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打工也是一種生活,年過40不想打工了,年過40不想去打工,怎麼辦?

身邊有個朋友郭某,學校剛畢業時在工廠上班,開機床,工作了三年就職辭了。

職辭後去電腦城上班,他本身非常喜歡電腦,在電腦城學的是售後維修,不到一年,就成了他們公司電腦售後的業務精英。

大概工作了七、八年,他就辭職不幹了。由於平時花錢大手大腳,手上也沒有存住錢。這幾年四處打工,工作挺辛苦,收入卻沒有以前高。

後來,他又一次辭職了,年過40,不想再打工了,透過銀行貸款了十萬,加盟了一家小吃店。每天早上10點到店裡,晚上11點多回家,每天如此。

打工總不可能打一輩子,歲數大了,打不動怎麼辦?總要為自己考慮後路。那麼,今天的話題來了:

正在打工的各位,以後年齡大了打不了工,有沒有給自己想過退路?

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很有危機意識,懂得提前規劃的重要性,那麼接下來就是如何行動的問題。

一. 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對抗職業風險的能力

媒體經常報道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影響,我們不得不承認,機器在很多領域比人強了,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工作被機器替代。

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機器可以替代人做很多理性的工作,卻無法替代人類的創造力。

丹尼爾平克在《全新思維》這本書裡提到一個觀點:未來世界有6種能力是非常稀缺和重要的,分別是:

設計感、共情能力、講故事、整合、娛樂感、意義感。

這些能力有一個共同點,都是高感性的。

比如很多優秀的商業領袖,同時是出色的演講者,而演講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講故事。透過故事傳播事業理念,傳播產品資訊,顯然比起喊口號、講道理的效果更好。

二. 學習理財,合理分配資產規避風險

很多人對於理財存在以下誤解:

每個月月光,沒有錢不關心理財

存銀行安全,其他理財不靠譜

想讓錢快速增值,一味追求高收益

其實,科學的理財應該做到資產合理配置,並且用分散投資、長期投資來防範風險,抵禦經濟週期帶來的影響。

首先是現金類資產,通常是銀行活期儲蓄或者餘額寶之類的產品。這類資產的特點是靈活性很高,隨用隨取,一般用於日常生活開支。大部分人容易在這一部分開銷過大,導致沒有多餘的錢用於所謂的“理財“。

其次應該給自己和家人配置意外、重疾保險。平時看起來沒有什麼用,萬一有家庭成員不幸面臨重疾或意外,不至於賣房賣車,四處借錢。給自己和家人提供安心生活和工作的保障。

每個人努力工作都是為了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而大部分工薪階層每個月的固定工資很難滿足這方面的需求,那麼就需要錢生錢,也就是投資。不妨配置一些股票、基金等風險較高,收益也更高的產品。但前提是比例不宜太高,最好控制在30%以內,保證賺得起也虧得起。

最後則是人們最容易忽略的中長期規劃,比如子女的教育,自己的養老等。這些需求是大部分人一生中的剛性需求,由於太遙遠,人們往往只關注眼前的慾望,長期的規劃反而被犧牲了。

當一個家庭做好了這四個方面的規劃,會發現生活更加從容,進可攻,退可守,家庭的資產也實現了穩健的保值增值。

三. 有餘力的情況下嘗試副業

趁著年輕的時候,可以嘗試副業,為自己多開闢一條路。

現在“副業剛需“這個詞頻繁被提到,很多人透過副業賺到了比主業高得多的收入。

所以題主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優勢和興趣在哪方面,不妨趁年輕做一些嘗試。比如寫作、水果代理等。

總之,趁現在開始規劃,才能過上更從容更精彩的生活。

END

今日話題:正在打工的各位,以後年齡大了打不了工,有沒有給自己想過退路?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舉報/反饋

上一篇:【職場乾貨】領導最怕的一句話:你的提成,我都替你狠狠打嘴巴
下一篇:十二生肖中,誰的財運最好,最近6天,不幸趕上盤根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