為“保衛浮島的存在”而犧牲個人生命!

蘆葦造的浮島上建有42座浮動村莊,環境雖差,數千島民卻不願搬遷

對於烏羅斯浮島居民認同的生活,我不禁汗顏,如此“逍遙自在”的生活方式可能有些烏托邦的味道,也不知道是該可憐他們,還是羨慕他們!

上一篇:馬天宇曾親手給母親送上“毒藥”,母親離開後,他再也不過中秋節
下一篇:《山海經》裡不僅有人養龍,還吃過“龍肉”,看看是否此人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