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三木秉鳳:恆德之本

天地無道不立,永珍無德不長,故《大學》曰:德者本也。故天地有德而萬物恆生,社會有德而萬眾恆樂。何者為德?老子在《道德經》中諄諄告誡後人,立世之德承繼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之大道標準。

故道德由

“慈”、“儉”、“不敢天下先”(中庸之行)三者組成。慈,人之內德,慈為仁愛之本!故自古仁者無敵,當堯舜文王可鑑,此為仁政之基礎;儉,人之外德,乃興盛之本!故業興於儉,業敗自奢,此為官廉之本份;不敢天下先者,自謙也!此乃中庸之道。

昔人,稱人之

“平安”乃為祬福,然幾人願意平凡?幾人又願意“安於現狀”。社會猶如一股閎大的波流,人猶如水面上的漂泊之物,能揚帆掌舵者,不為風浪所懼者,少之又少?所以,國家不能過責於百姓的隨波逐流,而是為百姓提供從善如流的公共信義平臺。

官與民,構成了國家社會的上下階層。能透過法律、政策、公共服務引導眾生者,唯上官是也。所以,國家立法要立善法!國家立策要立善策!官首政廉,然後正民。這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價值評價體系!

社會正義價值觀建設乃重中之重!不以官高爵尊來評價其價值大小,不以財大氣粗來評價其價值大小,官有官德,商有商德,民有民德,公有公德,家有家德,中華民族的傳統社會評價體系即迴歸道德評價體系,德在政以仁,在官以儉,在行為中!人民所羨,非官僚之大,非富可敵國,而是用己之行為維護道德評價體系的人,如思想家孔子,如政治家堯舜,如優秀官員包拯海瑞等。

社會價值乃人類對事物及行為的評判標準,人之本能就是追逐高

“價值”之物,如果社會建立起一套以道德為評判標準的價值體系,政治清明、民風純樸、社會和諧也許不請自來。昔時,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天下大亂,漢初“休養生息”兒代,盛世出現,又,隋末李密農民起義,唐初貞觀之治,復令大唐威名寰宇,此為王道之力,德之生矣。

上一篇:108將中,金聖嘆評他為“上上人物”,因為“做過皇帝”而善終
下一篇:警方打掉販賣“兩卡”跨省犯罪團伙,50餘張銀行卡流水高達20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