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如何進行批判性思考?如何進行批判性思考?這篇書讓你讀懂了. . .

世界上最可怕,也是最有趣的東西,就是思考。唯有不斷地保持好奇與思索,才能讓自己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

而批判性思考是在你面對陌生領域時,做出有效、正確判斷的“神器”。那到底什麼是批判性思考?如何進行批判性思考?請看本文~

本文為機械工業出版社《學會提問》讀書筆記

著|尼爾·布朗,譯|吳禮敬,文 | 君莫笑

一、什麼是批判性思考?

1、批判性思考

提到批判性思考,可能有人會覺得“批判”,屬於貶義詞。

事實上,根據英國學者理查德·保羅的定義,批判性思考指的是對“思考的再思考”。 也就是說,批判性思考“批判”的是每一個觀點或結論背後的思考過程,即相應結論是否透過縝密、系統的思考得出來的。 批判性思考本身不是去判定你的觀點、想法正確與否,它在乎的是你的思考過程是否縝密,你的思考過程的質量優劣如何。

批判性思考最常見且重要的用途有兩個:第一,捍衛自己的信念;第二,對自己最初的信念加以評估和修正。 當然,批判性思考也有其缺點,並非全能。 具體表現在,結論或觀點如果是圍繞感受、猜想、推測,批判性思考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因為在上述的場景之中,結論或者觀點涉及的是個人偏好和主觀感受,或是直覺,沒有明確的思考過程。 比如,張三說:我覺得我讀過最好的書,就是《小時代》。這完全屬於個人偏好,我們就不能對張三的這個觀點進行批判。

再比如,1904年,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提出了一個拓撲學的猜想:任何一個單連通的,閉的三維流形一定同胚於一個三維的球面。後來,這個猜想被推廣至三維以上空間,被稱為“高維龐加萊猜想”。

而在佩雷爾曼沒有沒有解決之前,這就是個猜想,也就是說它可能是對的,我們不能去批判。但透過嚴謹的論證過程,成為“定理”之後,我們便可以進行“批判”。

2、弱勢批判和強勢批判

理查德·保羅還對批判性思考做了區分——弱勢批判性思考和強勢批判性思考。

弱勢批判是為了“懟翻”所有反對自己的人,堅決抵制和駁倒那些不同的觀點和論證,將反對者駁得啞口無言、乖乖認輸,以此作為批判性思考的最終目標。 至於自己的觀點是否接近真理和美德,不重要,也就毀掉了批判性思考隱含的人性化和進步性的特徵。 相反,強勢批判性思考要求我們對所有的主張都提出批判性的問題,不僅“懟天、懟地、懟空氣”,還要和自己的觀點“抬槓”。

強勢批判性思考並不一定就要迫使我們放棄原來的信念。它有可能會讓我們變得對原來的信念更加堅定。 兩種批判性思考的不同就在於,前者是封閉的,後者是開放的。 因此,要想對自己所持的某個觀點感到自豪,這個觀點就應該是我們千挑萬選出來的。

二、如何批判性思考?

既然批判性思考是為了提升思考質量,讓思考變得更加系統完整,將資訊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那麼我們首先就要搞清楚,思考過程的三大要素是什麼——論題,論證,結論

結論,即你希望他人接受的觀點或想法;

論證,就是從論題走向結論的驗證過程。

完整的思考需要以上三者,保持一致,缺一不可。

1、論題

常見的論題有兩種:事實判斷和價值主張。 事實判斷,是對一個客觀現象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進行描述,關心的是“是什麼”。 價值主張,是對思想和行為的好壞、對錯,甚至是倫理責任等等評判,關心的是“應該是什麼”。 之所以先要找論題,就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少會提及論題,而是直接給到結論或觀點,我們可能都不會反思一下,就輕易地聽取意見或者表達觀點。 比如,某位大佬認為“996是一種福報”,這就是一個結論。但回到背後的論題,我們應該探討的是“996到底對企業和員工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此外,日常生活、工作之中的我們,除非是參加某些特定的活動,需要準備。不然,我們往往是邊說邊想的。

大腦高速運轉,就有可能會出現“大腦空轉,一片空白”,出現邏輯混亂、不知所云。因此,能夠將結論與論題錨定,非常重要。

任何觀點,我們一定要回到論題,找到論題本身是在探討什麼,是事實判斷,還是價值主張,或者兩者都有。

然後,再去看對方的結論有沒有跑偏,是不是在回答他自己或我們提出的論題。 透過尋找、明確主題,能夠幫我們培養專注力,不會被表象迷惑,直擊本質。

2、結論

結論,即“你的觀點是什麼”?

首先,結論的成立,往往和論證無法分離

。如果沒有任何論證過程,就輕易地給出一個觀點或者想法,我們就只能說這是一個“孤立”判斷,是無法被大眾所接受的。 比如說,很多小朋友在幼兒園或者學校會彼此“爭論”(arguement):誰的爸爸更厲害。 我們會發現,他們的爭論很“好笑”,因為他們的論證(arguement)過程很單純。 A:我爸爸比你爸爸厲害。

B:我爸爸比你爸爸更厲害。

A:我爸爸比你爸爸厲害100倍。

B:我爸爸比你爸爸厲害1000倍。 如此反覆,但是孩子的觀點都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因為幾乎沒有論證或事實、資料支撐。

也就是說,沒有論證,一切結論都是紙糊的老虎,一戳就破。

其次,要注意是否存在偷換結論。

比如,戀愛中的人會對對方說:我每天為你做這做那,我那麼辛苦,你慚愧嗎? 但是,上述例子就犯了偷換結論的錯誤:不管其中一方列出了多少事實,只能說明自己付出了很多,但不代表對方付出得少。而且感情之中的付出,也可能不完全是“物理事實上”的付出。

永遠要記住,結論是終點。 如果在“行走”的過程中走錯了路,最終就會走到另一個看似正確的地方——在小雷音寺是永遠無法取到真經的。

第三,有沒有過度放大結論,甚至將結論視為“真理”,然後在此基礎上再去論證結論的合理性。

比如,大澤鄉起義。吳廣去占卜吉凶,占卜的人知道他們的意圖,說道:你們的事都能成,能夠建功立業。然而你們向鬼神問過吉凶了嗎? 陳勝、吳廣就用硃砂在一塊白綢子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字,塞進別人用網捕來的魚肚子裡。戍卒買魚回來煮著吃,發現了魚肚中的帛書,對這事自然覺得很奇怪了。 陳勝又暗中派吳廣到駐地附近一草木叢生的古廟裡,在夜裡點燃起篝火,模仿狐狸的聲音叫喊道:大楚興,陳勝王。  所以,如果已經認定了一個結論,我們的論證過程就不會是推導,而是維護結論。

3、論證

論證最為複雜,從邏輯學的角度來看,論證包含著利用一系列前提推出相應的結論。所以,論證涉及到兩部分內容:一是前提,二是前提與結論的邏輯關係。

論證過程的合理性在於:一是前提的有效性,二是前提推出結論的推理過程的有效性。 前提有時候很好找,比如“依據”“參照”“由於”等等提示詞都是在告訴我們,前提是什麼。 當然,最典型的還是三段論(演繹法):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比如著名的“蘇格拉底三段論”:

大前提,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小前提,蘇格拉底是人;

結論,所以蘇格拉底是要死的。

首先,對於前提的有效性,最常見的幾點判斷方式如下:資訊來源可靠性如何?是否與個人經驗衝突?是否與背景知識衝突? 比如,從資訊來源來看,小區張大媽和李大媽閒談中傳播的訊息,與官方通報的資訊相比,前者就可能存在極大的不可靠性。 再講一個水滸傳裡的故事,“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B站上有一位UP主透過近似計算得出,如果魯智真的做得到,那麼他單手可以輸出27萬牛頓的力,可以舉起2只大象。也就是說“如果典韋可以逐虎過澗,那麼,魯智深肯定能逐霸王龍過澗”。 雖然是小說演繹,但畢竟不是科幻小說,真實世界應該是沒有人能夠做到的,這就違背了背景常識。 再者,對於論證的有效性,有兩方面考量:第一,是推理手法與結論確定程度是不是匹配。第二,是推理過程有沒有發生跳躍。 常見的推理手法有演繹法和歸納法: 演繹法是由一般到個體,或一般到一般,從具體到特殊。推論前提與結論之間的聯絡是必然的,是一種確實性推理。比如,“蘇格拉底三段論”。 如果用了演繹法,結論卻不是確定的,說明推理手法與結論確定程度不匹配。 歸納法是個別到一般,從特殊到具體,不斷總結,找到一般原理、原則。比如,金受熱膨脹,銀受熱膨脹,銅受熱膨脹,因此,金屬受熱會膨脹。

如果用了歸納法,結論是確定的,說明思考可能不夠完善。

推理過程發生跳躍比較好理解,就是不依邏輯步驟,直接從命題跳到答案,並再一步推而廣之到其他相關的可能。 最後,還有一個小點要注意,如果彼此都認可事實,然後再去試圖說明為什麼會是這樣,這是解釋,不是論證,解釋和論證很容易被混淆,因為論證要基於暫未認同。 之所以要注意這一點,就是因為“解釋”是一個陷阱,沒有證明結論是正確的,而是把結論變成了前提。比如,“老王身體不舒服,因為老王頭疼”這就是一個解釋,而非論證。 此外,批判性思考還有一些細節問題需要處理——對於“概念”的界定和前提預設,有時候也需要慎重。 比如本文對於“思考”(強調過程)和“思維(強調結果)”就沒有嚴格限制,我們預設這兩個概念是本文在不同語境下表達的相近的意思。

三、批判性思考的敵人

當然,哪怕掌握了批判性思考的方法,我們依然會受到某些不可控的因素的侷限,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知識面、思維方式、非理性因素。

1、知識面

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加深,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掌握所有的知識領域。知識面的侷限往往會讓我們在面對新問題的時候,不知所措。 你不懂經濟學,你就不知道為什麼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你不懂量子物理,就不明白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

當下,知識面侷限主要表現為兩種:時代和格局。 時代方面,比如當今90後、00後沒有經歷過物資匱乏的時代,就很難理解為什麼父母喜歡囤東西,家裡很多舊的物品,哪怕不用,都捨不得丟掉。 這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父母,甚至更老的長輩,經歷了20世紀早期的物質匱乏。 所以,如果跳出我們所處的時代背景,再去思考父母愛囤舊物品的習慣,往往就不會覺得他們“不可理喻”了。

也就是說,很多事情,如果我們只是用當下的知識和資訊去做判斷,而沒有放在一個較長的時間週期去看待,很多結論,都是一葉障目的。 再者,格局侷限在當下也很明顯,很多人根本看不到世界的其他維度,個人邊界太小。 比如,有個段子是這麼說的,一個乞丐說,自己如果成了皇帝,討飯都用金碗。還有,網路爽文寫道,霸道總裁給公交卡充值500萬……

其實乞丐和網路寫手都只是在同一個維度層面,最可怕的就是劉慈欣在《三體》所說的“降維打擊”。 同時,格局往往很難培養,不像知識,可以透過看書讀報就能獲取的,往往需要經歷不同的格局的事件,才會讓一個人真正的破除格局的限制,獲得另一個格局的認知。 對此,批判性思考能做的就是讓你認識到你缺乏那種格局,及時彌補。

2、思維方式

當下,流行的一種思維方式是“海綿式思維”——類似於海綿被放到水中,充分吸收水分。

海綿式思維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它具有以下兩個優點: 第一,面對越來越複雜的世界,我們吸收的資訊越多,就有利於增進我們對萬事萬物的瞭解,而這些知識將來可能會為你展開更復雜的思考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海綿式思維”的本質上是在做資訊收集、整理的工作,這意味著不需要我們絞盡腦汁地去冥思苦想。 然而,它的缺點顯而易見:只是單純地吸收知識和資訊,而不加以評判。 比如,資訊的效度和信度如何?觀點究竟是業內共識,還是一家之言?支援觀點背後的資料的獲取渠道或者真實性又如何? 如此,就會出現泥沙俱下,導致一個人出現“所見(知)即真理”。

如查理·芒格所言:對拿錘子的人來說,看什麼都像是釘子。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是愚蠢的。 相反,面對各種資訊和知識,我們需要的是掌握主動權,需要更“精準”的思維方式,這時,我們就需要“淘金式思維”。 淘金式思維就像披沙揀金一樣,在資訊的獲取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追問與反思,透過甄別,篩選出相對真實、可信的資訊,之後,再細緻論證,得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以讀書為例,海綿式思維的讀者通常逐字逐句地細讀,儘量記住自己所讀的內容,會記住作者的論證過程,但並不對它作評估。而淘金式思維要求讀者問自己一系列既定的問題,以找出最佳的決策或信念。 此外,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提出的“固定型思維”——聰明才智是天生的,無法通過後天培養,也對我們的思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經常“悲傷逆流成河”,久而久之便會放棄思考,只做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忽視所有負面評價,逃避挑戰。

相反,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敢於挑戰,不斷質疑,進而不斷提升自己。

3、非理性

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當中提到,“系統1”(快思考)和“系統2”(慢思考)。 快思考包括直覺思維的不同形式,例如專家式和啟發式,也包括感覺和記憶等所有無意識的大腦活動。慢思考則是一種更慢、更嚴謹,需要投入更多腦力的思考形式。

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一個觀點時,更傾向與啟動“系統1”,於是很多時候我們的主觀意識是不會去質疑並且認為自己是錯的,當然也不會去較真對方的觀點錯誤與否,特別是對方是專家、學者等權威人士。

此外,我們還會有很多認知謬誤,最為常見的有:自我中心、光環效應、自利性偏差、錨定效應等。

這些認知謬誤如果無法透過“系統2”去控制,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之中就會陷入盲目。

如布魯克·諾埃爾·摩爾在《批判性思維》所說:人們樂於接受別人接受的觀點,而不是停下來思考是否有理由支援該觀點。 因此,只有強迫自己批判性地看待當初的一切,我們才能保證自己不會變得自欺欺人和人云亦云。

四、寫在最後

如今,各種資訊充斥在我們身邊,一個人的經驗值不可能覆蓋人生遇到的所有困難。面對未知,最重要的是“Stay foolish ,Stay hungry”。

世界上最可怕,也是最有趣的東西,就是思考。唯有不斷地保持好奇與思索,才能讓自己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 而批判性思考是在你面對陌生領域時,做出有效、正確判斷的“神器”。

上一篇:【管理思享會】如何讓員工快速成長?這篇文章值得每個員工看看
下一篇:陳偉霆古力娜扎演情侶,男人不壞女人不愛